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2024-12-15 Journal of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 发表于上海
肝肾型酪氨酸血症(HT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酪氨酸降解障碍性疾病,会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失调,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
德语国家共识小组建议:1型酪氨酸血症患者的诊断、治疗、管理和监测
Diagnosis, treatment,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patients with tyrosinaemia type 1: Consensus group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German-speaking countries
2024-12-15
肝肾型酪氨酸血症(HT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酪氨酸降解障碍性疾病,会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失调,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尼替西农(NTBC)的使用彻底改变了该疾病的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尼替西农必须与低蛋白饮食相结合使用。虽然尼替西农能够调节肝肾型酪氨酸血症患者的疾病进程,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明确的问题。例如,最佳用药剂量、每日用药次数、尼替西农浓度的治疗范围、蛋白质限制模式以及生物标志物等都尚未得到很好的界定。肝细胞癌(HCC)和神经认知缺陷是该疾病的长期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针对肝肾型酪氨酸血症患者的管理制定临床指南。鉴于已有治疗手段,开展随机临床试验存在一定难度。
我们在一个由来自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简称 DACH)的 10 名儿科医生、1 名成人肝病专家、1 名遗传学家、2 名营养师、2 名具备肝肾型酪氨酸血症诊疗经验的新生儿筛查专家、1 名心理学家以及 2 名患者群体代表组成的共识小组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所提出的建议是基于科学文献以及专家意见,同时也考虑到了近期新生儿筛查方面的经验。小组达成了强烈共识,即利用琥珀酰丙酮(SA)进行新生儿筛查并尽早开展治疗对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必不可少的。尼替西农的剂量应在不失去代谢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同时还需配合低蛋白饮食,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可采用无需计算蛋白质摄入量的简化饮食方案。建议为患者提供专门的疾病教育以及心理社会支持。明确了肝移植的适应证。监测内容应包括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干)血中琥珀酰丙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尼替西农的水平。
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