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每天一次,“坏胆固醇”降低超50%!近85%患者降脂达标
PURSUIT 研究显示,新型口服小分子 PCSK9 抑制剂 AZD0780 治疗 12 周,能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LDL - C 水平显著降低,近 85% 患者达标,且安全性可靠。
医学新视点 - 高胆固醇血症,AZD0780 - 2025-04-04
中科大王育才/李敏团队《Nature NBE》:通过mRNA技术在体内编程耐受性抗原提呈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科大王育才/李敏团队将mRNA技术拓展至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通过优化LNP递送系统,在体内“重编程”出tol-APC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展现媲美临床药物的疗效,具有极高转化价值。
BioMed科技 - 自身免疫疾病,mRNA技术 - 2025-03-30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趋化因子:解码微环境中的“导航信号”
趋化因子分四类,在肿瘤免疫中促免疫抑制细胞募集,参与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转移。现已有靶向药物获批,多种在研,深入研究或为肿瘤治疗带来希望。
小药说药 - 趋化因子,肿瘤免疫 - 2025-03-28
膝关节“咔咔响”,4 个动作来保养
膝关节弹响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多无害,后者由多种疾病引发,常伴不适。缓解弹响及疼痛可通过物理、中医等疗法,还可从饮食、生活习惯和运动方面预防。
疼痛康复研究 - 生理性弹响,膝关节弹响 - 2025-03-13
双抗ADC药物:抗癌治疗的下一次革命?
抗体偶联药物(ADC)有挑战,双抗 ADC 结合双抗与 ADC 优势,可精准靶向、克服耐药等。当前 4 款国产药领先,也面临拓宽靶点等挑战。
小药说药 - 肿瘤治疗,抗体偶联药物 - 2025-03-10
STTT:突破实体瘤治疗困境,曹雪涛院士团队发表论文揭示CAR-NK细胞疗法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通过Neo-2/15优化CAR-NK细胞的代谢功能,能够显著增强其在代谢不良的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活性。
医悦汇 - 实体瘤,CAR-NK细胞疗法 - 2025-03-06
征服“难以成药”的MYC:生物制药行业的攻坚之旅
MYC 基因家族驱动超 70% 人类癌症,开发其靶向药曾困难重重。现多维度创新策略涌现,直接、间接抑制手段多样,部分成果已进入临床,有望突破 “不可成药” 困境。
小药说药 - 靶向治疗,MYC基因 - 2025-02-23
【论肿道麻】癌症免疫治疗中代谢适应性与饮食的相互作用
本综述重点强调并总结了目前对免疫治疗以及肿瘤细胞代谢变化的理解,讨论了饮食和特定营养素如何影响癌症免疫治疗。
古麻今醉网 - 癌症免疫治疗,特定营养素 - 2025-01-30
论著|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神经系统33例临床特征分析
本研究回顾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VZV感染累及神经系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类型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神经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2025-01-28
合成致死癌症治疗策略的研发进展
合成致死性是重要遗传现象,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PARP 抑制剂已获临床成功,现多种靶向 DDR、代谢、表观遗传途径合成致死相互作用的药物处于研发中,合成致死策略前景广阔。
小药说药 - 肿瘤治疗,合成致死性 - 2025-01-22
双抗ADC:1+1>2
独特的双特异性靶向模式的出现为ADC领域带来了新的创新,标志着新一代ADC的诞生。尽管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BsADC提供了一种具有相当潜力的新方法。
小药说药 - 抗体偶联药物,ADC - 2025-01-03
徐卫/梁金花等建立不明确亚型DLBCL患者的预后模型
为了确定可靠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以指导不明确亚型DLBC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卫/梁金花教授团队开展研究。
聊聊血液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2024-12-31
引领未来:双抗ADC的前沿进展
本文介绍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sADCs),阐述其设计要点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构建、连接子、有效载荷等,列举多种靶向不同抗原的 BsADC,分析其面临挑战及意义,提及相关参考文献。
小药说药 - 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 - 2024-12-03
Nature Biotechnology:从基因修复到基因不稳定性:AZD7648在基因组编辑中的巨大潜力与风险
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带来新希望,但同源重组修复(HDR)低效制约精准编辑,AZD7648 可提升 HDR 效率,却也可能引发大规模基因组不稳定性,介绍其作用、风险及相关应对策略,强调临床应用需谨慎权衡。
生物探索 - 基因组编辑,同源重组修复 - 2024-12-0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8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