Rheumatology (Oxford):抗PTX3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大吗?
2025-04-06 潘华 MedSci原创
抗PTX3抗体水平与患者主观疾病活动度(PtGA、VAS-pain)及功能残疾(HAQ-DI)显著相关,但与传统炎症指标(CRP、ESR)无关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炎症和自身抗体产生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志物如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对部分患者(尤其是血清阴性RA)的诊断价值有限。近年来,抗五聚体蛋白3(PTX3)抗体作为新型自身抗体的发现为RA研究提供了新方向。PTX3是一种参与先天免疫调控的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在炎症和组织修复中发挥双重作用。既往研究表明,抗PTX3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中具有抗炎效应,但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量化血清阳性(RF和/或ACPA阳性)和血清阴性(ACPA<7 kU/L)RA患者中抗PTX3抗体的水平,探讨其与疾病活动度(如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患者总体评估PtGA)及患者报告结局(PROMs)的关联性,为RA的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2月至9月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医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RA患者(依据2010年ACR/EULAR标准),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如银屑病关节炎PsA、强直性脊柱炎)及感染性关节炎患者。共纳入83例RA患者(血清阳性42例,血清阴性41例),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BMI)、临床特征(病程、关节肿胀/压痛计数、是否存在骨侵蚀及关节外表现)、实验室指标(CRP、ESR、RF、ACPA)及用药信息(传统合成DMARDs如甲氨蝶呤MTX、生物制剂如TNF抑制剂TNFi、IL-6抑制剂托珠单抗tocilizumab、JAK抑制剂等)。通过标准化ELISA法检测血清抗PTX3抗体水平(cut-off值0.234,敏感性46.2%,特异性92.8%),并以历史对照人群(21例PsA和21例纤维肌痛FM患者)作为比较组。疾病活动度评估包括DAS28-CRP、CDAI、SDAI及PROMs(PtGA、VAS疼痛评分、HAQ-DI等)。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ANOVA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数据,校正变量包括BMI、泼尼松剂量、SJC28和ESR。
83例RA患者中,血清阳性组平均年龄63.7±10.3岁,女性占比88.1%;血清阴性组年龄61.9±10.6岁,女性85.4%。血清阴性患者BMI显著更高(25.7±4.7 vs. 23.6±4.2, P=0.034),且晨僵时间更长、疼痛评分(VAS-pain 43.3±29.1 vs. 35.2±32.4, P=0.237)及PtGA(41.8±30.0 vs. 36.1±34.0, P=0.031)更差。抗PTX3抗体水平在血清阳性RA患者中为0.117±0.055 OD,显著低于PsA(0.171±0.020, P=0.001)和FM(0.169±0.032, P=0.004)对照组,而血清阴性RA患者水平为0.156±0.101 OD,高于血清阳性组(P=0.032)。抗PTX3抗体与CDAI(r=0.255, P=0.022)及PtGA(r=0.257, P=0.020)呈正相关,但与SJC28、CRP、ESR无显著关联。多因素回归显示,抗PTX3抗体水平独立于BMI、泼尼松剂量、SJC28和ESR,仍与PtGA显著相关(β=0.206, P=0.042)。亚组分析发现,CDAI定义的“接近控制”RA患者(SJC28≤2但PtGA>2)抗PTX3抗体水平(0.148±0.097)显著高于“完全控制”患者(SJC28≤2且PtGA≤2, 0.106±0.062, P=0.048)。治疗方面,接受托珠单抗或阿巴西普治疗的患者抗PTX3抗体水平(0.092±0.089)低于TNFi或JAKi使用者(0.131±0.091, P=0.025),而传统DMARDs对抗体水平无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血清阴性RA患者ACPA阴性,但其RF阳性率高达97.6%(41/42),且RF水平与抗PTX3抗体呈负相关(r=-0.232, P=0.034)。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抗PTX3抗体水平与患者总体评估(PtGA)显著相关,且独立于其他临床预测因素
本研究首次系统探讨了抗PTX3抗体在RA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抗PTX3抗体水平与患者主观疾病活动度(PtGA、VAS-pain)及功能残疾(HAQ-DI)显著相关,但与传统炎症指标(CRP、ESR)无关,提示其可能反映炎症以外的病理机制(如神经内分泌调节或疼痛通路激活)。血清阴性RA患者抗PTX3抗体水平更高,可能与未被充分控制的疾病活动有关,提示该亚群需更积极的免疫调节治疗。此外,托珠单抗和阿巴西普对抑制抗PTX3抗体生成的效果优于TNFi和JAKi,可能与IL-6或CD20靶向治疗的免疫调节特性相关。未来需扩大样本量并开展纵向研究,验证抗PTX3抗体作为RA疾病活动度生物标志物的价值,尤其是在血清阴性患者中优化治疗决策的潜力。
原始出处:
Salvato M, Frizzera F, Ghirardello A, Calligaro A, Botsios C, Zen M, Doria A, Giollo A. Anti-pentraxin 3 antibodies and residual disease activ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atology (Oxford). 2024 Sep 28:keae529. doi: 10.1093/rheumatology/keae52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34080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抗PTX3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