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刘正教授解读粪便DNA检测:从粪便读出健康密码

2025-04-01 医悦汇 医悦汇

本文刘正教授介绍粪便 DNA 检测,其通过分析粪便 DNA 评估健康,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肠道菌群分析等。文中还阐述该检测现状、粪便外观健康提示及居家采样方法,助于健康管理。

编者按: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非侵入性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粪便DNA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评估手段,通过分析粪便中的DNA信息,能够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刘正教授将详细介绍粪便DNA检测的作用、现状以及居家采样方法,帮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这一技术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01 粪便DNA检测的原理与作用

粪便DNA检测是指通过分析大便中的DNA来评估人的健康状况。人体的粪便中不仅含有食物残渣和肠道细菌,还含有从肠道脱落的人体细胞及其DNA。通过检测这些DNA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可以发现疾病的线索。例如,某些基因突变或甲基化改变可能提示结直肠癌的存在或癌前病变。与传统肠镜的检查不同,粪便DNA检测只需要采集大便样本,属于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粪便的信息拿到实验室分析癌症的蛛丝马迹”,从中提前发现健康隐患。

02 粪便DNA检测的主要用途

粪便DNA检测目前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通过筛查粪便中的这些基因标志物,能够在患者还没有明显症状时发现早期肠道肿瘤或癌前病变。这种方法已经被证明对检测肠道肿瘤有较高敏感性,在早期发现大肠癌方面意义重大,因此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广。除了分析癌症的信息,通过对粪便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可以了解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多样性。检测结果能够告诉我们肠道有哪些细菌,菌群是否失衡,帮助调理肠道健康。

一些研究还将菌群失调与肥胖、糖尿病、抑郁等健康问题联系起来,所以了解自己的“肠道指纹”有助于整体健康管理。最近还有研究针对新生儿粪便筛查遗传代谢疾病,或通过分析粪便DNA判断是否存在某些先天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基因突变。不过这方面目前主要还在研究探索阶段,临床上更常用血液或唾液进行遗传病检测。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不排除通过粪便DNA来做更广泛的基因检测,如评估遗传性肠癌综合征风险等,为精准医疗提供信息支持。

目前科学家们还在探索,粪便DNA检测用于检测肠道病原体的基因,例如通过粪便PCR找出幽门螺杆菌、轮状病毒等感染。这有助于诊断感染性疾病和肠道菌群紊乱,但严格说这类属于病原检测范畴,也是粪便基因分析的应用方向。

03 粪便DNA检测的现状

在美国,首个多靶点粪便DNA检测试剂于2014年通过了FDA批准,成为结直肠癌筛查的新选择。美国癌症筛查指南将其列为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非侵入性筛查手段之一,医保也已覆盖合格人群每3年一次的检测。在欧洲等地区,粪便DNA筛查也受到关注,许多国家在研究将其纳入常规体检项目,用于提高肠癌筛查的参与率。

在我国,粪便DNA检测也开始起步。目前这一技术在国内逐渐推广,部分医院和体检中心推出了相关检测服务。一些城市的癌症筛查项目也开始考虑将粪便DNA检测纳入其中,以提高居民筛查的便利性和依从性。在技术发展方面,粪便DNA检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也在不断提升。最新一代的检测不仅同时寻找多种癌症相关的DNA标志物,还结合检测隐血(粪便中的微量血液),大大提高了对肠道病变的检出率。未来甚至出现了“智能检测马桶”的概念,研发内置传感器的马桶,可以自动检测分析粪便和尿液的成分,将数据上传云端由AI解读,从而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虽然目前这些智能设备尚未普及,但它预示着粪便检测技术可能走向更日常化、无感化的方向。

04 粪便外观的健康提示

重要的是,我们的粪便外观还蕴含着健康信息。通过看颜色、看形状、闻气味,有时就能初步判断消化系统的状态。医学上有一套著名的布里斯托粪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将大便形态分为1到7型,以客观描述从便秘到腹泻的程度。一般来说,第1型和第2型属于便秘,大便又硬又干;第3型和第4型被认为是健康理想的大便;而第5至第7型则逐渐趋向腹泻。除了形状,粪便的异常颜色和怪异气味也可能提示身体的异常。下面我们整理了粪便在颜色、形态、气味方面常见的几种表现及其可能的健康意义,了解粪便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自己及时察觉身体健康状态。如长期出现异常颜色或形态、气味,并伴随腹痛、不适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原因。

粪便颜色与健康意义:

颜色

可能提示的健康状况

棕褐色(正常)

正常粪便颜色,由胆汁色素所致。

红色

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肠息肉出血)或吃了带红色素的食物(如火龙果)。鲜红色血液通常提示结直肠出血,应引起重视。

黑色(柏油样)

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或者可能是服用了铁剂、铋剂或某些药物所导致的黑便。

灰白色/陶土色

胆汁缺乏,可能是胆道阻塞或严重肝胆疾病引起,导致粪便失去正常的褐色。

绿色

食物通过肠道过快(胆汁来不及完全分解)或摄入大量绿叶蔬菜、绿色色素食物所致。某些感染性腹泻也可引起绿色便。

黄色偏油腻

脂肪吸收不良,见于胰腺功能不全、乳糜泻等,未消化的脂肪使大便呈现油亮的黄色,称为脂肪泻。

粪便形态(硬度和形状)与健康意义:

形态类型

(Bristol分类)

可能提示的状况

1型:分块硬球状(如羊粪)

严重便秘

2型:香肠状但表面凹凸

便秘

3型:香肠状但表面有裂痕

正常范围,较为理想

4型:香肠或蛇形,表面光滑柔软

正常,最理想的便便形态

5型:松软成块,边缘清晰

稍显松散,可能纤维摄入不足,趋向轻度腹泻

6型:糊状,边缘模糊

腹泻,可能有肠道炎症

7型:水样,几乎无固体成形

严重腹泻,常见于急性感染

粪便气味与健康意义:

气味特征

可能的原因或健康提示

一般臭味

(正常)

正常粪便气味,由肠道细菌分解食物产生吲哚、硫化物等所致。不会特别刺鼻。

恶臭如臭鸡蛋

蛋白质食物摄入过多,含硫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气体增多。例如大量吃肉、蛋后排便臭气更重。

酸臭味

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消化不良,食物在肠道异常发酵所致。如乳糖不耐受会引起酸腐味的大便。

极度恶臭刺鼻

可能存在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肠炎、胰腺功能不全,甚至结直肠癌等。疾病导致食物分解异常,产生大量恶臭物质。

带血腥味或腐臭

提示肠道出血或严重感染。例如果胶样腥臭味的大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则可有明显血腥臭。

04 居家如何采集粪便DNA样本?

粪便DNA检测通常可以在家自己采集样本,然后邮寄到实验室分析。正确的取样方法非常重要,以下是一般的居家取样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取样工具: 通常检测机构会提供专用采样盒,其中包含一次性手套、收集容器或垫纸、取样棒或试管等。使用前先阅读说明书,并在马桶上铺好附带的采便纸或放置收集容器,防止粪便掉入马桶水中冲散。

2. 采集粪便样本: 戴上手套,排便在准备好的容器/纸上。避免尿液等杂质混入。用取样工具(如小勺子、刮勺或带盖试管中的取样棒)从不同位置取豌豆至拇指大小的粪便样本放入采样试管或容器中。【注意:如果检测要求收集整份粪便,则直接将排出的粪便全部装入提供的容器并盖紧。】

3. 保存和密封: 将样本容器封盖拧紧,确保不泄漏。多数采样管内含有保存液,可保护DNA不被快速分解。将容器放入随盒附带的密封袋中封好。如果不能立刻寄出,按说明将样本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短暂保存,避免高温暴露。

4. 填写信息并寄送: 按要求在容器标签上写明姓名、日期等信息,填写好随附的申请表或检测登记表。将密封袋装入邮寄包装盒内。通过快递将样本寄送到实验室(通常检测机构会预付快递费或指定快递)。最好选择尽快寄出,在采样后24-48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以确保DNA质量。

5. 注意事项: 取样前后要洗手消毒。采样过程中避免样本受到厕所水、尿液或其他物质污染,否则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女性月经期应避开取粪便样本,以防经血混入。严格按照说明操作,使用配套的保存液,不自行更换容器。寄送时确保包装牢固防漏,以保障运输途中不污染其它邮件。

按照以上步骤采集粪便DNA样本,大家都能在家中安全地完成,无需去医院蹲厕所“留便”。这种居家取样的便利性,正是粪便DNA检测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通过简单的取样,我们就有机会获取重要的健康信息,实现对自身健康更主动的管理。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709, encodeId=93ff2258e095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f2750321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期刊论坛#</a>感谢老师分享的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0321, encryptionId=8f275032126, topicName=期刊论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b4406448235, createdName=刘桂林, createdTime=Tue Apr 01 21:21:54 CST 2025, time=2025-04-01, status=1, ipAttribution=辽宁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575, encodeId=763822585e59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ebc81e348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肠道菌群#</a> <a href='/topic/show?id=2cd31130909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粪便DNA检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3090, encryptionId=2cd31130909b, topicName=粪便DNA检测), TopicDto(id=81734, encryptionId=6ebc81e3482, topicName=肠道菌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31 20:40:42 CST 2025, time=2025-03-3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5-04-01 刘桂林 来自辽宁省

    #期刊论坛#感谢老师分享的内容,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709, encodeId=93ff2258e095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f2750321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期刊论坛#</a>感谢老师分享的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0321, encryptionId=8f275032126, topicName=期刊论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b4406448235, createdName=刘桂林, createdTime=Tue Apr 01 21:21:54 CST 2025, time=2025-04-01, status=1, ipAttribution=辽宁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575, encodeId=763822585e59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ebc81e348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肠道菌群#</a> <a href='/topic/show?id=2cd31130909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粪便DNA检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3090, encryptionId=2cd31130909b, topicName=粪便DNA检测), TopicDto(id=81734, encryptionId=6ebc81e3482, topicName=肠道菌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31 20:40:42 CST 2025, time=2025-03-3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肠道菌群被研究“烂”了?巧妙串联,热点也能“卷”出Cell Metabolism高分文章!

这篇文章探讨了微生物群与AD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微生物衍生的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如何通过抑制铁死亡来缓解AD的病理。

研究建议:经常喝酸奶,能改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

这项研究通过粪便微生物群分析法,深入探讨了定期饮用酸奶与肠道菌群组成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酸奶对肠道健康的真实影响。

Nature子刊发文-肠道菌群与抑郁症:藏在肚子里的"情绪开关"被破解了?

抑郁症危害大,传统多关注神经递质等因素,近年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关系成热点。抑郁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有差异,其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抑郁,益生菌或可干预,未来需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无实验,怎么仅靠多组学分析发Gut Microbes?香港大学研究:运动重塑肠道菌群,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研究纳入了39名二型糖尿病前期的男性志愿者,分久坐组与运动组,让运动组定期进行有氧与力量训练,并监测他们的肠道真菌组、代谢组和宿主转录组的变化。

BMC Pediatrics:遵义市0~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特征及肠道菌群分析

遵义地区0~4岁儿童FC患病率与居住环境和年龄相关,FC儿童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组成有显著差异,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FC的发生发展。

eGastroenterology:酒精中毒和烧伤致肠炎:菌群与短链脂肪酸失衡

该研究通过小鼠模型,揭示了酒精和烧伤如何共同影响肠道健康,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

​电子科技大学肖波团队《Adv Sci》:纳米工程菌通过增强光免疫疗法和微生物色氨酸代谢口服治疗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免疫治疗存难题。肖波教授团队开发纳米细菌平台 LR - S - CD/CpG@LNP,整合三重机制,抑制肿瘤、调节菌群,为 CRC 治疗提供新思路。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艾司西酞普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鞘脂代谢改善Wistar-Kyoto大鼠抑郁样行为

ESC通过调节WKY大鼠的肠道菌群和鞘脂代谢,显著改善了抑郁样行为。ESC增加了Bacteroides barnesiae的丰度,并显著改变了血清中的鞘脂代谢物和海马中的鞘脂代谢相关蛋白质的表达。

Nat Cancer: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团队揭示肠道菌群失调与中性粒细胞招募促进结直肠癌腹膜转移

腹膜转移是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然而腹膜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失调、中性粒细胞招募及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潜在的治疗靶点。

【综述】肠道菌群对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和治疗潜力

笔者综述了肠道菌群对卒中后胃肠功能的作用,探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能性,以期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