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 2025|第26届南方会开幕!廿六载弦歌不辍,赓续前行再绽新篇
2025-03-21 网络 网络 发表于浙江省
岭南三月,木棉灼灼似火,映衬医者担当;珠江之畔,医学盛会如约,荡漾智慧碧波。
2025年3月21日,第26届南方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东亚肺动脉高压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这场持续生长26载的学术之花,以“传承、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再次汇聚四海力量,在春日暖阳中绽放出璀璨的潋滟风华。
群贤毕至 共赴春约
▼▼▼
从1998年岭南会的呱呱坠地,到如今吸引全球逾万名参会者的学术盛宴,26年来,广州每年的春天,不仅是木棉花开的约定,也是心血管人的春日集会。
开幕仪式现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顶尖学者、行业领袖及各界同仁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春日之约。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寄梅教授主持开幕仪式,并介绍与会嘉宾。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
上海市东方医院陈义汉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
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刘超院士;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
广东省医学会会长黄飞会长;
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院长;
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教授;
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庄建教授;
携手同心 共启新程
▼▼▼

南方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专家同道的托举,是一代代心血管人努力和智慧的结晶。这种薪火相承、众人拾柴的精神,在此次大会的启动仪式上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展现。
启动仪式上,20位南方会的见证者、参与者、新老“火炬手”们走上舞台手触屏幕,随着倒计时“3、2、1”的铿锵声,共同为大会揭幕。当屏幕亮起的一刻,不仅标志着本届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也象征着南方会26年传承与发展的光芒再次闪耀,寓意着一代代心血管人携手并肩共筑健康“心墙”的矢志不渝和信念坚守,正如陈寄梅教授所言:“经过26年的努力,南方会在国内外同行尤其是各省心血管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未来,将继续传承南方会的精神与理念,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致辞撷英 传承致远
▼▼▼
作为中国心血管病学发展的重要引擎,南方会不仅见证了中国心血管诊疗技术的腾飞,更成为全球学术交流的璀璨明珠。在“传承、创新、合作、共赢”的主题下,余学清院长、林曙光教授、黄飞会长和马长生教授从不同角度发表致辞,为大会注入了丰富内涵。
余学清院长:传承创新,共绘蓝图

余学清院长表示,南方会始终与我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会议继续秉持“立足南方、联动全国、放眼世界”的宗旨,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经验交流、共同讨论、未来合作的高水平盛会。近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心血管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成功跨入A++行列,心外科手术量大幅提升,心内科在荆志成教授带领下肺动脉高压治疗取得了新突破。展望未来,余院长强调:“健康是永恒主题,医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为健康中国贡献广东力量。”
林曙光教授:感恩同行,共攀高峰

林曙光教授深情回顾了南方会的发展历程,特别赞扬了谭宁教授20多年来为南方会默默付出的辛勤努力。他强调,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希望全体同仁在高润霖院士、韩雅玲院士、葛均波院士等专家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攀登医学科学高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黄飞会长:医学奇迹,见证担当

黄飞会长指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关乎民生,是医学界攻坚克难的核心领域,南方会在非典和新冠等艰难时刻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以立足前沿、推动创新为使命,始终坚持以各种形式举办学术活动,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心血管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堪称医学界的一个奇迹。“未来,广东省医学会期待继续与南方会以及各界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方法、新路径,为推动我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马长生教授:擘画宏图 ,共创辉煌

马长生教授以“木棉无叶独绽红花”为引表达了对广州的热爱和对南方会的期待。并以“高质量低成本创新”为核心,阐述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持续推进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建设,以及搭建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协作组(CRCT Group)平台,推动高质量心血管临床研究的未来发展规划。“我们愿为大家提供科研支持,希望共同携手让每一分钱、每一分钟都化作研究的基石,推动我国心血管事业的更大突破。”
思想激荡
智慧星河耀珠江
▼▼▼
开幕式后,院士大咖领衔的“主旨论坛”环节点亮了南方会的学术星空。
余学清院长首先分享了在肾脏病学研究方面的探索与思考,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胡盛寿院士对于人工智能等智慧医疗如何促进健康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能力提升提出了建议;马长生教授阐述了高质量低成本心血管诊疗培训与研究的重要性;韩雅玲院士分享了冠心病抗栓治疗的新进展;王建安院士介绍了二尖瓣疾病缘对缘治疗的最新成果;陈义汉院士揭示了心脏内源性递质系统组成、功能和临床意义,为心血管疾病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依据;葛均波院士围绕“创新腔内影像研究现状及未来”展示了腔内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应用成果;杨宝峰院士分享了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研究与进展,深入探讨了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顾东风院士则解读了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及其转化应用。
九个不同主题演讲,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变革,不仅展示了我国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思路和建议,为心血管医学注入澎湃动能。
26年时光,南方会从最初的岭南一隅到如今的国际舞台,恰似英雄木棉——无惧风雨,傲然绽放,坚韧不拔、热情似火。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第26届南方会的召开不仅是学术的碰撞,更是初心传承的映射。我们期待,南方会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影响力,为推动中国心血管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我们也相信,南方会的故事会永远年轻,因为它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生命同心同行。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