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载指南 最新发布 最多下载
共查询到200条结果
2015 BC指南: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和长期管理 指南 其它

2015年4月,英国哥伦比亚临床实践指南中心(BC)发布了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和长期管理指南,指南针对基层医疗中年龄≥19岁患者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和长期管理提供了推荐意见,内容还涉及二次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防和药物治疗。

2015 BC指南:房颤的诊断和管理 指南 其它

2015年4月,英国哥伦比亚临床实践指南中心(BC)发布了房颤的诊断和管理指南,指南针对房颤的诊断和管理提供推荐意见,其中包括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级预防,指南主要聚焦非瓣膜房颤的一级预防。

2015 急性脑卒中入院治疗首个72小时的分类、治疗和转移建议 其他 CN

2015年1月,Stroke在线公布了关于急性脑卒中入院治疗首个72小时的分类、治疗和转移建议和护理模式。

2014 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筛查及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EN

目前,我国对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合并AF存在诊断率偏低现象,尤其是对阵发性AF另一方面,近年有关AF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预防AF患者卒中和系统性栓塞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也已发布为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制定本共识,着重讨论缺血性卒

201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EN

近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制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全文将刊登于7月15日的《中华医学杂志》。共识由北京天坛医院高峰教授执笔,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陈康宁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王拥军教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帅杰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了共识制订。共识摘要如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

2014 SNACC共识声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 共识 CN

2014年4月,美国神经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SNACC)发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声明,旨在供AIS患者的管理者参考使用。

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血脂异常防治 其他 EN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S-CVD), 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间歇性跛行以及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等)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30余年来, 我国居民中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对ACS-CVD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基层医务工作者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提高基层医生对于血脂异常的防治水平, 对于降低我国居民整体心血管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 开展10周年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CN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HUA是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等)、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痛风更是密不可分。目前,国内外对于无症状HUA是否有治疗的必要性,治疗标准的确定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组织国内内分泌、肾脏、心脑血管以及风湿免疫等临床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希望为HUA

2014年简明版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节选)——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的责任与内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 指南 EN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因此,控制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据估算,2012年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66亿,但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40%和10%,重要原因之一是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治疗的依从性差,且高血压认识误区比比皆是,因此,制定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正面宣传科学的高血压防

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 共识 EN

2010年出版的《中国心管病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病人数2.3亿,不仅急性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接受PCI的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2008年约18.2万,比2007年增长26%,2011年高达34万。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和PCI后患者,目前业内人士重点关注发病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预防以及发病后康复不够重视,导致大量发病

2012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 EN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1,2]。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3-6]。预防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越来越多的研

共200条页码: 13/14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