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VII型胶原转换加速的血清标志物

2025-04-14 田医生 MedSci原创

VII型胶原周转的血清新表位片段生物标志物PRO-C7和C7M有望成为新的SSc血清学生物标志物,为深入理解SSc的病理生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微血管病变、自身抗体产生以及皮肤和内脏器官的纤维化。在SSc中,VII型胶原作为皮肤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其重塑过程尚未被完全理解。

(VII型胶原蛋白 图片源于文献)

国外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自动化免疫分析法PRO-C7,用于量化VII型胶原的形成。同时,在一个事后分析中对SSc患者中的C7M及III型、IV型和VI型胶原周转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析。所有感兴趣变量的正态性通过Shapiro-Wilk检验进行评估,Spearman相关性和Welch T检验用于评估SS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关联和差异。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估生物标志物水平与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nferroni校正控制多重比较中的I类错误率。

研究结果显示,SSc患者的VII型和VI型胶原周转生物标志物显著升高。PRO-C3和PRO-C6水平与mRSS评分显著相关,而PRO-C7和C7M则不明显。观察到PRO-C7和C7M分别与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有适度但显著的相关性。此外,C7M显示出与III型、IV型、VI型胶原形成和降解生物标志物的显著相关性,而PRO-C7仅与PRO-C6和C6M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伴有肾功能障碍的SSc患者中,C7M水平更高。

研究首次通过测量PRO-C7(作为一种形成生物标志物)和C7M(作为一种降解生物标志物)的血清水平来研究和量化SSc患者中VII型胶原的周转情况。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Sc患者的PRO-C7和C7M水平显著升高,这表明VII型胶原周转在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此外,还发现PRO-C7和C7M水平与全身炎症标记物CRP和ESR以及其他ECM生物标志物如PRO-C6和C6M有关联。更重要的是,SSc患者中的C7M水平在伴有肾功能障碍时显著升高。较高的PRO-C7水平与抗dsDNA的存在有关,而在严重不规则扩张毛细血管的SSc患者中观察到了较低的PRO-C7水平。

研究表明,VII型胶原周转的血清新表位片段生物标志物PRO-C7和C7M有望成为新的SSc血清学生物标志物,为深入理解SSc的病理生理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发现对于未来SSc的诊断、病情监测以及治疗策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Yi, He,Jannie M B, Sand,Satoshi, Kubo et al. Accelerated Type VII collagen turnover in systemic sclerosis patients, reflected by serological neo-epitope fragment biomarkers.[J] .Arthritis Res Ther, 2025, 27: 0.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449, encodeId=6b3e22604496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87ae6923d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系统性硬化症#</a> <a href='/topic/show?id=f407894051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清标志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923, encryptionId=787ae6923db, topicName=系统性硬化症), TopicDto(id=89405, encryptionId=f407894051e, topicName=血清标志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14 22:01:33 CST 2025, time=2025-04-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冬天手脚冰冷发白,以为是体寒,没想到竟是……

35 岁李女士确诊系统性硬化症(SSc),介绍 SSc 是皮肤增厚变硬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涵盖临床分型、各阶段临床表现及对应治疗方法,涉及多脏器受累情况等,附相关参考资料。

Arthritis Res. Ther.:羟氯喹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手部功能的影响:来自EUSTAR队列分析的结果

EUSTAR注册中心的结果显示,2.6%的SSc患者使用了HCQ。与未使用HCQ的患者相比,使用HCQ并未改善HAQ-DI或CHFS。

Arthritis Res Ther:羟氯喹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手部功能的长期影响

HCQ在改善SSc患者日常活动能力(HAQ-DI)和手部功能(CHFS)方面未见显著效果,即使调整合并用药影响后结论仍一致。

Rheumatology (Oxford):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真实世界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RTX在SSc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保留率和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不影响治疗持续性。

Rheumatology (Oxford):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指端溃疡治疗现状及未满足需求

尽管DUs对患者生活影响深远,但专科护理资源匮乏、疼痛管理不足及患者教育缺失导致治疗效果欠佳。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长期结果研究

AHSCT是治疗快速进展的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改善长期预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AHSCT与其他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以优化dcSSc患者的治疗策略。

法国儿童系统性硬化症的最新研究

此次研究首次提供了法国儿科人群中jSSc的详细描述。

Arthritis Res The:中国学者发文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脑功能的变化分析

SSc患者的大脑功能存在显著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自发神经活动和功能连接性下降。

《BMC Rheumatology》: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表型与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关系

国外研究团队评估了SSc患者的临床表型和甲襞微循环显像模式是否对骨密度值和脆性骨折的发生有影响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长期生存率的研究

通过这项研究,不仅获得了关于MSCT在SSc治疗中的重要证据,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特别是在如何更好地利用MSCs的独特免疫调节能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