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发现6年了的肺结节是肺癌,但我仍建议再随访,是癌为啥不开,能观察多久?
2025-03-27 叶建明 叶建明说结节 发表于陕西省
作者常分享磨玻璃肺癌随访案例,以减轻患者焦虑、减少过度治疗。此次展示一磨玻璃结节考虑肺癌病例,随访 6 年进展微小,认为可继续随访,呼吁依风险评估,推动肺癌诊疗指南改变。
前言:我经常在微信文章中说磨玻璃肺癌不同于传统肺癌,它们发展慢、相对惰性、观察窗口期长,随访不至于影响预后。但由于诊断中带个“癌”字,而且是肺癌,大家总是无比恐慌。所以我在想,以后的科普与病例分析中如果有随访时间长却仍变化甚微或风险仍小的例子要多分享,用事实来说明这类肺癌的“能随访、不着急”,也能一定程度减轻结友的焦虑与不安,当越来越多随访长达5年,甚至10年也不怎么进展的磨玻璃肺癌,诊断肺癌就建议开刀,或用5年生存率来说明治疗的有效性,自然也就越来越令人觉得滑稽,过度治疗也就自然会从患者端来减少,并反推肺癌诊疗指南的改变,特别是希望能出台专门针对磨玻璃肺癌的指南,从而规范目前乱象、减少公众焦虑、节约医疗资源的浪费、少一些无效医疗。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也是磨玻璃结节,也是考虑肺癌的,随访已经6年。但我认为仍可继续随访,不建议手术。
病史信息: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多发结节的情况:
上图是主病灶,右中叶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清,边缘略毛糙,考虑是肿瘤范畴的。
上图是左上叶舌段偏条状高密度影,不似肿瘤,像慢性炎或纤维增生。
上图是右中叶胸膜下混合密度结节,边缘平直,缺乏膨胀性,但看单次的话,也不能完全100%认定良性,需随访对比。
上图是左下叶胸膜下实性结节,类四方形,与血管较近,贴着胸膜,良性可能性大,但也要对比。
再看主病灶连续层面的细节影像信息:
病灶出现,淡的磨玻璃密度。
密度淡,轮廓与边界清,部分边缘有极细的毛刺样征,整体轮廓与边界清。
邻近血管似略向病灶侧弯,灶内密度稍不均,但没有实性成分,整体轮廓与边界是清楚的。
微小血管似有穿行,但很细,边缘部分区域有细毛刺,灶内有小空泡征或细支气管扩张的样子。
淡磨玻璃密度伴轮廓与边界清。
密度淡但边缘不光滑,有细小毛刺。
微血管走向病灶,但没有异常增粗。
边缘区密度也很淡。
冠状位的样子,见其是纯磨,界限清,灶内有偏低密度。
矢状位见病灶纯磨玻璃密度但灶内稍显不均,有小空泡或偏低密度区域,整体轮廓与边界清,实性成分是没有的。
再来看主病灶不同时间的变化进展情况:
我们发现从2019年2月一直到2025年1月,长达6年时间里,此病灶只能说略有进展,既无显著实性成分出现,也无直径上的成倍扩大,毛估估大概从5、6毫米到8、9毫米光景。
最后来看主病灶与次病灶各放一起的对比:
主病灶对比如前面所述。
右中叶病灶也是持续存在,且没有进展,那就考虑慢性炎伴纤维增生可能性大。
左下结节也是没有进展的,那基本上必是良性的。
我的回复:
感悟:
看了这个例子,对于磨玻璃密度结节考虑肺癌的,还有必要一惊一乍的吗?还需要发现就尽快切除吗?肺癌的疾病谱已经变了!虽然听着也是肺癌,但此肺癌非彼肺癌!就如桔子与脐桔、甜椒与辣椒,看着差不多,但其实不是一回事。只有基于临床实践,从风险角度出发来评估,实事求是并不断修正纠偏,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来考虑问题,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当然如前文所述,这种改变需要大咖、管理部门、医院领导、医疗鉴定机构、法院与律师、医保部门等连动改变才行,否则,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概率要追究医生的责任,那只能过度治疗横行,劣币驱良币,在追求利润与追求100%自己不提责的道路上狂奔,受损的是所有人,是全社会买单!指南的滞后是最关键与最致命的,因为医疗鉴定最主要看是否违反诊疗指南,但其滞后于临床是必然的,就如法律永远是在出现问题后再完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过度治疗# #磨玻璃肺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