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umatology:贝利尤单抗在西班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5-01-20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贝利尤单抗在SLE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达到治疗目标,如低病情活动状态(LLDAS)和缓解状态(DORIS)。

贝利尤单抗(BLM)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B细胞激活因子(BAFF)的生成,调节B细胞的生存和成熟。自2011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来,贝利尤单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贝利尤单抗在缓解SLE病情、减少病活动度和器官损伤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西班牙18个中心的数据,评估贝利尤单抗在SLE治疗中的实际疗效,包括标准化治疗结果、药物生存率以及患者安全性等方面,进一步验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1年7月贝利尤单抗在西班牙获得批准后至2022年6月之间的SLE患者。这些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版的SLE分类标准,并接受了贝利尤单抗治疗。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节点(治疗开始时、治疗6个月、12个月及最后一次随访时)收集了患者的临床数据。主要评估指标包括SLE病活动度(使用SLEDAI-2K评分)、疾病缓解状态(通过DORIS和LLDAS定义)、类固醇使用情况、病情恶化情况以及患者的就业状态。此外,研究还收集了患者的伴随治疗信息,包括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情况。所有数据均由参与的18个西班牙中心的风湿科专家根据既定标准进行汇总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并使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及Fisher检验分析组间差异,P值<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纳入了324名接受贝利尤单抗治疗的SLE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8年。治疗6个月、12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分别有45.8%、62%和71%的患者达到了低病情活动状态(LLDAS),而DORIS标准下的缓解率分别为24%、36.2%和52.5%。此外,约27.2%的患者在超过50%的随访时间里处于DORIS缓解状态,46%的患者在超过50%的随访时间里维持LLDAS状态。治疗后的病情恶化事件明显减少,且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显著下降。共有24%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停用了糖皮质激素。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数据,患者的器官损伤未出现显著加重,且贝利尤单抗治疗有效降低了SLE的复发率。关于患者的就业状况,贝利尤单抗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就业状态得到了改善。安全性方面,贝利尤单抗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主要的不良事件包括轻度的感染和抑郁症,且均未导致严重后果。

接受BLM治疗的患者随时间推移达到治疗目标的比率

本研究表明,贝利尤单抗在SLE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达到治疗目标,如低病情活动状态(LLDAS)和缓解状态(DORIS)。贝利尤单抗还具有类固醇节省作用,有助于减少复发和器官损伤的积累。此外,贝利尤单抗在临床使用中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并可能对改善患者的就业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总的来说,贝利尤单抗作为SLE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原始出处:

Thorough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elimumab in a large Spanish multicenter cohor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Rheumatology, Volume 64, Issue 1, January 2025, Pages 276–282, https://doi.org/10.1093/rheumatology/kead69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8858, encodeId=85ac22488581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57ae69275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系统性红斑狼疮#</a> <a href='/topic/show?id=cd2892215b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贝利尤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927, encryptionId=257ae692755, topicName=系统性红斑狼疮), TopicDto(id=92215, encryptionId=cd2892215bb, topicName=贝利尤单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an 20 11:23:01 CST 2025, time=2025-01-2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新发血小板减少症风险预测模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新发血小板减少症风险预测模型

European Radiology:定量心脏磁共振成像生物标志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先进的心脏磁共振(CMR)成像有潜力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然而,由于单个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现有的证据有限,从而导致结果存在异质性。

经典课题:常见病的少见表现,及基于机制的新疗法研发;美国133项在研狼疮基金,关注于这些热点(2024)

本文介绍狼疮特点及未解决临床问题,梳理美国 NIH 在研狼疮项目,包括获资助者、研究热点等,分享课题摘要,为狼疮研究提供启发。

Lupus Science & Medicin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糖皮质激素与羟氯喹使用对损伤累积的影响

长期高剂量GC(每日泼尼松>5mg)仍与骨质疏松和CVD的高风险显著相关。

Lupus Sci Me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IVIG对难治性SLE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血液系统受累和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中。

Semin Arthritis Rheum: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道表现的现有治疗证据的汇总分析

尽管现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是急性表现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缺乏高质量临床试验的支持,研究结果的偏倚风险较高。

Sci Rep: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SLE患者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并与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

新更: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DI)

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DI)

罕见病专栏|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微管聚集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本文报道了1例肌肉活检出现TA的双下肢无力SLE患者,若肌肉病理以TA为主要病变,除了遗传性肌病之外,需考虑更多获得性因素。

CMl:中国医学科学院陆前进团队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新机制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理论,SLE可以直接由角质形成细胞释放的分子诱发,而不是免疫细胞的分子改变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