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2022
2021年起,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周晓农研究员、郭晓奎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使用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 GO
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2022
2025-02-03
2021年起,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周晓农研究员、郭晓奎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使用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 GOHI)这一工具对全球全健康发展绩效开展分析评价。基于GOHI报告撰写的英文专著《Global One Health Index Report 2022》(《全球全健康指数报告2022》),日前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社 Springer(施普林格)正式出版发行
全球全健康指数框架
根据全健康各重要要素研究设计细胞式评价框架(图3),该框架由外部动因指数(External Drivers Index, EDI)、内禀动因指数(Intrinsic Drivers Index, IDI)和核心动因指数(Core Drivers Index, CDI)组成。EDI用于评价维持全健康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外部条件,包括地球系统、经济系统、制度系统、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IDI用于评价全健康实践在人类、动物和环境三个界面中的优劣。CDI旨在评价每个国家/地区在解决全健康核心科学问题上的能力,包括人兽共患病、粮食安全、抗菌药物耐药、气候变化和全健康治理。
图3. 基于全健康要素的GOHI细胞式评价框架图
全球全健康指数指标体系
GOHI指标根据相关性、权威来源、可获取性、完整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国家级数据等准则选取。基于全健康要素的细胞式框架,研究对来自联合国多个机构的专家进行了四轮专家咨询和多次关键信息访谈,最终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GOHI指标体系(图4)。
图4. GOHI指标体系层级结构图
全球全健康指数主要结果
1.全球各国全健康绩效水平分析:根据GOHI评价体系计算出全球各国GOHI分值,基于该分值对全球全健康绩效进行分析,并用不同颜色绘制分值区间地图。发现欧美国家全健康绩效水平较高,而位于沙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全健康绩效水平相对较低(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