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治疗(24年心衰指南)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有独特诊断标准,治疗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不同,以利尿剂和 SGLT2 抑制剂为主,需重视合并症管理、生活方式干预,综合管理、多学科协作是关键。
心血管时间 - 诊断标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 2025-04-29
JAMA·眼科学丨注意!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儿童近视的潜在视网膜损伤风险
JAMA Ophthalmology 研究显示,对 5 - 16 岁近视儿童采用 RLRL 治疗至少 1 年,与黄斑中央凹周围视锥细胞密度下降、视网膜异常风险增加相关,提示需进一步评估其长期安全性。
儿科学界 - 视网膜,重复低强度红光 - 2025-04-29
靶向缺氧诱导因子治疗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介绍其分子结构、功能、缺氧调节机制,以及激动剂和抑制剂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挑战,指出未来需探索更优用药策略。
小药说药 - 缺氧诱导因子,疾病治疗 - 2025-04-29
日间手术麻醉和围手术期管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日间手术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我国日间手术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有差距,面临手术等级占比不足、制度不健全、医保支持弱、信息系统待完善等挑战,需多方努力推动其规范化发展。
古麻今醉网 - 日间手术,麻醉管理 - 2025-04-29
抗生素治疗无效!50倍飙升的炎症指标暗藏什么危机?
24 岁男性,有冰毒吸食和慢性乙肝病史,因反复发热伴乏力入院。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多种疾病,经多种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强调对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等患者应警惕该病,早期使用抗生素可降低脑梗死风险。
感染前沿 - 脑出血,感染性心内膜炎 - 2025-04-29
专家论坛|张太平:胰腺癌临床前肿瘤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进展
本文阐述了用于胰腺癌临床前肿瘤研究的各类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展,分析并探讨了人源性组织异种移植、条件重编程、患者来源的类器官等模型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和优缺点。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胰腺癌,肿瘤模型 - 2025-04-29
大咖谈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诊疗
一旦诊断,应根据分级立即决定是否停用ICIs治疗并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处理,必要时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iCombo - 心脏毒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2025-04-29
BMC Med.:生命早期经历、遗传与生活方式如何共同影响 2 型糖尿病发病?
本研究观察到无论后天的遗传风险和生活方式如何,早期生活中累积的风险因素均与成年后T2D患病风险的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这些结果强调了早期生活中有效干预策略对于全生命周期预防T2D的重要性。
MedSci原创 - 2型糖尿病,遗传风险,健康生活方式,早期累积风险因素 - 2025-04-29
WHO 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和使用监测系统 (GLASS) 报告 - 2022
本GLASS报告描述了2022年60个国家在GLASS-AMU监测和抗生素使用方面的全球进展。本报告补充了GLASS仪表盘上2016-2022年GLASS-AMU数据。
WHO官网 - 耐药性 - 2025-04-29
Heart:步行速度与心律失常事件的关联
自我报告的平均步行速度和快步行速度以及以中等和快步行速度行走的时间与心律失常风险降低相关,部分是通过代谢和炎症途径所介导。
MedSci原创 - 心律失常,步行速度 - 2025-04-29
糖尿病遗传「重女轻男」?北大研究发现:妈妈有糖尿病,孩子患病风险高 2.55 倍!
该研究对中国北方家庭展开了深入探索,试图揭开父母糖尿病遗传给后代的神秘面纱。
MedSci原创 - 糖尿病,遗传 - 2025-04-29
30 岁后男人精力暴跌?这个 “激素开关” 掌控你 80% 的健康,90% 的人都忽视了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睾酮从胎儿期到老年期对男性健康的多维影响。
MedSci原创 - 睾酮,男性健康 - 2025-04-29
打一针管3个流行季?保护效力约63%!《柳叶刀》子刊:新型疫苗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老年人威胁大,RSVPreF3 OA 疫苗获 FDA 批准。AReSVi-006 研究显示,单剂疫苗在三个流行季累积保护效力 62.9% ,加强接种方案效力与单剂相当,且安全性良好。
医学新视点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PreF3 OA - 2025-04-29
老年心脏手术不开胸?机器人微创二尖瓣修复术带来新希望!梅奥诊所权威研究揭秘
梅奥诊所研究表明,机器人二尖瓣修复术用于老年患者,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势,能降低痛苦成本,部分患者适用,有望成老年心脏治疗优选方案。
我爱瓣膜 - 机器人手术,二尖瓣修复 - 2025-04-29
睡眠“偷走”血糖稳定?JAMA子刊:睡不够+入睡晚,血糖波动飙升;比熬夜更伤的是入睡不规律!
研究利用广州营养与健康研究数据,分析 46 - 83 岁参与者睡眠时长、入睡时间轨迹与血糖波动关系,发现睡眠不足、入睡晚或二者兼具均与更高血糖变异性相关,规律作息对血糖控制有益。
MedSci原创 - 血糖波动,睡眠时长 - 2025-04-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