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Urol Focus:TKI疗法对仑伐替尼治疗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4-12-14 AlexYa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基于TKI的疗法在接受来伐替尼治疗后的活性并不高。因此,对于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的患者来说,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案。
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前期治疗和难治性治疗。伦伐替尼可抑制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包括VEGFR1-3、FGFR1-4、PDGFR、RET和KIT等。这些信号通路对肿瘤的血管生成、增殖和存活至关重要。
2021年,仑伐替尼的使用被扩大到mRCC的一线治疗,研究表明,与舒尼替尼相比,来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的客观反应率(ORR' 71% vs 36%)更高,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3.9月 vs 9.2月)和总生存期(OS;35.5月 vs 26.6月;p = 0.0005;HR 0.66,95% CI 0.49-0.88)更长。因此,这一组合疗法被批准用于晚期或mRCC。
尽管以仑伐替尼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疗效,但由于后天或内在的耐药机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会恶化。有关仑伐替尼之后的后续TKI疗法疗效的数据十分有限。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mRCC患者中研究了仑伐替尼治疗后TKI疗法的活性。
研究人员对国际转移性RCC数据库联盟(IMDC)的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后的患者被分为两个队列:一线仑伐替尼治疗后的二线队列;二线仑伐替尼治疗后的三线队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客观反应率(ORR)。次要终点包括治疗失败时间(TTF)。
结果显示,在纳入的168例患者中,122例(73%)的组织学为透明细胞癌。在二线队列(n= 20)中,所有患者都接受了一线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治疗。一线治疗的ORR为50%,中位TTF为19.7个月。二线治疗的ORR为5%(95%CI 0.2-25%),中位TTF为5.8个月(95%CI 1.9-14.9)。在三线队列(n=34)中,大多数患者接受了依维莫司+仑伐替尼(97%)的二线治疗。二线治疗的ORR为31%,中位TTF为9.2个月。三线治疗的ORR为12%(95% CI 3.3-27%),中位TTF为2.8个月(95% CI 1.9-7.4)。
仑伐替尼一线治疗后治疗失败时间(TTF)和总生存期(OS)的Kaplan-Meier曲线
这些结果表明,基于TKI的疗法在接受来伐替尼治疗后的活性并不高。因此,对于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的患者来说,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案。
原始出处:Panian J, Zhong C, Choi SH, et al. Efficacy of Treatments After Lenva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Eur Urol Focus. 2024 Dec 7:S2405-4569(24)00257-8. doi: 10.1016/j.euf.2024.11.01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64809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肿瘤治疗#基于TKI的疗法在接受来伐替尼治疗后的活性并不高。
24
#TKI# #晚期肾细胞癌# #仑伐替尼#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