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2025 波兰胃肠病学临床实践指南:胃肠疾病的临床营养

2025-02-28 Pol Arch Intern Med 发表于上海

本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各种胃肠疾病中营养不良的诊断与管理方面全面且最新的数据,这些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胰腺炎以及肝脏疾病等,同时也旨在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护理状况。

中文标题:

2025 波兰胃肠病学临床实践指南:胃肠疾病的临床营养

英文标题:

Clinical nutri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an up-to-dat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2-28

简要介绍:

本文呈现了由波兰胃肠病学会临床营养与代谢分会制定的关于胃肠疾病临床营养的最新推荐意见。其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各种胃肠疾病中营养不良的诊断与管理方面全面且最新的数据,这些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胰腺炎以及肝脏疾病等,同时也旨在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护理状况。这些推荐意见的主要目标是为胃肠病学领域的临床营养提供切实可行、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导。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对近期的国际指南进行了回顾、总结和整合,并在适当之处补充了最新的可用证据。该领域的专家遵循结构化的共识决策流程,最终形成了 67 条反映当前最佳实践的关键声明。本文档就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给出了详细的推荐意见,特别关注了用于肠内喂养的内镜通路。它还概述了针对特定胃肠疾病的热量需求和营养策略的实用原则。这些推荐意见是在胃肠病学和临床营养领域的顶尖专家的参与下精心制定的,确保了对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而言既具有科学严谨性又具备实际适用性。以下推荐意见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尤为相关,在此特别强调:

声明 16:我们建议在手术后 3 至 4 小时内,通过已建立的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开始营养供给;在手术后 24 小时内,通过直接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开始营养供给。

声明 38:对于溃疡性结肠炎重度发作的患者,若其胃肠道功能正常,我们建议将肠内营养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当此类患者无法通过胃肠道途径有效进食时,我们推荐采用肠外营养。

声明 39:对于患有克罗恩病且有手术指征的营养不良患者,若可能的话,我们建议将手术推迟 7 至 14 天或更长时间,直至营养状况改善。手术的最佳时机应基于持续代谢准备的益处以及因临床症状加重或缓解而产生的手术紧迫性来确定。

声明 41:对于预计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在其症状缓解后,无论脂肪酶活性如何,我们都推荐尽早开始经口进食营养。

声明 42:我们推荐对所有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具有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因素的个体,从住院开始就实施肠内营养;对于所有经口进食营养无法满足 60% 蛋白质 - 热量需求的患者,应在入院 72 小时内实施肠内营养。

声明 53:对于肝硬化患者,考虑到代谢限制因素,我们推荐营养不良患者每日总能量摄入量为 30 至 35 千卡 / 千克 / 天,同时蛋白质供给量为 1.5 克 / 千克 / 天;其他患者的蛋白质供给量为 1.2 克 / 千克 / 天。

声明 54:我们建议在食管 /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作后的 48 至 72 小时内暂停肠内喂养(直至出血得到控制),因为肠内喂养会使内镜干预操作更加困难,增加内脏血流量,并可能加重静脉曲张出血。

相关资料下载:
2025 波兰胃肠病学临床实践指南:胃肠疾病的临床营养.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JGH: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外科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的疗效对比

胃瘫一般指胃排空障碍。 胃排空障碍俗称胃瘫,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排空延迟,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几率很小。

JGH:在接受非肠道选择性生物疗法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COVID-19感染的发生率较低

新冠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Nat Med:MLCK1——预防胃肠疾病的新策略

研究发现通过特异性针对MLCK1的维持和恢复肠上皮屏障功能的小分子Divertin,或许可以预防和治疗胃肠疾病。这项研究是由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Jerrold R. Turner教授研究组和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何伟奇教授研究组共同合作完成。

J Rheumatol:使用COMPASS-31问卷评估系统性硬化症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在SSc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很常见。其中有更严重胃肠疾病的患者在自主神经系统的很多方面有更多的功能障碍症状。

长期腹泻 胃肠疾病还是另有“凶手”?

患者,女,50岁。患者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天2~3次逐渐增加到7~8次。多次查大便常规及培养均未见异常,腹部B超、CT、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化验肝肾功能也正常,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曾给予诺氟沙星、小檗碱(黄连素)、镇静药等多种药物治疗,均未见明显效果而入院。那么,该患者到底是何疾病?患者,女性,50岁,因腹泻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2021 CAG临床实践指南:炎症性肠病患者免疫接种—第1部分:活疫苗

加拿大胃肠病学协会(CAG,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 2021-02-19

2021 CAG临床实践指南:炎症性肠病患者免疫接种—第2部分:灭活疫苗

加拿大胃肠病学协会(CAG,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 2021-08-01

2021 ACG临床指南: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管理

美国胃肠病学院(ACG,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 2021-11-22

2021 工作组建议:女性慢性炎症性肠病(慢性IBD)患者妊娠期间护理

国外消化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