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跨期决策偏好对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前沿

2024-12-09 神经科学论坛 神经科学论坛 发表于陕西省

全球慢性病危害严重,我国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达标率提升慢。王共强课题组研究跨期决策偏好,介绍其成果,阐述跨期决策概念和国外研究进展,为慢性病管理提供新思路。

论坛导读: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即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安全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5%,大部分慢性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健康行为,其中未注意健康饮食和锻炼身体者占50%以上。

尽管健康教育使慢性病人群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但健康行为的达标率增长非常缓慢。因此,如何改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是我国慢性病社区防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单纯的知识提高并不一定带来行为的改变,行为改变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因素综合作用,其中个体的跨期决策偏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有关跨期决策偏好的行为学因素,即患者在健康行为中对现在和未来的态度因素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文献分析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中的跨期决策偏好因素,而在金钱、环境、社会等领域,该因素已经得到一定的研究,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

2024年11月25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认知与行为研究室王共强临床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同用药依从性Wilson病患者的跨期决策偏好特征”发表中文期刊《中医药临床杂志》第11期上,论文第一作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2022级硕士研究生程亚杰,通讯作者王共强。王共强主任医师临床课题组长期从事帕金森病、Wilson病等神经变性与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Mov Disord Clin Pract、 Front. Neurol、Brain and Behavior等SCI/Medline/CSCD期刊收录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0余项。

基于时间偏好对发生在现在与未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衡称为跨期决策,是行为科学领域近几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该理论逐渐被应用到健康领域。从跨期决策的相关概念及其在国外慢性病领域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归纳,提取核心要素,分析其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以期为提高Wilson病患者健康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1940, encodeId=eb7e2241940c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bfb815029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豆状核变性#</a> <a href='/topic/show?id=847353580b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病#</a> <a href='/topic/show?id=18f21120843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Wilson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2084, encryptionId=18f211208438, topicName=Wilson病), TopicDto(id=53580, encryptionId=847353580bf, topicName=慢性病), TopicDto(id=81502, encryptionId=abfb8150299, topicName=肝豆状核变性)],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Dec 11 23:49:24 CST 2024, time=2024-12-11,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肝豆状核变性:Leipzig评分诊断系统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变基础为编码铜跨膜转运蛋白的基因ATP7B发生突变,导致铜在肝脏、大脑和其他组织器官中过度沉积,从而引起各种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进行性肝病和神经精神障碍。

Front Neurol:揭示Wilson病认知功能对步态的影响

该研究通过探索认知障碍对WD患者步态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将为临床通过认知和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法改善步态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罕见病学术年会(CSRD 2023):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筛查临床应用的前期研究

本次大会,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唐美玲教授为我们分享《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筛查临床应用的前期研究》议题。梅斯医学整理重点分享给各位。

论著|Wilson病患者冲动性对数字成瘾倾向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本研究探讨WD患者冲动性对数字成瘾倾向影响及相关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促进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探究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为Wilson病(WD)是一种潜在可治疗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其特征是铜的病理性积累。

肝豆状核变性:AASLD多学科诊疗实践|指南解读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以肝硬化和脑部病变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

王共强:肝豆状核变性螯合治疗与铜缺乏

铜是一种必需的微量金属,是催化几种重要的细胞酶所必需的。然而,由于过量的铜可能催化有毒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因此铜的转运和细胞铜含量受到严格的控制。

肝豆状核变性:研究新进展与诊疗误区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致病基因为ATP7B,其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丧失,使血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导致蓄积于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

身体失灵、性格突变,18岁的他可能不是青春期,而是……

18 岁高中生小志身体出现多种异常后被诊断可能患有肝豆状核变性。文章介绍了该病是铜代谢障碍疾病,阐述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药物、对症、肝移植治疗和饮食注意事项。

临床研究|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病表型及临床特征

关于WD患者基因型和肝病表型的相关性还有待探索,本研究旨在对两者的潜在联系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