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用于骨质疏松骨缺损修复的负载天然化合物丝石竹皂苷元-活化AMPKα亚基-调控成骨破骨耦联的新型可注射生物水凝胶

2025-04-15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骨质疏松症致骨愈合难,团队研发含丝石竹皂苷元的复合水凝胶。它能调节细胞分化、改善线粒体功能,体内实验表明可修复骨缺损,是治疗该病的潜在材料。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与衰老进程密切相关。全球约2亿患者面临骨折风险升高及骨愈合能力下降的威胁,其中骨质疏松性骨缺损因异常的骨微环境(如氧化应激失衡、成骨/破骨细胞功能失调)导致患者骨折后易出现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因此开发能够同步调节骨代谢平衡并改善线粒体功能的新型材料成为迫切需求。针对以上研究背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全仁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赵兴和姚沙沙团队,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调控骨代谢潜力的丝石竹皂苷元,并研发出负载丝石竹皂苷元的新型可注射复合水凝胶。该研究以题为“Injectable Gypsogenin-Based Composite Hydrogel Enhances Osteoporotic Bone Regeneration by Alleviating Oxidative Injury via Promoting AMPKα Phosphorylation”的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图片

骨质疏松症存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偶联不平衡以及骨微环境中过度氧化应激的病理特点,从而损害骨骼的自我修复能力并增加骨不连的风险。因此,开发能够调节骨代谢平衡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创新疗法成为当务之急。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首先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抑制骨质疏松患者骨髓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中药单体丝石竹皂苷元(GN),随后为解决小分子化合物在骨缺损治疗中快速代谢和清除的问题,基于GN的C-23醛基活性位点,研究团队通过席夫碱反应及酰胺键交联技术,构建负载丝石竹皂苷元的双交联可注射有机-无机复合水凝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可降解性和适宜的流变学特性,并且可通过微创注射填充不规则形态的骨缺损。体外细胞实验发现它可以逆转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命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

图片

机制研究发现,CCT/nHA@GN水凝胶通过促进AMPKα磷酸化激活AMPKα-FOXO3A信号通路,进而上调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同时可以改善氧化应激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以及细胞衰老,并且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基于大鼠骨质疏松骨缺损模型的体内实验进一步证明,复合水凝胶在骨质疏松条件下对骨缺损具有显著修复作用。

这些结果表明,CCT/nHA@GN水凝胶可以动态调节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减轻氧化应激介导的损伤,抑制骨质疏松症条件下的病理性破骨细胞过度活跃,从而展示了其在同步骨再生和微环境稳态方面的多维治疗潜力。这些多重功效使其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潜在生物材料,特别是在氧化还原失调和慢性炎症级联反应加剧的情况下。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4326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553, encodeId=e72c22605532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d3a1018623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骨质疏松#</a> <a href='/topic/show?id=edd364149b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水凝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4149, encryptionId=edd364149bc, topicName=水凝胶), TopicDto(id=101862, encryptionId=fd3a1018623d, topicName=骨质疏松)],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15 13:31:31 CST 2025, time=2025-04-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Adv Sci:西安交通大学杨铁林等团队研究表明RUNX2相分离介导骨质疏松易感性变异与XCR1之间的远程调控,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该研究首次将非编码SNP与相分离联系起来,为研究复杂疾病易感性的远端染色质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骨质疏松药物的开发和相应的转化研究找到了潜在靶点。

World J Diabetes:糖尿病肾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钙磷代谢、FGF23和Klotho的相关性

本文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钙磷代谢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和Klotho的相关性。

Bone:咖啡和茶消费与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咖啡和茶消费对骨质疏松症风险的独立和联合影响。基于UK Biobank数据库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和茶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每日1-2杯咖啡或3-4杯茶的效果最佳。联合饮用咖啡和茶的效果更为显著。

咖啡和茶消费与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本研究通过UK Biobank数据库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咖啡和茶消费对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和茶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且联合饮用效果更佳。

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刘欣研究员ACS Nano:打破骨骼与肠道的“壁垒”——抗击骨质疏松的新思路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蜂胶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还展示了其在抗骨质疏松中的独特机制。

NEJM:5年用唑来膦酸一次,疗效维持10年!骨折风险降低44%,还能预防骨质流失

通过低频率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在研究开始时和第5年给药),在试验开始后10年可有效预防处于绝经后早期的女性发生椎体骨折的风险和骨质流失。

BMC Gastroenterol: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慢性肝病患者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相关研究

慢性肝病(CLD)患者经常患有营养不良和骨骼疾病,本研究利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CLD患者的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骨质疏松或骨折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骨头被“吃”空了!腿麻、无力竟是罕见病!

67 岁刘阿姨腿麻无力,确诊 Kummell 病,行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恢复良好。介绍其病因、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European Radiology:人工智能辅助不同CT图像的机会性骨质疏松自动筛查

随着当前计算性能、数据处理和大规模数据集的进步,基于人工智能(AI)的医学图像分析在提取图像特征、识别病变区域、分类疾病类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超声波驱动+3D打印支架:解锁骨质疏松骨再生的“神经密码”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的团队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突破性研究,提出了一种“超声波驱动+3D打印支架”的全新疗法,让骨再生过程不再“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