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艺】 加速康复外科背景下通过营养评估和身体成分分析预测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
意大利研究纳入 542 例胃肠道大型肿瘤手术患者,发现术前营养不良及术后第一天相位角下降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营养评估和身体成分分析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
古麻今醉网 - 营养不良,腹部肿瘤手术 - 2025-04-27
Eur Urol Open Sci: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抗凝药物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与未接受AA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RNU的患者术前使用AA治疗,其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
MedSci原创 - 抗凝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 2025-04-27
前瞻性队列研究:血浆/胸腔积液KRAS ctDNA检测可预测胰腺癌的转移风险和生存结局
本前瞻性队列研究对 785 名局部 PDAC 患者检测血浆和 / 或腹腔积液 mKRAS ctDNA,发现阳性者转移风险高、预后差,检测有助预后判断、影响治疗决策,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苏州绘真医学 - 胰腺导管腺癌,循环肿瘤DNA - 2025-04-27
前瞻布局泌尿系统肿瘤精准诊断市场,远大医药全国唯一双机制尿路上皮癌早检产品首张处方落地
这标志着我国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甲基化+基因突变双机制的尿路上皮癌早检产品正式进入临床应用,为我国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无创肿瘤诊断服务。
网络 - 2025-04-27
最新权威研究:CT扫描或与5%新发癌症相关,儿童、青少年风险更高
研究表明美国 CT 检查或致大量辐射诱发癌症,不同人群、部位风险有别,需合理使用并采取应对策略。
MedSci原创 - CT 扫描,癌症风险 - 2025-04-27
Molecular Psychiatry: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在主要精神、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驱动作用及潜在新药靶点
研究鉴定出29种免疫生物标志物与7种神经精神疾病存在潜在因果关系,其中20种具有治疗潜力,包括ACE、AGER和CD40等已有药物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靶点。
MedSci原创 - 药物靶点,神经精神疾病,孟德尔随机化,免疫生物标志物 - 2025-04-27
反复发热、气喘,竟查出“隐藏了几十年的病”!医生:从小就埋下了祸根!
37 岁李女士反复不适,经检查确诊肝豆状核变性,介绍该病由 ATP7B 基因突变致铜代谢障碍,阐述其临床表现、诊断流程及治疗原则。
MedSci原创 - 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 - 2025-04-27
自组装纳米药物实现放疗三重增敏,开启癌症治疗新篇章!
放疗面临副作用大及抵抗等瓶颈,上海交大等团队利用自组装纳米药物优势提出 AID 纳米药物,通过三重增敏机制增强放疗效果,具临床转化潜力。
BioMed科技 - 放疗,自组装纳米药物 - 2025-04-27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喜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晖STTT:生活中的抗癌秘籍,天然成分的力量!
癌症已成全球公卫难题,自然化合物具多靶点等优势用于化学预防。文章阐述其机制、新型策略等,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癌症防治提供思路。
BioMed科技 - 癌症化学预防,自然化合物 - 2025-04-27
Cancer Res:中山大学康铁邦等研究提出对抗EGFR突变癌症的有前途的策略
研究报道了EGFR的顺式mTORC1激活功能,该功能与其激酶活性无关。
iNature - EGFR突变,mTORC1 - 2025-04-27
【综述】|NRP-1靶向分子探针助力乳腺癌诊断的最新进展及展望
本文对NRP-1靶向分子探针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比较,并阐述各类探针在乳腺癌诊疗领域的适用范围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乳腺癌靶向分子探针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癌症杂志 - 乳腺癌,神经毡蛋白-1 - 2025-04-27
临床决策:拦下一个肺手术,结果主管医生非但不生气,还表扬了我!
75 岁男性肺癌患者,曾有肺腺癌、直肠癌手术史,当地拟行右肺中叶手术。作者建议先穿刺明确病理,后多学科讨论。穿刺确诊后,根据病情提出综合治疗方案,体现肺癌治疗需权衡多种因素 。
叶建明说结节 - 肺癌,综合治疗 - 2025-04-27
【专家述评】|2024年改变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进展
本文对上述2024年晚期乳腺癌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数据,总结了晚期乳腺癌患者管理和治疗决策的临床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中国癌症杂志 - 晚期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 2025-04-27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王佳谊等发现线粒体CCN1通过脂肪酸β-氧化驱动铁死亡
该研究发现CCN1是一种可诱导的线粒体蛋白,它能增强FAO依赖性铁死亡,这为基于铁死亡的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iNature - 铁死亡,CCN1 - 2025-04-27
9-10 岁孩子认知差,可能和出生孕周有关!这类早产儿尤其要警惕
中度早产(32-33周)与儿童期特定认知损伤独立相关,损伤程度相当于遗传风险的近3倍,且不受SES或产前并发症影响。
MedSci原创 - 认知,32 周前早产 - 2025-04-2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