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JAMA Netw Open:极早产儿早期蔗糖暴露与18月龄时内化及外化行为的关系

2025-04-14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尽管蔗糖在短期内有效减少疼痛行为反应,但其长期安全性存疑,尤其需警惕对神经发育的潜在负面影响。

极早产儿(<33周胎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常接受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导致疼痛暴露。口服蔗糖是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但其长期对神经行为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早期疼痛可能增加儿童内化行为(如焦虑、抑郁)风险,但蔗糖能否缓解疼痛与行为的关联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极早产儿早期蔗糖暴露与18月龄时内化及外化行为的关系,并评估其是否具有性别特异性,为优化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加拿大三家三级NICU(多伦多病童医院、西奈山医院及布拉德福德妇女医院)2015-2019年出生的极早产儿(24-32周胎龄)。排除存在重大先天畸形或宫内感染的婴儿。共192名儿童完成18月龄随访(男性占57%)。通过回顾性电子病历记录获取新生儿期疼痛暴露次数、累积蔗糖剂量(24%溶液,按0.1 mL/次给药)及其他临床数据(如机械通气天数、手术史)。行为评估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1.5-5岁版本,由主要照顾者在18月龄校正年龄(CA)时报告内化(情绪反应、焦虑/抑郁等)和外化(攻击行为、注意力问题)评分。采用倾向评分加权法调整不同NICU间临床因素差异,并分析蔗糖与疼痛暴露的交互作用及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

​​1. 新生儿疼痛与内化行为的关联​​
校正混杂因素后,新生儿期疼痛暴露次数每增加1次,18月龄内化行为评分升高0.01分(95% CI: 0.0003-0.0135),解释1.8%的方差(R²=1.8)。疼痛与外化行为无显著关联。

​​2. 蔗糖暴露的影响​​
累积蔗糖剂量(mL)与内化行为评分无统计学关联(B=0.62,95% CI: -0.46-1.99)。进一步分析显示,蔗糖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CBCL内化评分差异无临床意义(效应量<0.1 SD)。

​​3. 性别特异性分析​​
无论采用意向性分析(按NICU分组)还是符合方案分析(按蔗糖暴露分组),性别均未调节疼痛或蔗糖与行为的关联(交互作用P>0.05)。

​​4. 剂量效应分析​​
每额外接受0.1 mL/kg蔗糖,内化行为评分升高0.04 T分(加权后),效应量为疼痛暴露的4倍。尽管置信区间包含零值,但上限提示潜在临床风险(如增加1-2倍最小临床显著性改变)。

​​5. 外化行为无显著关联​​
蔗糖暴露与外化行为评分无相关性(B=0.12,95% CI: -0.35-0.59),且未发现性别差异。

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心的新生儿早期临床因素与矫正年龄18个月儿童行为关联

本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极早产儿早期蔗糖暴露对行为发展的长期影响。结果显示,蔗糖未能缓解疼痛与内化行为的关联,且高剂量蔗糖可能加剧内化行为风险。尽管蔗糖在短期内有效减少疼痛行为反应,但其长期安全性存疑,尤其需警惕对神经发育的潜在负面影响。未来需探索非药物镇痛策略(如皮肤接触、母乳喂养),并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验证替代方案的长期效益。临床实践中应权衡蔗糖的短期镇痛效果与长期行为风险,优先采用循证支持的脑保护性干预措施。

原始出处:

McLean MA, Ranger M, Bone JN, Selvanathan T, Au-Young SH, Chau CMY, Chau V, Ly L, Kelly E, Synnes A, Miller SP, Grunau RE. Neonatal Sucrose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rs at 18 Months in Children Born Very Preterm. JAMA Netw Open. 2025 Apr 1;8(4):e254477.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4477. PMID: 40208592.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420, encodeId=7e2922604201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9bd61685a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极早产儿#</a> <a href='/topic/show?id=e69c1260223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蔗糖暴露#</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685, encryptionId=09bd61685aa, topicName=极早产儿), TopicDto(id=126022, encryptionId=e69c12602239, topicName=蔗糖暴露)],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14 15:17:13 CST 2025, time=2025-04-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DMCN:极早产儿的运动发育障碍与5岁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在极早产儿童中,运动发育障碍与5岁时HRQoL较低有关,即使在运动困难程度较低的儿童中也是如此。

JAMA Pediatr:两阶段家长报告自闭症风险筛查工具(M-CHAT-R/F)对于预测极早产儿在三岁时发展延迟的意义

两岁时应用的两阶段家长报告自闭症风险筛查工具(M-CHAT-R/F)对于预测极早产儿在三岁时的发展延迟具有重要的意义。

JAMA 子刊:极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变化趋势及两岁时神经发育结局

尽管新生儿重症监护和围产期干预技术不断发展,极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整体发生率仍未显著下降,其中高分级IVH的预后负担尤为突出。

WJP:初始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较长是极早产儿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

极早产儿初始IMV的持续时间仍然相对较长,初始IMV持续时间较长是中重度BPD风险增加的原因。

Acta Paediatr:不同病因导致的极早产和极低出生体重对死亡率及长期神经发育结局的影响

不同病因导致的极早产和极低出生体重婴儿在死亡率和脑瘫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胎盘血管病变组的婴儿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Lancet 子刊:预防性使用阿奇霉素并未显著改善极早产儿的生存率

预防性使用阿奇霉素并未显著改善极早产儿的生存率,且未减少生理性定义的中重度CLD的发生率。

European Radiology:极早产儿小脑出血与不良认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脑损伤是极早产儿不良神经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除了幕上损伤外,小脑出血(CBH)也至关重要。

JAMA子刊:急性肾损伤和极早产儿死亡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急性肾损伤与死亡相关,但不明显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JAMA 子刊:极早产儿的Apgar 评分和5岁时的神经发育结局

这项研究发现,在EPT出生的婴儿中,低Apgar评分与长期结局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