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新婚小伙反复备孕失败,一查竟是身体自带“隐形开关”!

2025-01-12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26 岁小周备孕无果被诊为无精症,后发现是 21 羟化酶缺乏症(21 - OHD),由 CYP21A2 基因突变引起。介绍了 21 - OHD 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强调早期干预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小周,26岁,婚后与妻子备孕多时却一直没有好消息。今年初,抱着满心期待,他前往医院检查,却被诊断为“无精症”。这个结果让小周和家人十分震惊,甚至感到迷茫不安。在进一步求医过程中,小周来到内分泌科进行详细检查。

背后竟是因为基因突变

通过全面的检查与基因分析,医生终于揭开了小张多年健康问题的真相——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

基因检测显示,小张携带CYP21A2基因第2号内含子的I2g纯合突变。这一基因突变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使21羟化酶活性丧失,从而引发一系列激素紊乱。长期高水平的雄激素(雄烯二酮和硫酸去氢表雄酮)反馈抑制了垂体促性腺激素(LH、FSH)的分泌,造成了无精症和性腺发育异常。此外,MRI影像检查还提示双侧肾上腺增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诊断。

图片

女性多发

21-OHD 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的95%,主要是由于CYP21 的缺乏导致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或)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合成障碍而反馈性引起ACTH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肾上腺增生、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增多。

21-OHD根据临床表现和激素水平可分为经典型(失盐型和单纯男性化型)和非经典型。21-OH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但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的临床表现因CYP21基因变异导致的酶活性下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失盐型(酶活性完全缺失):

新生儿期即表现为肾上腺危象,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低血压,严重者危及生命。

2.单纯男性化型(酶活性保留1%~2%):

可合成少量醛固酮,避免新生儿肾上腺危象,但由于雄激素过高,患者可表现为性早熟,骨龄超前,成年后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

3.非经典型(酶活性保留20%~60%):

  • 男性患者:临床症状较隐匿,性功能通常不受影响,但雄激素过高可能导致不育,常因成年后不育就诊。常见原因包括睾丸肾上腺残余瘤(TARTs)和促性腺激素分泌被反馈抑制,导致睾丸功能受损及生精障碍。

  • 女性患者:青春期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如闭经、月经稀发)和不孕,较男性患者更容易被发现和确诊。

治疗

21-OHD 的治疗目标是通过补充糖皮质激素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从而减少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雄激素,恢复正常的促性腺激素分泌水平,以改善男性患者的生精功能和女性患者的排卵功能。

对于非经典型21-OHD患者,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强的松(每日 5.0~7.5 mg,分 1~2 次口服)、强的松龙(每日 3~7 mg,分 1~2 次口服)或地塞米松(每日 0.25~0.50 mg 口服)。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随时调整糖皮质激素的剂量以优化疗效并尽量减少副作用。

早期干预和长期随访是治疗的关键。通过及时补充糖皮质激素,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精功能,还能有效提高生育能力。总之,治疗应以个体化为原则,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长期随访和管理。

参考资料:

[1]Auer MK, Nordenström A, Lajic S, Reisch N.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Lancet. 2023;401(10372):227-244. doi:10.1016/S0140-6736(22)01330-7

[2] 李亚玲,袁刚,谢君辉.男性21羟化酶缺乏症一例[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08):564-56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7806, encodeId=302b224e8065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692418093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因突变#</a> <a href='/topic/show?id=3021123254d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21羟化酶缺乏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3254, encryptionId=3021123254d1, topicName=21羟化酶缺乏症), TopicDto(id=41809, encryptionId=e6924180936, topicName=基因突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an 12 22:57:54 CST 2025, time=2025-01-1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论文解读|Qingtang Lin/Leiming Wang/Ye Cheng教授团队揭示不同脑区起源的胶质瘤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

这项研究对180例成人胶质瘤患者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胶质瘤起源的不同脑区与临床和分子特征之间的关联。

睡了一觉,尿液变“酱油”!医生:这种病死亡率35%

35 岁丁先生出现酱油色尿就医,被诊断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介绍该病症状、病因、诊断及治疗,强调尿液变化是疾病信号,5 年死亡率较高。

呕吐、腹泻反复发作,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没想到……

6 个月的小睿先后出现呕吐、腹泻、血糖偏高等症状,经历治疗后症状反复且加重,经检测确诊为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LCSD),介绍了 HLCSD 的疾病成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相关情况。

影响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BRCA基因,为何男人也需要检测?

最近有一篇文献对男性BRCA基因携带者的检测和患癌风险做了报道,癌度为大家做一下解读,希望给到大家参考。

出现三种驱动基因突变的恶性肿瘤,PIK3CA、MET和KRAS都不好惹,该怎么办?

70 岁吸烟老人患同步多原发性肺癌,两个病灶基因突变不同,术后未用靶向药,恢复良好无复发,介绍了该病情况。

Nature Genetics:肥胖与致癌基因突变的复杂关联:对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新启示

本研究发现肥胖与某些癌症特定驱动基因突变有关,如肺腺癌中 KRAS 突变增加、EGFR 突变减少等,提出免疫、代谢等机制,具临床意义,也有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Cancer Discov:遗传性突变肾母细胞瘤的基因组特征和进化

研究表明,不同的基因突变会在肾脏发育的不同阶段影响肿瘤形成。一些肾癌中的常见基因突变,如WT1和TRIM28,不仅决定了肿瘤发生的可能性,还限制了潜在的肿瘤驱动突变的多样性。

如果6岁以内的孩子,长期不明原因腹泻、血便、发热、体重不增、营养不良……那么小心!他有风险患有这种罕见病

小溪患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介绍其症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此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发病早、症状重,干细胞移植结合营养支持为较好治疗手段。

庄严:基因突变特征分析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意义

本期「专家组稿」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孔大陆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他将与庄严医生在第三期内容中分享《基因突变特征分析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意义》,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反复发热为哪般?让他没想到的是,发热竟然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VEXAS综合征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中UBA1编码泛素激活酶的基因的蛋氨酸体细胞突变引起,导致催化缺陷的UBA1亚型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