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独家揭秘:长春中医大学发现人参茎叶皂苷的惊人抗疲劳秘密!

2025-03-27 梅斯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文章探究了GSLS治疗CFS小鼠外周和中枢疲劳的疗效。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主要特征是严重的疲劳,对日常功能造成显著损害。初期症状表现为全身无力和嗜睡,随后可能演变为动力和兴趣的显著减退,并可能引发潜在的心理问题,包括重度抑郁症。研究指出,CFS症状起源于中枢和外周疲劳,中枢神经疲劳与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导中断及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相关。外周疲劳则与代谢紊乱有关,例如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和糖原储备的耗竭,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氧化应激。

传统中药人参具有一定的抗疲劳特性,其根部所含的人参皂苷展现出了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其中包括显著的抗慢性疲劳效果,相关研究文献中对此有广泛的记录。人参叶和茎中提取的人参皂苷(GSLS)具备可再生性,且富含人参皂苷,其化学组成虽与根部不同,但同样具有显著的健康益处。GSLS因其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而受到认可,并已被纳入《中国药典》,这凸显了其作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价值。

日前,一篇名为“Exploring the anti-fatigue properties of ginseng stem and leaf saponins: Using UHPLC-MS metabolomics and neurotransmitter analysis”的文章探究了GSLS治疗CFS小鼠外周和中枢疲劳的疗效。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GSLS对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研究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体重测量,并收集器官进行称重;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六组小鼠的体重及器官指数。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图2)。此外,疲劳模型的构建及药物的施用并未对小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图片

图2 评估对小鼠运动性慢性疲劳的影响

GSLS对力竭游泳时间和MWM测试的影响

强迫游泳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CFS组,阳性对照组(POS组)以及不同剂量GSLS治疗的组别,其游泳至筋疲力尽的时间显著延长(p<0.01)(图2C)。MWM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FS组的逃逸潜伏期显著增加(p<0.001),目标象限时间比呈现下降趋势(p<0.01),平台数量亦呈现下降趋势(图2D-H)。给药处理后,POS组和不同剂量GSLS组的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目标象限时间比和穿越平台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三个GSLS组之间存在轻微的剂量依赖性趋势。

肝脏和海马组织的H&E染色结果

HE染色的肝组织切片组织病理学分析(图3A)揭示,对照组小鼠的肝组织细胞排列有序,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而CFS组小鼠的肝细胞胞质稀疏、结构紊乱,并伴有显著的炎性细胞浸润。与CFS组相比,接受阳性药物治疗及不同剂量GSLS治疗的小鼠,其肝细胞排列更为整齐,胞质松弛度有所改善,炎性细胞浸润亦有所减轻。

为探究长期运动导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联性,以及GSLS的潜在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对小鼠海马组织进行了HE染色分析(图3B)。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海马DG和CA1区域的细胞结构清晰、正常,排列整齐有序。相对地,CFS组小鼠的海马DG和CA1区域细胞排列松散,CA1区域细胞结构模糊,细胞数量减少,核浓缩,染色加深POS组及不同剂量GSLS的施用显著缓解了上述病理变化

图片

图3 运动性慢性疲劳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和生化分析

GSLS对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图3亦揭示了各组别间疲劳相关指标的变动情况。相较于对照组,CFS组的尿素氮(BUN,p<0.001)、乳酸(BLA,p<0.001)及乳酸脱氢酶(LDH,p<0.01)水平显著提升。然而,POS组以及高、中、低剂量GSLS组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较低,表明GSLS在缓解疲劳引起的生化变化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及肝组织中的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上升(p<0.001)。相对地,CFS组的关键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与CFS组相比,应用POS和不同剂量的GSLS后,血清及肝组织中的MDA水平有所下降。此外,SOD、CAT和GSH-Px的活性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显示出对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改善作用。进一步地,与对照组相比,CFS组的肝脏(p<0.001)和肌肉(p<0.001)糖原水平显著降低(图3C-0)。相比之下,高、中、低剂量GSLS组和POS组显示出肝脏和肌肉糖原含量不同程度的提升,这表明GSLS对于因疲劳而耗竭的糖原储备具有恢复作用

GSLS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研究发现,疲劳小鼠大脑中单胺类、氨基酸以及胆碱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尤为显著(图4)。与对照组相比,疲劳小鼠大脑中神经递质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色氨酸(Trp,p<0.05)、5-羟色胺(5-HT,p<0.01)、5-HT与多巴胺(DA)的比值(5-HT/DA,p<0.001)、二羟苯乙酸(DOPAC)与DA的比值(DOPAC/DA,p<0.01)以及DOPA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5-羟吲哚乙酸(5-HIAA,p<0.01)、5-HIAA与5-HT的比值(5-HIAA/5-HT,p<0.001)、酪氨酸(Tyr,p<0.001)、DA(p<0.01)、乙酰胆碱(ACh,p<0.01)、天冬氨酸(Asp,p<0.01)、谷氨酸(Glu)水平、Glu与γ-氨基丁酸(GABA)的比值(Glu/GABA)以及牛磺酸(Tau)水平均有所下降。高浓度的GSLS给药在使疲劳小鼠的神经递质水平正常化以及缓解神经递质系统疾病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但低浓度GSLS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则不甚明显。

图片

图4 GSLS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大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GSLS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

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揭示,在正离子(图5A,R2X=0.915,Q2=0.903)和负离子(图7B,R2X=0.797,Q2=0.74)模型中,样本展现出稳健的聚类效果,组间分离明确,质量控制(QC)采样点在坐标原点附近聚集,表明实验条件保持稳定,建模和给药显著影响了小鼠的代谢过程。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一步区分了对照组与CFS组,以及谷氨酰胺(GSLS)治疗组与CFS组,提供了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图5C、G展示了CON与CFS组之间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变化。图5E显示CFS与GSLS组的趋势相似。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OPLS-DA模型的有效性(图5D、F、H及J),表明GSLS治疗显著改变了CFS小鼠的代谢特征

火山图分析(图5K、L)识别出19种血清代谢物的显著代谢变化。与对照组相比,CFS小鼠的10种代谢物呈现上调,9种下调,显示出GSLS治疗后的正常化趋势(图5M)。通过KEGG、Metaboanalyst和MBROLE数据库进行的通路富集分析(图5N)指出,这些代谢物主要影响酪氨酸、类固醇激素、泛酸和辅酶A(CoA)的生物合成等途径。由此产生的差异代谢物相关网络如图5O所示。

图片

图5 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揭示,GSLS不仅能够通过改善物质代谢和缓解氧化应激来减轻外周疲劳,而且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发挥中枢保护作用,进而对抗CFS。该研究的核心发现是GSLS中各种人参皂苷之间的协同效应,这是其对CFS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这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治疗理念,并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以全面阐释GSLS对CFS的影响。

参考文献:

Zhang M, Liu R, Zhou T, Guo Y, Li H, Wu W. Exploring the anti-fatigue properties of ginseng stem and leaf saponins: Using UHPLC-MS metabolomics and neurotransmitter analysis. Phytomedicine. 2025 Apr;139:156459. doi: 10.1016/j.phymed.2025.156459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7966, encodeId=486f225e966a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e7124e28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参皂苷#</a> <a href='/topic/show?id=59d6535e27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疲劳综合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728, encryptionId=be7124e280e, topicName=人参皂苷), TopicDto(id=53572, encryptionId=59d6535e279, topicName=慢性疲劳综合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r 27 14:21:42 CST 2025, time=2025-03-27,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J Agric Food Chem:人参皂苷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新进展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抗肿瘤、抗衰老和提高免疫等生理学功效。糖基化反应是人参皂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天然产物糖基化修饰可提高其稳定性、水溶性、生物活性等多种特性,对糖基化修饰人参皂苷结构及生理活性的多样性研究,已成为当今新药开发的热点。

补个身还顺便把血糖血脂降了肝护了?秘密武器就藏在西洋参里!

ACS Omega.:西洋参丙二酰人参皂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Hepatology:人参皂苷Rg3恢复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线粒体动力学异常并抑制病毒繁殖

丙型肝炎病毒(HCV)改变线粒体动力学,而异常的线粒体动力学与持续性病毒感染和自然免疫被抑制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也是直接作用抗病毒(DAA)治疗中的病理特征。尽管DAA疗效较好,但是在干扰素豁免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时偶尔会产生副作用,如疲劳、偏头痛和其他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的病症。近日韩国学者发表研究性文章于Hepatology。本研究显示临床DAA类药物,包括索非布韦,可影响线粒体动力学

Sci Rep:小鼠模型中,人参皂苷Rb1和Rd能预防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变性

人参皂苷(Ginsenoside)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三萜皂苷。主要存在于人参属药材中。人参皂苷被视为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因而成为研究的目标。因为人参皂苷影响了多重的代谢通路,所以其效能也是复杂的,而且各种人参皂苷的单体成分是难以分离出来的。由柯荔宁博士所在的中国南方医科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下调缺氧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中的一氧化氮、O2-、和肿瘤坏死因

Front Pharmacol:中草药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迄今为止,溶栓等血运重建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心肌病的有效方法。然而,再灌注仍会对心肌造成其他损伤,这大大降低了再灌注治疗的优势。因此,

Biomed Pharmacother:人参皂苷通过调节 CCN1 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和炎症来改善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在本研究中,旨在研究人参皂苷 Rg1 对缺氧诱导的 PAH 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J Ginseng Res:人参皂苷提取物竟然具有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潜力

短期水培人参(sHCG)是在水培系统中培养4周的1年生人参幼苗,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功能性食品。本文对sHCG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估。

Herz:人参皂苷-Rb3抑制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细胞间质转化

研究人员研究了在感染了柯萨奇B3病毒(CVB3)后,人参皂苷-Rb3(Rb3)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的内皮间质转化(EMT)。

NRR:人参皂苷Rb1防治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临床价值

脑缺血缺氧时,活化态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了神经元损伤。因此,寻找能抑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元损伤的药物,是当前防治缺血缺氧性脑病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柯荔宁博士所在的中国南方医科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应用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培养,并加入中国传统中药人参皂苷作为药物干预手段。可靠的结果证明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下调缺氧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中的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