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Oncol: 皮下与静脉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3475A-D77试验)
2025-03-29 daikun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旨在比较皮下帕博利珠单抗与静脉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初治转移性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皮下帕博利珠单抗在药代动力学暴露、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与静脉帕博利珠单抗相当。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的应用。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尽管帕博利珠单抗在静脉给药(IV)形式下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其给药方式较为繁琐,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静脉输注。皮下给药(SC)作为一种替代给药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高的优势。皮下给药可以减少患者在医院或诊所的停留时间,减轻心理负担,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开发和验证帕博利珠单抗的皮下给药形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方法
3475A-D77试验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皮下帕博利珠单抗与静脉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初治转移性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在全球61个研究中心进行,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皮下帕博利珠单抗组或静脉帕博利珠单抗组。主要终点是帕博利珠单抗的药代动力学暴露指标,包括第1周期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6wks)和稳态谷浓度(Ctrough)。帕博利珠单抗皮下给药剂量为790 mg每6周一次,静脉给药剂量为400 mg每6周一次。两种给药方式均与铂类双药化疗联合使用。试验还包括对帕博利珠单抗的免疫原性、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
在377名随机分配的患者中,皮下帕博利珠单抗组和静脉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9.6个月和9.6个月。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皮下帕博利珠单抗在第1周期的AUC0-6wks和稳态Ctrough的几何均值比率(GMR)分别为1.14和1.67,表明皮下给药的暴露水平不低于静脉给药。此外,皮下帕博利珠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5.4%,静脉帕博利珠单抗为42.1%,两组的其他疗效指标相似。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发生率相似。皮下给药组的治疗相关AE发生率为90.0%,静脉给药组为96.0%。两组中3-5级治疗相关AE的发生率分别为47.0%和47.6%。总体而言,皮下给药的安全性与静脉给药相当,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结论
3475A-D77试验表明,皮下帕博利珠单抗在药代动力学暴露、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与静脉帕博利珠单抗相当。皮下给药方式提供了更高的便利性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资源的使用。这些结果表明,皮下帕博利珠单抗可作为静脉帕博利珠单抗的替代治疗选项,适用于所有帕博利珠单抗静脉给药适应症。
原始出处
Felip E, Rojas CI, Schenker M, Kowalski DM, Casarini IA, Csoszi T, Sendur MAN, Martins J, Blanco AC, Wang CC, Song X, Ramirez Fallas RAL, Yoshioka H, Nair S, Wang M, Deng X, Lala M, Eiras R, Takahashi T. Subcutaneous Versus Intravenous Pembro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Phase 3 3475A-D77 Trial. Annals of Oncology (2025), doi: 10.1016/j.annonc.2025.03.01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NSCLC#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帕博利珠单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