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粘多糖病I型产前诊断
2025-01-15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此次案例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价值——从影像学到遗传学再到病理学——共同为复杂的产前诊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粘多糖病I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 MPS I),也称为Hurler综合征或Scheie综合征,是由于IDUA基因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IDUA基因编码α-L-iduronidase酶,该酶负责分解特定类型的复杂碳水化合物——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s)。当这种酶缺乏时,GAGs会在体内累积,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包括心脏、骨骼、关节、眼睛、耳朵等,并可能导致认知障碍和其他发育问题。
(图片源于文献 A肝脾肿大(测量值超过+2 SD) B胎儿轮廓,蓝色箭头指向宽阔的人中 C胃上方的腹膜回声点(蓝色圆圈))
通常情况下,MPS I的症状在出生后才会逐渐显现,而产前出现肝脾肿大和粗面部特征的情况非常少见。国外学者描述了一位怀孕26.5周的女性,胎儿超声检查显示存在肝脾肿大、独特的面部特征以及肝脏、脾脏和胸腺回声点。随后进行的羊水穿刺及全外显子测序确认了两个可能致病的IDUA基因变异,进一步通过酶活性分析确诊为MPS I。
由于预后严重,父母选择了医学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后的外部检查证实了胎儿的肝脾肿大和粗面部特征。此外,胎盘分析显示出单脐动脉和Hofbauer细胞的微泡化外观,符合溶酶体储存疾病的特征。功能研究表明这两个变异会导致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形成,最终被重新分类为致病性变异。这一病例强调了基因组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并扩展了MPS I的临床表现谱。
(图片源于文献 终止妊娠后研究)
此案例不仅展示了现代基因检测技术在早期诊断上的强大能力,还表明了对于非特异性但高度可疑的超声图像改变的重要性。以往,大多数MPS I患者的症状是在婴儿期或儿童期才被注意到,这使得早期干预变得困难。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的发展,现在可以在更早的时间点识别出那些具有明显遗传风险的胎儿,从而给予家庭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提到的技术手段外,病理学家对胎盘组织的详细检查也在诊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在这个案例中,观察到了Hofbauer细胞中的微泡化现象,这是一种与LSD相关的典型微观变化。因此,在怀疑有溶酶体储存疾病的情况下,应该考虑进行详细的组织学评估,以辅助诊断过程。
此次案例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价值——从影像学到遗传学再到病理学——共同为复杂的产前诊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继续探索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类罕见病症。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因为面对这样的诊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情感挑战。
参考文献:
Maxime, Agranier,Florence, Demurger,Christele, Dubourg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 of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 on hepatosplenomegaly and coarse features: a case-report.[J]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25, 25: 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粘多糖病I型#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