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缺氧诱导因子治疗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介绍其分子结构、功能、缺氧调节机制,以及激动剂和抑制剂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挑战,指出未来需探索更优用药策略。
小药说药 - 缺氧诱导因子,疾病治疗 - 2025-04-29
从急诊麻醉的黄金三分钟原则看麻醉这门艺术
现代麻醉医学聚焦短时间内安全消除意识。本文从静脉、吸入、脊髓麻醉起效机制,药物代谢、给药路径、个体差异等时间控制维度,及急诊、门诊、ICU 实践,展现其时空精准把控的艺术与意义。
麻醉MedicalGroup - 麻醉医学,时间控制 - 2025-04-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姜洪源教授《Biomaterials》:细胞核作为独立的力学感受器可以感知空间约束并触发细胞的铺展和迁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姜洪源团队发现,空间限制使软粘性基质上静止圆形细胞铺展迁移,呈现刚性基质细胞表型。揭示细胞核感知拥挤,通过激活 YAP 调控 “从内到外” 的生物力学机制,为癌症治疗等提供新视角。
BioMed科技 - 细胞迁移,空间限制 - 2025-04-29
J Ethnopharmacol:连花清咳通过调节Sp1/SIRT1/HIF-1α途径减轻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小鼠细胞衰老
本研究阐明连花清咳(LHQK)对COPD的作用机制,重点是其抗衰老特性。
MedSci原创 -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细胞衰老;慢性阻塞性肺病,连花清咳 - 2025-04-29
Nature Medicine:快速分子分型平台可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提供术中分子诊断信息
CNS 肿瘤分子诊断有挑战,德国团队开发 Rapid-CNS2 平台及 MNP-Flex 分类器,可快速分子分型,多中心验证准确率高,有望推动精准个性化治疗。
儿童肿瘤前沿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Rapid-CNS² - 2025-04-29
在1215例多发性骨髓瘤中探索18个月内早期进展的发生率、预后意义及影响因素
学者开展汇总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基于诊断时参数的风险模型,预测新诊断适合移植和不适合移植患者的ER18。此外还评估了一线治疗反应对ER18风险的影响。
聊聊血液 - 多发性骨髓瘤,ER18 - 2025-04-29
安刚/初雅婧/郝牧等证实MGUS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特殊的转录组特征和克隆选择模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研究发现,部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呈 MGUS 样惰性病程。研究从多层面揭示其机制,构建基因集预测预后,为 MM 个体化治疗提供新视角。
聊聊血液 - 多发性骨髓瘤,MGUS - 2025-04-29
改写晚期肾癌治疗格局:阿昔替尼一线靶免联合治疗适应症正式获批,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长期以来,晚期肾癌以靶向治疗等系统性药物治疗为主,但相较于低危患者,中、高危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抗血管靶向治疗的效果有限,尤其是高危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仅有5.4个月,对新型治疗方案的需求更为迫切。
网络 - 2025-04-29
Nat Nanotechnol:武汉大学张先正团队利用口服基因编辑纳米颗粒实现结直肠癌的化学免疫治疗!
该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TRAP1)基因的破坏导致肿瘤细胞中亲环素D的移位,该基因编码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伴侣蛋白。
iNature - 结直肠癌,化学免疫治疗 - 2025-04-29
AD疫苗: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新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AD)危害大,现有治疗多为对症且效果欠佳。疫苗作为主动免疫疗法有望改变现状,文中阐述 AD 发病机制、疫苗原理、开发现状、挑战及未来方向,展望其前景。
小药说药 - 阿尔茨海默病,AD疫苗 - 2025-04-28
单抗药物命名揭秘:「珠」「昔」「利」「妥」,藏在单抗名字里的密码
单克隆抗体药物命名遵循国际规则,由前缀、作用目标亚词干、来源亚词干及词尾构成,后有规则更新,其名字蕴含功能与出身信息,展现研发技术发展。
MedSci原创 - 单克隆抗体药物,命名规则 - 2025-04-28
杨浩/杨璐/王威亚/刘珊团队ACS Nano:化学亲和法捕获血浆细胞外囊泡实现前列腺癌蛋白标志物的深度鉴定与验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团队针对血浆 EV 分离难题,构建 TiO₂亲和捕获结合非依赖型质谱的分析体系,发现前列腺癌 EV 蛋白标志物 GDF15,经多队列验证,可辅助无创精准诊断,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
BioMed科技 - 前列腺癌,血浆细胞外囊泡 - 2025-04-2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