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妊娠遇上“三红三痛”,能否识破出血热的脓毒症陷阱?

2025-04-15 感染前沿 感染前沿

25 岁孕 28+4 周女性,发热、全身红疹后出现多症状,考虑重症感染等。经检查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经抗感染、对症等治疗,娩出死胎,病情好转。介绍疾病特点、治疗原则等。

例摘要 

患者,女,25岁,主诉:“发热7天,全身红疹5天”。

患者7天前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咽痛,无咳嗽、咳痰,体温最高40℃,在外院给予青霉素、头孢抗感染治疗,但静脉注射后出现腹部红色斑丘疹,伴恶心、呕吐。

次日皮疹范围扩大、波及全身,伴颜面部浮肿及眼结膜充血,颈部、上胸部皮肤发红,逐渐出现头痛、周身酸痛、呼吸困难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1天前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对症处理后以“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收入院。

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差,饮食尚可,小便近日偏少,大便无异常,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体健。妊娠28+4周。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输血史及毒品接触史。青霉素、头孢过敏。

婚育史、个人家族史

无不良嗜好,曾是一名家具厂文员,孕后回老家休养。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入院查体

T 38.4℃,P 101次/分,R 29次/分,BP 85/49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急性病容,眼结膜充血,颈部、上胸部皮肤发红,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01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无压痛。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45.45×109/L,HGB 123g/L,PLT 13×109/L。

尿常规:尿比重1.015,尿潜血2+,尿蛋白2+。

血生化:TBIL 13.7μmol/L,DBIL 11.2Umol/L,ALT 19U/L,AST 188U/L,TP 44g/L,ALB 20g/L,BUN 11.4mmol/L,Cr 200.7μmol/L,LDH 1164U/L,Na 117mmol/L,K 3.3mmol/L,Cl 90mmol/L。

动脉血气:pH 7.41,PCO2 19.8mmHg,PO2 82mmHg,BE- 10.6mmol/L。

凝血功能:FIB 2.61g/L,APTT 36.5s,INR 0.97s,D-Dimer 17.64ng/L。血AMY 141U/L,尿AMY(-)。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妇科超声示单活胎。腹部CT:胰腺显示不清,少许积液。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双肺上叶多发增厚的小叶间隔,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节段性膨胀不全,多发感染性病变,肺门增大,双肺内带片状致密影,不除外肺水肿可能(图1)。

图片

图1 胸部CT

诊治经过

入院考虑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无创通气、抗感染、丙种球蛋白及对症治疗。

入院1天后诉呼吸困难症状加重,无创呼吸机辅助下氧饱和度下降至90%左右,心率140次/分,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行床边支气管镜检查;第一次床边支气管镜:左右主支气管壁充血,未见新生物。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肿瘤标志物全套:甲胎蛋白168.3μg/L,铁蛋白7887μg/L。ENA全套:Anti-SS-A阳性。免疫球蛋白G 7.27g/L,补体C3 0.479g/L,补体C4 0.113g/L。ANCA+GBM阴性、非典型病原体阴性、病毒全套柯萨奇病毒B3(+),EB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出血热抗体IgG(+),出血热抗体IgM(+)。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结果考虑“流行性出血热”。

请妇产科、风湿科会诊,风湿科认为暂不支持风湿性疾病;妇产科建议终止妊娠,并请麻醉科及血液科参与。

当晚患者自行娩出1死胎,予以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呼吸机辅助下氧饱和度为95%左右,仍有发热。第二次床边支气管镜:镜下可见广泛出血,吸出血性液。为进一步覆盖病原菌改为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双侧气胸及皮下气肿,行胸腔闭式引流。半个月后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再次调整抗生素。

患者出院前半个月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神志清楚,无发热及呼吸困难。复查炎症指标、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均较前好转。出院前5天为鼻导管吸氧。

确定诊断

①流行性出血热;②脓毒症休克;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DIC;⑤肾功能不全;⑥孕28+4周。

病例分析

患者为年轻女性,既往体健,妊娠中晚期,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高,血小板低,D-二聚体高,肺部提示双肺病灶,结合患者发热、皮疹病史,考虑重症感染,不除外风湿免疫病可能。

患者经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对于逐渐加重的呼吸衰竭,需考虑有无其他疾病可能,反复追问病史,患者否认蚊虫鼠等叮咬情况,遂进一步完善自身抗体、肿标、病原学检查;出血热抗体IgG(+),出血热抗体IgM(+)。结合患者皮疹发热等症状,诊断流行性出血热。

患者为年轻孕妇,住农村老家休养,发病时间是冬季,急性发热,无明显卡他症状,全身多处疼痛及皮肤黏膜充血症状,有低血压、尿常规异常,考虑流行性出血热可能,进一步确诊待血清学检查结果。

对于妊娠中晚期孕妇要考虑是否终止妊娠等问题,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孕妇合并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资料,因该患者病情危重,且合并休克、DIC,需要终止妊娠,从患者预后来看,这一措施也挽救了患者生命。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好发于冬春季,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其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一般依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诊断,对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在非疫区,非流行季节,以及不典型病例确诊较难,必须经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确诊。

典型患者具有五期经过,部分患者可出现越期表现,一般越期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部分以器官损害为主,有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热及稽留热为多,一般持续3~7日。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降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于有条件的单位治疗):

(1)发热期

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对于中毒症状重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早期补液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2)低血压休克期

治疗是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障碍。补充血容量应掌握早期、快速、适量的原则。争取4小时内血压稳定。选择功能合适的液体至关重要,主要应从电解质、渗透压、pH值以及热量补充四方面考虑,常用液体应以平衡盐为主,切忌单纯输入葡萄糖液。一般按3:1的晶胶比例,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输注。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血压高低,一般先以较快速度推注使血压回升,然后逐步减速并维持24小时以上。

(3)少尿期的治疗

本期主要是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尽早进入多尿期。少尿期患者血液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仍处于较低水平,患者常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和细胞脱水现象,应该控制过多晶体液的应用,一般每日补液总量为前一天出量加500~700mL。少尿或无尿患者可使用利尿药,如24~48小时仍无尿暂停使用利尿药,可使用导泻治疗。对于少尿大于5日或无尿大于2日,明显氮质血症,严重高血压,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等情况可透析治疗。

(4)多尿期治疗

多尿移行期、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基本同少尿期,多尿后期,应补充足量的液体和钾盐,以口服为主,静脉为辅,过多静脉补液易使多尿期延长。

(5)恢复期治疗

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Liu XL, Hao D, Wang XZ, Wang T, Lu F, Liu W, Lv B, Lv CJ.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complicated with late pregnancy: A case report.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Oct;96(40):e8137.

[2] Wang N, Yin JX. [Epidemic proc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a review]. Zhongguo Xue Xi Chong Bing Fang Zhi Za Zhi. 2021 Dec 14;34(2):200-203. Chinese.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645, encodeId=251022606454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b0a653e41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流行性出血热#</a> <a href='/topic/show?id=1581959484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症感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5374, encryptionId=fb0a653e410, topicName=流行性出血热), TopicDto(id=95948, encryptionId=15819594847, topicName=重症感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00:21:42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卫生部:10月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死亡报告双增

  11月12日,卫生部发布2012年10月全国疫情报告数据显示,当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较上月增加20412例,报告死亡数较上月减少202例,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报告死亡病例数均较上月减少;但流行性出血热报告发病数与报告死亡数双双成倍增加,分别达到了1296例和10例,其中报告发病数创下了今年以来新高,报告死亡数则是继1月以来第2次达到两位数。   根据卫生部通报,2012年

这种病早期症状酷似感冒,误诊极易出人命!

它就叫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野鼠型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家鼠型流行高峰为3-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