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ed Pharmacother:人参皂苷通过调节 CCN1 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和炎症来改善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2023-05-24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本研究中,旨在研究人参皂苷 Rg1 对缺氧诱导的 PAH 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PAH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压力升高和肺血管阻力增加。肺血管重构是肺动脉高压的一个特征,可进行性增加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HPH是第三类肺动脉高压,长期慢性缺氧是该类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因。HPH不仅是PAH的常见类型之一,也是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高原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PAH 尚无治愈方法,大多数 PAH 患者的疾病进展不可避免,死亡率仍然高得令人无法接受。人参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其纯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 Rg1 对心血管疾病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包括抑制血管重塑、炎症反应和高血压。已有研究报道人参皂苷Rg1可改善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肌重构,减轻心脏损伤,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然而,人参皂苷 Rg1 对缺氧诱导的 PAH 的影响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人参皂苷 Rg1 对缺氧诱导的 PAH 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缺氧促进炎症、EndMT 和血管重塑,同时伴随 CCN1 水平降低和 p-NFκB p65、TGF-β1 和 p-Smad 2/3 水平升高。人参皂苷 Rg1、重组 CCN1、BAY-11-7082 和 SB-431542 可预防缺氧诱导的血管重构,减少缺氧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 TNF-α 和 IL-1β 的表达,抑制间充质标志物α-SMA和Vimentin的表达,恢复内皮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的表达,改善缺氧诱导的EndMT,这可能与CCN1蛋白表达上调和p-NFκB p65下调有关、TGF-β1 和 p-Smad 2/3 在大鼠和细胞中。siRNA CCN1转染增加了p-NFκB p65、TGF-β1和p-Smad 2/3的表达,加速了缺氧后炎症和EndMT的发生和发展。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缺氧诱导的 EndMT 和炎症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 中发挥作用。人参皂苷 Rg1 治疗可通过调节 CCN1 逆转缺氧诱导的 EndMT 和炎症,在 HPH 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

总之,该研究的工作揭示了人参皂苷 Rg1 通过抑制 NF-κB/TGF-β 通路的激活以及通过上调 CCN1 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 EndMT 的发生和发展来影响缺氧诱导的 PAH 的可能机制。本研究为 HPH 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始出处:

Tang BL, Liu Y, Zhang JL, Lu ML, Wang HX. Ginsenoside Rg1 ameliorates 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by inhibiting 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inflammation by regulating CCN1. Biomed Pharmacother. 2023 May 20;164:114920. doi: 10.1016/j.biopha.2023.11492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21670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YM155 抑制生存素可改善实验性肺动脉高压

survivin 可能参与 PAH 的发病机制,YM155 对其的抑制作用可能代表一种值得进一步评估的新型治疗方法。

大麻二酚通过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减轻右心室纤维化

研究长期服用 CBD(每天 10mg/kg,持续 21 天)对 MCT 诱导的 PH 大鼠 RV 促纤维化参数的影响。

JHLT:无或轻度肺动脉高压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的自然病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CTEPD)患者的基线特征、疾病进展和死亡率,根据新的和以前的肺动脉压平均值(mPAP)定义的肺动脉高压(PH)进行分类。

Radiology:BMPR2突变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通过影像学特征研究与BMPR2基因突变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AH),这有助于提供更深入的了解该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JAHA:酮体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发现 3-羟基丁酸 (3-OHB)  对PAH或CTEPH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有积极影响。

系统性硬化症伴或不伴间质性肺病的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率

存在 PAH 的总体预后甚至比广泛的 ILD 更差; 然而,需要更多数据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一高危患者群体的临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