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al Psychiatry:锂反应与PI3K-Akt信号通路之间功能性连接的趋同证据

2024-11-06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锂通过PI3K-Akt通路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锂不仅调控胰岛素信号,还通过多种钙通道对神经元功能产生影响。这些发现提供了对锂在情感障碍治疗中作用机制的新见解。

近年来,研究表明锂作为一种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的药物,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神经元生长锥的形成和神经突的延伸。该机制首次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多组学分析和基因组网络分析发现,随后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得到验证。PI3K-Akt信号通路不仅在胰岛素受体的作用下激活,还涉及多种生长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此外,锂的作用还与一系列钙通道的活性密切相关。研究通过对线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其在精神病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在方法上,研究采用了C. elegans作为模式生物,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探讨锂的作用机制。线虫的DAF-16转录因子(相当于人类的FOXO蛋白)在饥饿状态下进入细胞核,但锂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阻止了这一过程。实验通过分析不同基因突变株的表现,确定了G蛋白和PDK-1在锂诱导的Akt激活中的关键作用。尤其重要的是,锂对Akt的激活与β-arrestin和血清-糖皮质激酶(SGK-1)的功能相关,这一发现与先前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图1展示了锂信号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对DAF-16的作用,验证了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研究精神病学药物的有效性。

图1:锂信号通路及相关靶点在C. elegans中的作用示意图。锂通过胰岛素受体、G蛋白、β-arrestin、PDK-1、Akt和SGK-1作用于DAF-16转录因子的磷酸化,调节电压门控钙通道(VGCC)、Ryanodine受体(RYR)、NALCN钠漏通道及ITPR2受体的功能。TBX转录因子与Wnt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交互,RNA结合蛋白RBFOX1调控VGCC和胰岛素受体基因的剪接

实验结果表明,锂的作用不仅限于常见的信号通路,还涉及钙相关通道的调节,包括钙通道CACNA1C、ITPR2及NALCN钠漏通道,这些基因已被识别为与BD相关的风险基因。此外,锂对某些线虫突变株的行为有正向作用,如提高目标导向行为,但对tbx-2突变株却产生相反作用。tbx-2是与自杀风险相关的人类TBX20转录因子的同源物。此突变影响线虫的特殊发育阶段(即dauer期),而此阶段与饥饿和环境压力密切相关,进一步说明了锂对胰岛素信号和pdk-1的依赖性。研究还揭示了RBFOX1基因的作用,其在人类中影响胰岛素受体和钙通道的剪接。

结果显示,锂作用的分子靶点仍需进一步研究,但现有数据支持其通过PI3K-Akt信号调控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此外,锂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钙稳态实现的,这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PI3K-Akt途径还受到其他信号分子的调控,如G蛋白偶联受体,但锂的作用显示了其独特的功能特性。通过与网络基因组学研究结果的结合,现有的多组学证据进一步增强了对PI3K-Akt通路在锂治疗中的作用的信心。

原出处处:

Dwyer DS. Converging evidence for functi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lithium response and PI3K-Akt signaling. Transl Psychiatry. 2024;14:458. doi: 10.1038/s41398-024-03160-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5465, encodeId=0a7e22354653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34e3e532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相情感障碍#</a> <a href='/topic/show?id=59d51210382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I3K-AKT信号通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1038, encryptionId=59d512103829, topicName=PI3K-AKT信号通路), TopicDto(id=37532, encryptionId=c34e3e53295, topicName=双相情感障碍)],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Nov 06 09:43:27 CST 2024, time=2024-1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世界双相障碍日: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用药最新研究进展

在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关于双相情感障碍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Molecular Psychiatry: 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错义变异改变腺苷酸环化酶2的活性并促进类似躁狂的行为

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ADCY2基因的Val147Leu变异降低了该酶的活性,导致小鼠表现出类似躁狂的行为和认知缺陷。在慢性社会挫败压力下,这种变异引起小鼠行为从躁狂状态转变为抑郁状态。

Psychiatry Research:中国学者揭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尿酸相关生物标志物

BD-M和BD-D的精神症状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异质性。高UAR是BD-M的风险因素。

Molecular Psychiatry:自由观看中的凝视行为揭示了四种主要精神疾病中视觉显著性处理的差异——1012人的巨型分析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显著性处理异常与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处理异常。

Nat Commun:全转录组关联分析揭示人类DNA中的“化石病毒”为重大精神疾病的新风险因素

该研究使用TWAS方法对五种主要精神疾病进行逆转录组推断,利用了从大量人群样本中获得的RNA测序和基因数据。

Schizophrenia Bulletin:双相情感障碍向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分裂症向双相情感障碍诊断转变的预测研究

首次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例中有10.1%转换为精神分裂症,而首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中有4.5%转换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种诊断转换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BD向SZ的转换预测准确性高于SZ向BD的转换。

Psychiatry Research: 精神障碍PGS与首次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年份相关

从1972年至2016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多基因评分逐渐减少,而重度抑郁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多基因评分则逐渐增加。这可能反映了诊断实践的变化和临床实践的演变。DCY2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重要作用。

Schizophrenia Bulletin:精神病症的共同结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与精神性双相情感障碍的网络结构更多相似性而非差异

尽管精神性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但其症状网络结构高度相似。抑郁症状和阴性症状为最稳定的核心症状,支持了这些疾病是同一心理病理过程不同表现的假设。

顶刊汇总-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是否会迎来春天?

双相情感障碍常用一线药物,抗抑郁药用于双相抑郁转躁风险未显著增加,谷氨酸能药物有潜力,抗抑郁药或对特定患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