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Dermatolog Treat:固定剂量三联复方制剂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5-04-01 liangying MedSci原创

CAB凝胶在西班牙裔/拉丁裔痤疮患者中展现出快速、显著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治疗12周时,超过半数患者达到治疗成功,

痤疮是全球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目标在皮肤色素较深的人群(包括西班牙裔/拉丁裔)中存在独特挑战。此类人群更易因痤疮或其治疗引发炎症后色素沉着(PIH),后者可能导致比痤疮本身更严重的心理困扰。目前针对该人群的多药联用疗法数据有限,而固定剂量三联复方制剂(如含克林霉素磷酸酯、阿达帕林和过氧化苯甲酰的CAB凝胶)的疗效与安全性尚未在西班牙裔群体中充分验证。本研究旨在通过汇总三项临床试验数据,评估CAB凝胶在西班牙裔/拉丁裔痤疮患者中的疗效(包括皮损减少、治疗成功率)、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验证其作为多民族人群适用疗法的潜力。

本研究为事后分析,整合了来自一项II期(NCT03170388)和两项III期(NCT04214652、NCT04214639)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数据,共纳入147名自我认定为西班牙裔/拉丁裔的参与者(CAB组90例,安慰剂组57例)。受试者年龄≥9岁,患有中重度痤疮(评估者全球严重程度评分EGSS≥3),炎症性病变≥30处,非炎症性病变≥35处。研究持续12周,参与者每日一次随机接受CAB凝胶或安慰剂。主要终点为治疗成功率(定义为EGSS降低≥2级且达到“清除”或“几乎清除”),次要终点包括炎症与非炎症性病变数量变化、生活质量(Acne-QoL量表)及不良事件(AEs)。统计方法包括Firth惩罚似然回归分析治疗成功率,协方差分析(ANCOVA)评估皮损减少率,并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法填补缺失数据。安全性评估涵盖皮肤刺激(红斑、脱屑、色素改变)和局部耐受性(瘙痒、灼烧感)。所有分析均基于意向治疗(ITT)和安全性人群,未对多重比较进行校正。

研究结果

1. 疗效:治疗12周时,CAB组治疗成功率为56.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8.4%(p<0.001)。炎症性病变减少率(77.1% vs 56.4%)和非炎症性病变减少率(76.2% vs 45.0%)均显著优于安慰剂(p<0.001)。治疗2周时CAB组的炎症性病变即出现显著下降(p<0.05),非炎症性病变改善始于第4周(p<0.05)。生活质量方面,CAB组在自我感知(p<0.05)、角色情感(p<0.01)和角色社交(p<0.05)三个维度评分提升显著优于安慰剂,痤疮症状维度改善接近显著性。

2. 安全性:CAB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与整体研究人群(24.6%-36.2%)一致,无严重不良事件或停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应用部位疼痛(3.3%)和瘙痒(3.3%)。皮肤安全性评分显示,CAB组治疗2周时短暂出现轻度脱屑(1.2±0.6)和瘙痒(1.1±0.4),但第8周恢复至基线水平(0.3±0.5)。值得注意的是,CAB组基线平均色素沉着评分为0.6(轻度),治疗12周后降至0.3,表明未加重色素沉着。

3. 亚组与对比:尽管未直接比较不同种族人群,CAB在西班牙裔中的疗效优于其他族群报道的局部疗法(如他扎罗汀乳膏治疗成功率为34.1%)。此外,CAB的皮损减少率(>75%)显著高于克林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复方制剂(63.6%炎症性病变减少)。

西班牙裔参与者中按访视时间划分的治疗成功率a及严重程度降低b(意向治疗人群,合并数据)

本研究证实,CAB凝胶在西班牙裔/拉丁裔痤疮患者中展现出快速、显著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治疗12周时,超过半数患者达到治疗成功,炎症和非炎症性病变减少均超过75%,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尽管存在基线色素沉着,CAB未加剧该问题,且不良事件以轻度为主,耐受性良好。这些结果支持CAB作为多民族人群痤疮治疗的优选方案,尤其适用于需兼顾疗效与皮肤安全性的临床场景。未来需延长观察期以评估长期效果,并探索其在不同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中的适用性。

原始出处:

Callender VD, Baldwin H, Gold LS, Cook-Bolden FE, Guenin E, Alexis A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xed-dose clindamycin phosphate 1.2%/adapalene 0.15%/benzoyl peroxide 3.1% gel in Hispanic participa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cne: a pooled analysis. J Dermatolog Treat. 2025 Dec;36(1):2480232. doi: 10.1080/09546634.2025.2480232. Epub 2025 Mar 23. PMID: 4012214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642, encodeId=18b822586420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718e1184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痤疮#</a> <a href='/topic/show?id=51821256594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固定剂量三联复方制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659, encryptionId=518212565946, topicName=固定剂量三联复方制剂), TopicDto(id=71184, encryptionId=5718e118414, topicName=痤疮)],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01 10:13:14 CST 2025, time=2025-04-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痤疮发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文章详细阐述痤疮发病机制,包括皮脂分泌及脂质代谢与炎症(涉及多种通路及因子)、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及微粉刺形成、痤疮丙酸杆菌与免疫炎症反应,最后提出治疗新思路及展望。

一支药膏解决8种皮肤问题!从痤疮到甲沟炎,夫西地酸的正确打开方式!

夫西地酸是窄谱抗生素,用于皮肤科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治痤疮、甲沟炎等多种病,介绍用法、禁忌及注意事项,强调其优势,也提醒合理用药防过敏。

粉刺、痤疮、痘印的5种常用药物盘点

粉刺、痤疮、痘印的5种常用药物盘点

空气污染与痤疮

文章介绍空气污染现状,包括来源、成分和我国污染情况,阐述其对痤疮发病的影响(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机制),并提出防治策略和研究展望。

J Cosmet Dermatol: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发现:痤疮、黄褐斑和玫瑰痤疮的影响因素:一项中国病例对照研究

运动是痤疮和黄褐斑的独立保护因素,呈剂量反应趋势。相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与痤疮和黄褐斑发生风险相关,玫瑰痤疮则可能与体质指数相关。

痤疮发病机理以及痤疮类护肤品研究

介绍痤疮的发病机理、症状分级,阐述祛痘护肤品类型、原料、功效,指出痤疮患者可在就医用药基础上搭配祛痘护肤品改善皮肤状态。

女性寻常性痤疮与性激素的研究

痤疮发病机制复杂,雄激素是关键因素。雄激素来源多样,经系列转化,通过雄激素受体刺激皮脂腺致痤疮。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也与痤疮相关。女性痤疮激素疗法包括抗雄激素和复方口服避孕药,但仍需开发新药物。

锌治疗痤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锌治疗痤疮的机制及研究进展,包括锌稳态、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锌可辅助治疗痤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其作用及临床应用。

皮脂腺在痤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文章介绍了痤疮发病机制与皮脂腺密切相关。阐述皮脂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皮脂腺中痤疮丙酸杆菌、葡萄球菌等微生物,雄激素、胰岛素对皮脂腺的作用,指出皮脂腺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尚待明确。

痤疮治疗的研究进展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肤损害通常好发于面颊部和额部,其次是胸背部和肩部。其常表现为粉刺,严重时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甚至留下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