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战升级!美国对中国关闭核心生物医学数据库
2025-04-08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自2025年4月4日起,NIH将禁止位于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受关注国家的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存储库和相关数据。
4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办公室(OD)在网站上发布一份《实施更新:增强NIH受控访问数据的安全措施》文件,称自2025年4月4日起,NIH将禁止位于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受关注国家的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存储库和相关数据。
据悉,这些数据存储库和相关数据包括了“人类基因型-表型数据库”平台dbGaP、用于大规模基因数据分析的云平台AnVIL等关键数据平台,这些平台拥有全球最核心的人类基因组、表型信息和疾病研究数据,是全球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高度依赖的数据库。

4 月 4 日,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维护的、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公开癌症数据库之一 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数据库,已经禁止中国用户使用,此前已经注册过的用户再也无法登录。另据悉,很快英国方面的相关数据库也将禁止中国用户使用。

SEER 禁止中国用户登录的页面显示
SEER 在一封回复给用户的邮件中表示:“NIH正在实施技术更新,以加强安全措施,重点是保护受控访问数据存储库(CADRS,Controlled Access Data Repository System)提供的数据。具体而言,自 2025 年 4 月 4 日起,NIH将禁止特定国家的研究人员和机构访问任何涉及国家卫生研究院 CADRS 和相关数据的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并将会终止这些项目。这些特定国家包括中国(含香港和澳门)、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和委内瑞拉。

此前,美国司法部已经发布了一项最终规则,以实施2024年2月28日第14117号行政命令,该行政命令涉及“防止受关注国家访问美国人的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以及“禁止和限制与某些国家或个人的某些数据交易”。美国司法部的最终规则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生效。

该行政命令禁止或限制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六个“受关注国家”及相关个人获取美国人敏感数据的交易,其中个人健康数据与人类基因组数据成为重点受限领域,目前看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 SEER数据库已被纳入限制范围。

对于美国突然针对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和地区关闭核心生物信息数据库平台的做法,中国多位从事基因或肿瘤研究相关领域专家表示,过去这些平台的数据库对全球的研究人员都免费开放,能促进前沿医学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现在美国单方面向中国等国家关闭了数据开放的大门,将对一些重要的前沿领域国际合作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至于使用公共数据发表的 SCI 否会受到新规的影响,目前暂时没有定论。国内某C9 院校资深教授认为,本次禁令以后,中国学者翻墙使用国外受限数据库,可能会导致相关论文国外杂志不予发表。此举会迫使我们和国外学者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国际合作或许反而能够得到加强。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科技人员对于这一限制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而已。美国作为“领头羊”挑起关税贸易壁垒之后,又开始在科研合作方面更进一步采取保护主义。以前科研人员还有渠道能够进行沟通,从当前形势来看,未来的渠道会越来越少。当前这种限制访问肯定会影响到美国科研人员与中国科研人员的合作。这也再次说明,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国内一批专家学者此前对美国可能会采取此类封锁行动也有多预警,一些肿瘤领域的临床专家早在三五年前就呼吁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数据库,但由于建设数据库高成本、低回报率的问题,进展较为缓慢。国内很多数据仍相当分散,一些医院拥有自己的小样本生物数据库,但没有一个共享的机制,国内迄今为止也没有建立诸如肿瘤生物样本的大数据库平台。
加大本土数据库建设和使用力度,加强美国以外的学术合作水平,显然将成为中国科研圈接下来的必然趋势。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生物医学数据库#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