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王福生院士: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的免疫疗法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4-09 肝胆相照平台 肝胆相照平台 发表于陕西省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围绕“免疫学与肝脏”这一热点进行了专题报告,会议期间,肝胆相照平台特邀王福生院士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探讨免疫学研究在肝脏疾病中的重要意义及未来前景。

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围绕“免疫学与肝脏”这一热点进行了专题报告,会议期间,肝胆相照平台特邀王福生院士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探讨免疫学研究在肝脏疾病中的重要意义及未来前景。

问题一:

肝胆相照:

请您谈谈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在肝脏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哪些最新的进展和突破?这些成果对于理解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哪些重要意义?

王福生教授:

我们都知道无论急性或是慢性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以及酒精性肝病,其发病机制都和免疫相关,主要聚焦在免疫异常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或肝组织炎症。

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在不同肝病中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在乙型肝炎的临床免疫学方面,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发现乙肝病毒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在乙肝抗病毒治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中发现,肝脏中驻留的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也参与的PSC、PBC的发病机制。

我们也期待能够发现一些作用靶点,通过这些靶点研究出新的免疫治疗方法,目前这方面研究还有待突破,希望通过临床的科学家和免疫学家的联合,能够在此方面得到重大突破。

问题二:

肝胆相照:

在您团队的研究中,免疫疗法是如何被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中的?特别是在慢乙肝的功能性治愈方面,免疫疗法有哪些潜在的突破和前景?

王福生教授:

关于乙肝的治愈是一个热点问题。我们都知道,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能够很好地抑制病毒的复制,甚至发生e抗原的血清转换,但是,还比较难实现表面抗原转阴。在这方面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和B细胞免疫反应实际上是有严重的免疫缺陷或是功能耗竭。目前国内外有很多专家都在做这方面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全面揭示了慢性乙肝病人临床免疫学的全景图具有重要帮助。此外,尤其是在6岁以下儿童中,慢性获得性肝炎的临床治愈率很高,这方面的免疫学机制值得关注。最近我们团队也在这方面有一些新的发现,将在近期发表,同大家一起共享。

问题三:

肝胆相照:

您曾发表过关于干细胞在肝硬化治疗中突破性研究,请问干细胞技术是如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促进肝脏修复的?在未来,干细胞疗法在肝脏疾病治疗中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进展?

王福生教授:

我们知道,在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慢性肝病中,如果病因得不到排除,疾病的进展很难被控制,如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甚至失代偿期肝硬化。除了排除病因之外,临床上还缺乏特效药物来抑制肝硬化的疾病发展。由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很大程度上与肝脏内免疫紊乱密切相关,包括异常的T细胞激活以及其引起的炎症反应。干细胞治疗的原理包括:第一,它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减轻肝脏的炎症;第二,在肝脏炎症改善的基础之上,其可通过分泌促进肝细胞或者肝脏干细胞的生长因子来促进肝脏干细胞的再生,实现肝脏的修复。这就是目前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病(失代偿肝硬化和肝衰竭)的相关机制。I期、II期临床研究已充分证明干细胞疗法安全性良好,我们还要通过III期临床研究,即大样本、多中心的RCT临床研究,再进一步确定其安全性和疗效。目前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方面基本达到形成专家共识的阶段,临床指南还有待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问题四:

肝胆相照:

本次APASL年会的主题是“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您如何看待跨学科合作在肝病研究中的作用?在您的研究中,是否也涉及到了与其他学科(如免疫学、遗传学等)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推动肝病研究的进步有哪些积极影响?

王福生教授:

肝病学科的进步涉及到多个方面,临床医生最主要任务是解决病人的临床问题。但是,针对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疗效方面的科学问题,就需要临床肝病学家、基础免疫学家和病毒学家,甚至遗传学家共同的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协同攻关。多学科协作有利于解决临床肝病的难题,不仅仅可以阐明相关的发病机制,还可以根据新靶点的发现建立相应的治疗技术或方法,创建一些新型的治疗技术或新的药物,进而提高临床的疗效,促进病人的康复。因此多学科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838, encodeId=da4122598385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78f5346e1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乙肝#</a> <a href='/topic/show?id=bdfe116450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PASL 2025#</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6450, encryptionId=bdfe1164500a, topicName=APASL 2025), TopicDto(id=53467, encryptionId=678f5346e1e, topicName=慢性乙肝)],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pr 10 00:40:31 CST 2025, time=2025-04-1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2023年8月全球乙肝新药进展

许多新药单药在I期或II期研究中未达到主要疗效目标,企业便积极开始了不同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这也将是未来乙肝全面临床治愈的必要策略。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发表:邢同京团队提出慢性乙肝自然史分期“台州标准”!

针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指南推荐的分类标准不一致,导致相关研究结果可比性差;大量处于“不确定期”患者也需要治疗。

肝癌治疗新进展:JNJ-3989与JNJ-6379联合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中展现潜力

本研究评估 JNJ-3989+JNJ-6379+NA 治疗慢性乙肝方案,虽未实现功能性治愈,但患者 HBsAg 显著下降且停药后维持,该方案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为未来有限疗程治疗提供见解。

庄辉院士权威解读: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关键要点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分享了《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的精彩报告。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乙肝患者新发肝结节是癌吗?应该做什么检查?一文讲清楚!

介绍慢性乙肝患者新发肝结节相关知识,包括肝结节定义、常见类型、良恶性情况及检查方法,强调应重视并及时完善检查以明确诊断。

JGH: 术后连续三天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的感染率

肝细胞癌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手术仍然是肝细胞癌 (HCC) 患者最常用的治愈性治疗方法。

ENYO Pharma宣布将在AASLD肝脏会议上发布两项Vonafexor数据报告

关于Vonafexor在治疗12周后对NASH患者的肝肾功能积极影响的口头报告

指南推荐《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推荐建议的比较》

对美国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更新:AASLD 2018乙型肝炎指南》、欧洲肝病学会《EASL 201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亚太肝病学会《亚太地区乙型肝炎管理临床实践指

NEJM:侯金林、张文宏团队发现乙肝新药Xalnesiran大幅度提高表面抗原转阴率(Piranga研究)

实现乙肝治愈一直是近年来乙型肝炎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更是我国近8000万乙肝患者翘首以盼的福音。当前,核苷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作为乙肝治疗的常用抗病毒药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情,但长期治疗后,能

揭秘!慢性乙肝患者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阳性者肝癌风险的预警信号

旨在进一步研究在更大的跨国数据集中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且无肝硬化的成年患者中基线HBV病毒载量与HCC风险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