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J 青岛大学王栋团队构建新型血管化肝脏类器官模型用于抗纤维化研究和药物筛选

2024-08-13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上海

该模型不但可用于评估候选药物的抗纤维化效果,而且可以同时检查其是否对正常组织有潜在副作用,为抗纤维化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平台工具和新思路。

纤维化是影响较为广泛的一类疾病,可发生于几乎所有人体器官,导致器官功能退化甚至衰竭。肝脏的纤维化往往会发展成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纤维化组织的典型特征是微血管退化,以及由于大量胶原蛋白沉积导致的组织变硬,研究纤维化过程中的微血管调控机理具有重要临床转化意义。而由于动物与人在生理、病理和遗传方面的差异,在动物水平验证成功的候选药物很多在临床试验阶段失败,因此,建立微血管体外模型具有重要转化医学意义。

青岛大学医学部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栋课题组在微血管领域有多年研究基础,近年来主要聚焦于转化医学研究。2022年,课题组在中科院1区期刊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doi: 10.1177/20417314221125310)发表了一种新的成体微血管体外模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于2023年在血管领域经典期刊ATVB (中科院1区) (doi: 10.1161/ATVBAHA.123.319119)发表论文揭示了胞外基质通过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力学刺激使其分泌促纤维化因子进而调控周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新机制。

2024年8月10日,王栋团队在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发表了题为“Two-dimensional vascularized liver organoid on extracellular matrix with defined stiffness for modeling fibrotic and normal tissues”的论文,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二维血管化肝脏类器官模型,并且可以模拟纤维化和正常组织的不同硬度微环境。该模型不但可用于评估候选药物的抗纤维化效果,而且可以同时检查其是否对正常组织有潜在副作用,为抗纤维化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平台工具和新思路。

图片

首先,研究人员将大鼠肝脏组织进行胶原酶消化,利用30 μm筛网过滤去除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将这些多细胞混合物接种入培养皿中进行体外培养,微血管细胞、星状细胞和上皮细胞会自组装形成多层细胞结构,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二维血管化肝脏类器官。该方法有利于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单细胞成分,也可以对培养基底进行修饰以模拟不同硬度的纤维化微环境。本研究评估了两种TGFβ抑制剂A83-01和吡非尼酮(pirfenidone, PFD)的抗纤维化效果以及对正常组织的潜在副作用,其中吡非尼酮是已被FDA批准的用于肺纤维化临床治疗的药物。

图片

为了模拟肝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不同硬度微环境,该研究使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方法(ATVB,2023,doi:10.1161/ATVBAHA.123.319119)构建了不同杨氏模量的胞外基质基底,其中约20 kPa和6 kPa的ECM模拟纤维化微环境,约1 kPa的ECM模拟正常组织,普通培养皿(3 GPa)作为一个对照组。研究发现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A83-01可以促进肝上皮细胞标志物基因表达,同时也会促进一些与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潜在致瘤风险。

图片

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过程中肌成纤维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人员通过对免疫荧光染色以及qPCR结果分析发现星状细胞在微血管周围,A83-01有利于星状细胞的生长,并且可以抑制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

图片

肝脏纤维化过程往往伴随着微血管退化,理想的抗纤维化治疗需要在抑制纤维化的同时恢复微血管的生理功能。研究发现A83-01对1 kPa软基底上微血管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意味着A83-01可能对正常组织有潜在危害。

图片

研究发现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肝脏上皮细胞主要通过ITGB1感受基底硬度,并分泌CTGF等因子促进纤维化进程。

图片

图片

另外,研究者利用qPCR系统分析了吡非尼酮对血管化肝脏类器官的作用,发现吡非尼酮对1 kPa软基底上的基因表达影响较小,意味着可能对正常组织具有较小副作用;吡非尼酮对纤维化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不如A83-01,但是仍然可以特异地抑制胶原(Col1a1Col3a1)表达,鉴于胶原是纤维化组织的终产物,这个结果表明吡非尼酮具有一定的抑制纤维化效果。这些研究结果与临床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二维血管化肝脏类器官模型,结合调控胞外基质基底的硬度,可以用来研究候选药物的抗纤维化效果,以及对正常组织的潜在副作用。本研究建立的模型方法也可用于构建其他组织和器官的血管化类器官模型,为生物力学和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平台工具。

青岛大学医学部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栋为本论文通讯作者,青岛大学医学部转化医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马磊为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转化医学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尹琳和李菁教授,以及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泌尿外科祝海主任。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大学“医学+”学科集群联合探索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77/2041731424126834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9944, encodeId=79e32219944f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9f58e834a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药物筛选#</a> <a href='/topic/show?id=d754556038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抗纤维化#</a> <a href='/topic/show?id=a9ea11e8380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管化肝脏类器官模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5603, encryptionId=d7545560388, topicName=抗纤维化), TopicDto(id=87834, encryptionId=59f58e834a0, topicName=药物筛选), TopicDto(id=117838, encryptionId=a9ea11e8380b, topicName=血管化肝脏类器官模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ug 13 18:19:02 CST 2024, time=2024-08-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ell:肿瘤3D生物样本库的建立或可用于开发个体化药物筛选技术

近日,来自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学院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研究者们通过研究表示,由癌症患者机体肿瘤所衍生的类器官或许可以紧密复制原始肿瘤的关键特性;这种类器官的培养基或许可以足够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筛选来检测和药物敏感性相关的遗传改变,该研究或为开发个体化疗法及优化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演技组合Mathew Garnett指出,本文研究

华人学者实现在实验室大量培养脑细胞,为科学界添有力工具

近期,美国华人学者开发出一种突破性新技术,能够在实验室大量培养脑细胞。该技术可以用在人类大脑疾病药物筛选发现的重大挑战上,将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Nature:分享一个开源的药物发现平台,可以实现超大的虚拟筛选

通过使用VirtualFlow,研究人员已经准备好了最大且免费可用的现成的配体库,拥有超过14亿个商业可用的分子。

Nature: 科学家为姜黄素“正名”

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医学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作用。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潜力,不应该简单地因为其在分子药物筛选中产生的困惑结果而被摒弃

Blood:重编程的人造血前体细胞可用于镰状细胞性贫血的药物筛选

本研究通过在患者来源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红系分化模型上进行DBA疾病的药物筛选,并且发现ATG5在调控经典/旁路凋亡过程中促进红系发生,而诱导自嗜的化学小分子药物SMER28能够作用于自嗜因子ATG5刺激红系产生

Cancer Res:癌症药物筛选新策略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筛选潜在药物的新方法,筛选那些能通过两种途径干扰肿瘤细胞的药物。他们的研究试图建立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该方法能鉴定靶向癌细胞中一种重要蛋白质的药物,即端粒酶的药物。

Prostate Cancer P D:MEK-ERK信号是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靶标

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目前难以治愈,以雄激素受体信号为靶标的药物治疗后的恶化也难以避免。因此,除了激素治疗手段外,开发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迫切。最近,有研究人员鉴定了已经存在药物和改善过的药物对mCRPC中激活的激酶作为治疗靶标的可能性,目的在于鉴定候选药物从而实现快速将其进入mCRPC概念验证第二阶段试验。研究包括了101名患有mCRPC的患者。研究人员将这101名mCRPC患者

药物发现中的斑马鱼疾病模型

考虑到斑马鱼和人类之间的共同药物反应,斑马鱼可能与哺乳动物模型一样具有强大的临床前预测效果。

【综述】| 人源胰腺癌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新进展

本文综述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该文为从事相关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研究的人员提供借鉴。

【论著】| 利用单细胞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建立结直肠癌免疫细胞的9基因预后模型

我们基于CRC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异质性构建了一个包含9个基因的风险预后模型,并据此预测了CRC患者的生存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