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中国学者揭示双相情感障碍中脑网络动态特性与白质结构损伤的关系

2025-01-02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倾向于停留在反相关状态并减少了超连接状态的占比,表现为信息整合能力的下降和不同子网络间负相关的增强。CCN的低激活可能与额叶和顶叶的结构损伤相关。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以情绪波动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现出从抑郁到(轻)躁狂的情绪波动状态。既往研究表明,BD患者的脑功能连接(FC)在静息状态下发生显著改变,尤其是在前额叶、扣带回和杏仁核等皮质与皮下区域。功能连接动态性分析被认为是捕捉脑活动随时间变化的有效工具,但许多方法如滑动窗口法存在时间尺度依赖性问题。本研究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对43例BD患者和51名健康对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脑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重构,并探究这些变化与脑结构损伤的关系。

研究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取数据,包含43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51名健康对照者。所有参与者均为右利手,无其他神经或精神疾病病史。采用Brainnetome(BN)脑图谱将大脑分为246个脑区,并根据七种内在网络分类(如默认模式网络DMN、感知运动网络SMN等)。使用HMM-MAR工具通过PCA降维后对时间序列建模,提取大脑的动态状态。为了评估各状态的特性,计算了全局效率、局部效率和模块化等拓扑指标,并结合岭回归(RR)算法探讨动态特性与白质结构连接损伤之间的关系。

图1:研究设计概述

研究通过HMM模型识别出六种重复出现的大脑状态,其中状态3(超连接状态)表现出最高的全局和局部效率以及最低的模块化,说明信息在不同子网络间传递更快。相较之下,状态1、2和4为低连接状态,而状态5和6为反相关状态,主要表现为不同子网络间的负相关。BD患者在状态3(超连接状态)中的停留时间显著缩短,同时更倾向于进入状态6(反相关状态)。此外,BD患者更容易从低连接状态(状态1和4)过渡到反相关状态(状态5和6),而健康对照则更倾向于从反相关状态(状态5和6)过渡到超连接状态(状态3)。这些结果表明,BD患者脑网络动态的特点是减少了维持高整合状态的倾向,同时增加了停留在负相关状态的时间。岭回归分析显示,BD患者的动态特征(如Dyn-PC2,与状态3和状态6相关)显著与脑白质结构的破坏相关。尤其是额叶和顶叶的结构损伤(如上额叶回和顶上小叶)与患者难以维持状态3的能力有关。这些结构改变可能是CCN网络(认知控制网络)低激活的基础。

图2:六种功能连接状态的特异性功能连接模式

本研究通过HMM模型揭示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网络动态功能的独特特征。BD患者更倾向于进入反相关状态,这些状态表现为不同子网络间的负相关,特别是DMN与SMN和ION(岛盖腹侧注意网络)之间。相反,患者在超连接状态中的停留时间显著减少,这一状态具有高整合性和低模块化,可能与正常情绪调节功能相关。此外,CCN在BD中的低激活可能与额叶和顶叶的白质结构损伤有关。本研究为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网络动态变化的生理基础提供了新见解。

原始出处:
Zhang X, Yang L, Lu J, et al. Reconfiguration of brain network dynamics in bipolar disorder: a hidden Markov model approach. Transl Psychiatry. 2024;14:507. doi:10.1038/s41398-024-03212-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6198, encodeId=b06f22461989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34e3e532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相情感障碍#</a> <a href='/topic/show?id=95f1103365c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默认模式网络#</a> <a href='/topic/show?id=75d111e623f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动态功能连接#</a> <a href='/topic/show?id=bf2d1230138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认知控制网络#</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7623, encryptionId=75d111e623f8, topicName=动态功能连接), TopicDto(id=37532, encryptionId=c34e3e53295, topicName=双相情感障碍), TopicDto(id=123013, encryptionId=bf2d12301387, topicName=认知控制网络), TopicDto(id=103365, encryptionId=95f1103365c5, topicName=默认模式网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an 02 13:24:17 CST 2025, time=2025-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Psychiatry Research:中国学者揭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尿酸相关生物标志物

BD-M和BD-D的精神症状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异质性。高UAR是BD-M的风险因素。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锂反应与PI3K-Akt信号通路之间功能性连接的趋同证据

锂通过PI3K-Akt通路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锂不仅调控胰岛素信号,还通过多种钙通道对神经元功能产生影响。这些发现提供了对锂在情感障碍治疗中作用机制的新见解。

Psychological Medicine: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劳动市场边缘化:瑞典全国性兄弟姐妹比较研究

与普通人群相比,BD患者的残疾养老金、长期病假和长期失业的风险显著增加。男性BD患者的相对风险较高,而女性的绝对风险较高。建议通过早期干预和合理的政策支持,减少BD患者的劳动市场边缘化现象。

Molecular Psychiatry:自由观看中的凝视行为揭示了四种主要精神疾病中视觉显著性处理的差异——1012人的巨型分析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显著性处理异常与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处理异常。

日本指南推荐-双相情感障碍常见药物选择

2024 年日本心境障碍学会梳理双相情感障碍不同状态药物选择。包括双相躁狂和抑郁,给出首选、次选及特殊情况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Schizophrenia Bulletin:精神病症的共同结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与精神性双相情感障碍的网络结构更多相似性而非差异

尽管精神性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但其症状网络结构高度相似。抑郁症状和阴性症状为最稳定的核心症状,支持了这些疾病是同一心理病理过程不同表现的假设。

顶刊汇总-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是否会迎来春天?

双相情感障碍常用一线药物,抗抑郁药用于双相抑郁转躁风险未显著增加,谷氨酸能药物有潜力,抗抑郁药或对特定患者有益。

Nature:EDIT-B血液检测能否颠覆双相情感障碍的传统诊断方式?

本文介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双相情感障碍血液检测方法,包括原理、优势及面临的质疑,强调需大规模验证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成为精神疾病诊断新范式。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未用药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炎症-大脑轴的破坏

未用药的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抑郁症患者在静态ALFF值和静态功能连接方面存在显著的脑功能异常,尤其是在左侧小脑Crus II区域。同时,患者表现出较高的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微生物群的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