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大咖“彤”行】吴华香教授:RA治疗新进展-MTX预充针带来哪些获益?

2025-02-24 吴华香教授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作为风湿治疗领域的基石药物,甲氨蝶呤(MTX)历经五十多年的临床验证与创新突破,从传统口服制剂到预充剂型的引入,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卓越的治疗选择。值此之际,特别推出【

作为风湿治疗领域的基石药物,甲氨蝶呤(MTX)历经五十多年的临床验证与创新突破,从传统口服制剂到预充剂型的引入,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卓越的治疗选择。值此之际,特别推出大咖“彤”行:经典传承,共话风湿-MTX TIME系列访谈,让我们共同聆听大咖之声,见证经典与创新的碰撞,共话风湿学科的美好未来!本期访谈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华香教授,聚焦MTX预充针的临床获益。

识别二维码,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革新给药方式,破解RA治疗未满足需求

 

Q1:类风湿性关节炎(RA)初治患者在急性期会有哪些具体表现,并伴随哪些临床需求?甲氨蝶呤预充针的出现,为初治RA患者带来哪些临床获益?

点击视频观看采访详细内容

吴华香教授:类风湿性关节炎(RA)初治患者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晨僵。关节疼痛多为对称性、持续性,常见于手指、手腕、脚趾和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关节肿胀则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外观肿大,触诊可发现皮肤温度升高和压痛;晨僵则表现为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明显,通常持续超过1小时1。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组织或器官。初治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对能够快速缓解关节肿痛的治疗方案有迫切需求。

甲氨蝶呤预充针的出现为初治RA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作为RA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MTX在早期干预中具有重要作用,理想情况下应在关节炎前期开始使用,以减少病程或严重程度,甚至完全预防RA的发展。MTX能够降低亚临床关节炎的炎症水平,改善症状、残疾及工作能力,且其疗效具有长期持久性,不仅对自身抗体阳性或确诊为RA的患者有效,对自身抗体阴性及尚未发展为RA的患者同样有益。

此外,MTX预充针通过皮下注射给药,起效迅速,患者对疗效感知明显。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仅需30分钟,显著快于口服给药,且皮下注射可绕过胃肠道,快速提高血药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中国III期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在治疗4、8、12周时,皮下注射MTX组起效更快,能更迅速控制高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病情。这些发现不仅重新评估了MTX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也提示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可能与给药方式差异有关2

 

Q2:在当前RA治疗中,有哪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点击视频观看采访详细内容

吴华香教授:在当前RA治疗中,仍存在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主要体现在达标率低和复发率高两方面。我国RA患者基数庞大,但治疗达标率低,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或临床缓解的患者比例不足30%,远低于澳大利亚和欧美国家。同时,RA患者复发率高,2019至2022年CERTAIN研究显示,临床缓解期患者复发率高达54.92%。主要原因包括:甲氨蝶呤使用不规范(如使用率低、剂量不足、疗程短),达标治疗理念未普及,疾病监测和慢病管理不足(如随访依从性差)。

此外,生物制剂虽在RA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无法解决高复发率问题,尤其在晚期RA患者中,减用生物制剂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最后,难治性RA患者的治疗需求尤为迫切,这部分患者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原因包括治疗失败、症状管理不佳以及活动性或进展性疾病体征的存在。因此,提高治疗规范化水平、加强患者管理和疾病监测、探索难治性RA的有效治疗方案,是当前RA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突破未达标困境,优化RA个体化治疗

 

Q3:在当前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实践中,哪些患者未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对这些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或步骤来合理转换他们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点击视频观看采访详细内容

吴华香教授:在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中,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被称为“未达标患者”,包括甲氨蝶呤(MTX)口服和生物制剂治疗无效者。研究显示,甲氨蝶呤单药治疗RA的疗效存在显著个体差异,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反应不佳,10%~37%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此外,部分接受生物制剂治疗患者也可能因耐药或其他原因导致效果欠佳3

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RA治疗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化差异,因为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如果患者耐受性良好且未达到最大剂量,可适当增加甲氨蝶呤剂量。其次,治疗不达标是常见问题。RA的治疗目标是达到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若未达标,关节炎症和肿痛可能持续存在。疾病活动度的评估对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于生物制剂治疗不达标的患者,联合使用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可提高治疗效果。最后,耐受性问题也不容忽视。甲氨蝶呤口服吸收率约为70%,高剂量时吸收率可能降低,常引起胃肠道不适,而皮下注射可减少这些症状,提高耐受性。

 

Q4:甲氨蝶呤预充针于2024年8月5日在国内获批RA适应症,作为一种传统的DMARDs药物的创新剂型,您认为皮下注射与口服有何区别?

点击视频观看采访详细内容

吴华香教授

甲氨蝶呤预充针在RA治疗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在缓解关节肿痛方面,它能在24小时内快速减轻症状,10/15mg剂量下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是口服的1.21倍和1.14倍4。与口服相比,皮下注射可在30分钟内迅速达到峰值浓度5,次日即可显著消退肿痛,发挥快速抗炎作用6

在疗效提升方面,甲氨蝶呤预充针可显著提高ACR20应答率3倍以上7,6周内快速改善临床症状,达标率可达59%,12周时进一步提升至74%,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关节损害8

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对于口服不应答或不耐受的患者,皮下注射后第1年和第2年的药物保留率分别高达83%和75%,这充分证明了该药物在长期疾病控制方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MTX联合生物制剂,提升RA治疗应答

 

Q5:甲氨蝶呤注射液与生物制剂联合应用时,其治疗效果如何,并且这种联合用药方案的安全性表现又怎样?

点击视频观看采访详细内容

吴华香教授

在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中,生物制剂与甲氨蝶呤(MTX)的联合应用比单一疗法更具优势9。对于高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生物制剂和MTX可显著降低初始疾病活动度,控制病情进展并减轻症状。在治疗RA的第一年,MTX的ACR20应答率(62.6%)高于阿达木单抗(54.4%),表明生物制剂联合MTX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缓解率,改善治疗效果10。此外,联合治疗还可有效抑制RA引起的骨破坏进展11

在生物制剂治疗中,免疫原性问题可能降低疗效。MTX可通过剂量依赖性方式改善生物制剂的免疫原性,降低抗体生成率。例如,联合使用MTX可使阿达木单抗的抗体生成率降低68.4%,从而减少疾病复发风险12

 

 小结 

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面临达标率低、复发率高等挑战。MTX预充针作为创新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多重优势:

  • 快速起效,24h消退关节肿痛;

  • 3倍增效,6周快速达标;

  • 安全耐受,长期疾病控制;

  • 联用增效,提高治疗效率。

未来,其广泛应用有望为RA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治疗,改善预后,推动RA治疗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Scott DL. Rheumatoid arthritis: acute presentations and urgent complications. Br J Hosp Med (Lond). 2006 May;67(5):235-9.

2.姜楠, 田新平, 曾小峰. 提高规范诊疗水平 改善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 中华内科杂志. 2024;63(11):1049-1051.

3.代丽怡, 赵金霞. 甲氨蝶呤单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再认识 [J]. 中华医学杂志. 2022;102(37):2909-2913.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20224-00394.

4.Bianchi G, Caporali R, Todoerti M, et al. Methotrexate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Current Evidence Regarding Subcutaneous Versus Oral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Adv Ther. 2016 Mar;33(3):369-78.

5.Balis FM,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methotrexat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J Clin Oncol. 1988;6(12):1882-1886.

6.Bujor AM,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subcutaneous methotrexat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9;14(9):e0221823.

7.O'Connor P,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bcutaneous methotrexat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6;17:364.

8.Scott DL, et al. Early inten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BMJ. 2015 Mar 13;350:h1046.

9.Breedveld FC, et al. Comparison of methotrexate and adalimumab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 2006;54(1):26-37.

10.Iannone F, et al. Inhibition of joint damage progress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methotrexate: a meta-analysis. Clin Rheumatol. 2016;35(1):19-23.

11.Bartelds GM, et al. Methotrexate reduces the immunogenicity of ada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Rheum Dis. 2007;66(9):921-6.

12.Bartelds GM, Wijbrandts CA, Nurmohamed MT, Stapel S, Lems WF, Aarden L, Dijkmans BA, Tak PP, Wolbink GJ. Clinical response to adalimumab: relationship to anti-adalimumab antibodies and serum adalimumab concentration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Rheum Dis. 2007 Jul;66(7):921-6. doi: 10.1136/ard.2006.065615. Epub 2007 Feb 14. PMID: 17301106; PMCID: PMC195511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262, encodeId=1a4722532624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d00e61652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类风湿关节炎#</a> <a href='/topic/show?id=674769813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甲氨蝶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9813, encryptionId=674769813be, topicName=甲氨蝶呤), TopicDto(id=76165, encryptionId=6d00e616523, topicName=类风湿关节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24 09:53:39 CST 2025, time=2025-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lin Rheumatol:三种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差异分析

tofacitinib肌肉骨骼事件突出但癌症风险较低,baricitinib心血管和癌症风险较高,upadacitinib呼吸和胃肠事件占优。

Rheumatology :衣原体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及前临床阶段密切相关

本研究提示衣原体感染可能与RA自身免疫及前临床阶段密切相关,尤其在女性和特定遗传背景下。

【协和医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靶向治疗新时代

针对不同作用靶点的bDMARDs和tsDMARDs可为csDMARDs应答不佳的患者实现疾病缓解提供帮助。

【协和医学杂志】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及免疫学特点

本研究主要探究EORA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特点,以增加对EORA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有助于对该类患者实施更科学的慢病管理。

Arthritis Care Res :我国学者揭示哮喘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成年期哮喘(AOA)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而儿童期哮喘(COA)的关联需进一步验证。

Neurology:类风湿关节炎与痴呆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和死亡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与非RA相比,我们确定了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死亡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