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结 | 9种心房扑动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2025-04-16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本文将基于临床实践,介绍不同类型心房扑动特征及心电图表现。

心房扑动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规则的扑动波,频率在250~350次/分。心房扑动可表现为阵发性和持续性发作,部分患者房扑可与心房颤动交替出现。房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发病率约是女性的2.5倍。

折返激动是心房扑动主要的发生机制。目前临床上主要把房扑分为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和非三尖瓣峡部依赖型房扑两大类。因此,本文将基于临床实践,介绍不同类型心房扑动特征及心电图表现。

1 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

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又称为典型房扑,分为逆钟向顺钟向,临床上以前者多见。典型房扑机制为围绕三尖瓣环大折返,从心尖往心底部看,右心房的激动类似逆时针或顺时针模式。其他少见的三尖瓣峡部依赖型房扑包括低环折返(折返环围绕下腔静脉,可顺钟向也可逆钟向)及“8”字折返房扑(折返环包括围绕下腔静脉及三尖瓣环)。

逆钟向折返

逆钟向房扑是最常见的三尖瓣峡部依赖的房扑,右心房激动为游离壁从上往下,通过三尖瓣峡部后,间隔从下往上激动,左心房为被动激动。

心电图表现:较为典型,表现为下壁导联为负向锯齿波,V1导联为正向波。

image.png

图1 逆钟向典型房扑

顺钟向折返

顺钟向房扑的右心房激动模式与前者相反,右心房激动为间隔从上往下,通过三尖瓣峡部后,游离壁从下往上激动,左心房也为被动激动。

心电图表现:下壁导联为宽的正向波,V1导联多为负的双峰波。

低位环形折返

低位环形折返是一种围绕下腔静脉折返的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常与典型逆钟向折返或顺钟向折返型房扑同时存在,跨界嵴传导。低位环形折返可围绕下腔静脉呈逆钟向或顺钟向折返。

心电图表现:与逆钟向或顺钟向折返型房扑类似。

image.png

图2 低位环形折返房扑

心电图类似逆钟向典型房扑心电图,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围绕下腔静脉低位折返房扑。

双环折返

双环折返房扑是指存在两个不同的折返环,两个环路之间有着共同的传导通路。一些病例呈“8”字样激动,也称为“8”字折返。三尖瓣峡部依赖型房扑,折返环可同时存在于下腔静脉及三尖瓣环,三尖瓣峡部作为共同通路及关键部位。

心电图表现:与逆钟向或顺钟向折返型房扑类似。

image.png

图3 围绕下腔静脉及三尖瓣环双环折返房扑

下壁导联房扑波负向,但V1导联呈负向,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围绕下腔静脉及三尖瓣环双环折返房扑。

2 非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

非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可分为右房非三尖瓣峡部依赖型房扑左房房扑,其共同的电生理基质在于:各种病因在心房内造成瘢痕,在瘢痕内部、瘢痕之间,或瘢痕和邻近解剖屏障间有存活的心肌构成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电传导通道,激动波必须通过这些具有缓慢传导特征的电传导通道才能维持折返环的运行。

任何疾病或病理过程如风湿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后遗症等,只要在心房内形成足够的瘢痕都可能构成房扑的基础,但临床上最常见还是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术后出现的医源性房扑。

非三尖瓣依赖的房扑体表心电图变异度很大,不同部位的折返环产生的心电图形态可以有很大的重叠。而且在有外科手术史、导管消融史或心房明显病变的背景下,体表心电图对预测房扑折返环的准确性亦受到很大影响。

右房非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

  • 高位环形折返

是一种局限在右心房上部的大折返房速。可以呈逆钟向运行,即在界嵴前方从上向下传导;也可以顺钟向运行,在界嵴前方从下向上传导。其中心障碍物是界嵴中上段形成的功能性传导阻滞和上腔静脉形成的固定传导屏障,折返环上部环绕上腔激动,下部转折处通过界嵴中下段的传导缝隙。

  • 右房侧壁切口相关性折返

右心房侧壁的切口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手术及各种瓣膜手术。在侧壁切口瘢痕两端和上、下腔静脉间不连续是形成围绕切口折返的条件。

图片image.png

图4 围绕右房侧壁切口及三尖瓣峡部折返。

患者,女,35岁,既往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围绕右房侧壁切口及三尖瓣环双环折返房扑。

左房相关性心房扑动

  • 环二尖瓣环折返心房扑动

二尖瓣环折返房扑是顺钟向或者逆钟向围绕二尖瓣环折返。体表心电图V1和V2导联为正向。根据左房激动顺序的不同,下壁导联的房扑波的极性也不同,下壁导联可为低振幅的正向或负向。图片

image.png

图5 围绕二尖瓣环折返心房扑动

患者,男,68岁,既往曾行房颤消融术,术后半年出现心房扑动,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围绕二尖瓣环折返房扑。

  • 围绕肺静脉折返心房扑动

肺静脉房扑为环绕一个或多个肺静脉的单波或双波折返。肺静脉之间的心房组织和左房消融术后传导缝隙是致心律失常基质。其心电图表现呈现多种多样。

  • 其他左房相关性心房扑动

一部分病例围绕左心房后壁、顶壁及心房前壁的瘢痕折返,常常与外科创伤、消融术后损伤或原发性心房肌纤维化有关。其心电图表现也多种多样。

总结

心房扑动主要发生机制为折返,临床主要分为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和非三尖瓣峡部依赖型房扑两大类,三尖瓣峡部依赖型房扑心电图较为典型,而非三尖瓣依赖的房扑体表心电图变异度较大,不同部位的折返环产生的心电图形态可以有较大的重叠。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640, encodeId=0a5422606409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e21512054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电图#</a> <a href='/topic/show?id=848f510233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房扑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023, encryptionId=848f510233d, topicName=心房扑动), TopicDto(id=51205, encryptionId=7e215120544, topicName=心电图)],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00:21:40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基于心电图的机器学习对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风险分层

经外部验证的专门通过分析12导联心电图的特征的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风险进行分层方面优于HEART评分。

轻微心电图异常需要警惕吗?JAMA子刊370万人研究带来启示

对近370万人的数据分析表明,心电图结果异常与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轻微异常结果项目数量较多也与后续出现严重异常结果相关。

都是窄QRS波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如何判断?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常见快速性心律失常,分广义和狭义。介绍其各类型定义、心电图表现,包括窦性、房性等,强调结合心电图和病史综合判断。

【干货】从心脏传导系统,理解正常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心电图(ECG)是临床上常用的筛查工具。为了充分理解ECG并解释其结果,需要了解心脏的正常传导系统及正常ECG表现。

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负荷心电图,诊断CCS推荐做哪种?最新指南推荐!

介绍慢性冠脉综合征常见的 5 种类型,包括稳定心绞痛等症状患者,推荐静息心电图等检查,强调验前概率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可规划诊疗路径。

Eur Heart J:基于心电图的深度学习预测儿童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率

这个初步经过验证的模型有望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CHD患者进行低成本的风险分层,这可能会为成像/干预的时机提供信息,并促进改善获得护理的机会。

体检遇到这种心电图,你会怎么办?

患者男性,48岁。发现高血压3年,糖尿病1年。

NPJ Digit Med:基于心电图的机器学习算法的开发和验证,用于人群层面的心血管诊断

本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心电图预测模型,能有效识别和预测多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为提升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模式简介及起搏心电图识别

心脏起搏器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肌治疗心动过缓等,分单腔、双腔、三腔。介绍各类型起搏器工作原理、适用病症及心电图特点,强调依病情选类型及识别心电图的重要性。

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房室传导阻滞症状因心动过缓及房室运动不同步引发,依阻滞严重程度分三度。心电图可诊断,一度 PR 间期延长;二度分 Ⅰ、Ⅱ 型,各有特征;三度为完全阻滞。有症状者主要靠起搏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