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早孕期,hCG翻倍差,能保胎吗?
2023-06-01 生殖圈 生殖圈 发表于陕西省
hCG是由妊娠后胚胎绒毛滋养细胞产生的一种性腺激素,是胚胎早期需要的三种重要激素之一,与雌激素、孕激素共同调节着胚胎着床和发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最早判断胚胎是否着床的标志,它不仅是临床判断“怀孕与否”的指标,也是早孕期监测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指标之一。
临床案例解析
案例1
一位32岁的患者,结婚6年未孕,曾试管移植3次,其中2次不着床、1次生化妊娠。第4次移植成功怀孕,但是hCG翻倍不佳:
时期 |
hCG值 |
移植14天后 |
829mIU/mL |
孕6+2周 |
13223mIU/mL |
同时,B超提示:宫内早孕,可见卵黄囊及点状胚芽,隐约见心管搏动。患者保胎意愿非常高,生殖医生建议她来门诊找我。
从数据上看,该患者的hCG数值比较低,且B超情况也不乐观,虽然显示有胎心,但仅隐约可见。
结合她过往的检查,发现NK细胞高、血栓前状态,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孕9周时hCG达到峰值96352mIU/mL,之后每周复查B超,胎儿发育正常。最终,这位患者保胎成功、顺利分娩。
案例2
另一位患者,来就诊时也是32岁,曾经历1次宫角妊娠、3次胎停、2次生化,病因筛查发现其:
-
非典型产科抗磷脂综合征
-
D二聚体、ADP偏高
-
纤维蛋白原反应性和(或)水平高
-
自身免疫紊乱
-
NK细胞偏高
对症治疗2个月后成功怀孕,但hCG翻倍不佳,B超也发现胚胎的发育偏慢:
时期 |
hCG值 |
1月19日 |
15483mIU/mL |
1月22日 |
28612mIU/mL |
1月25日 |
32690mIU/mL |
根据她当时的用药情况,我给她调整了用药,增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一周后,监测hCG翻倍情况好转:
时期 |
hCG值 |
1月28日 |
62549mIU/mL |
1月31日 |
81928mIU/mL |
2月3日 |
118732mIU/mL |
B超提示:宫内早孕8+2周,单活胎,可见卵黄囊,顶臀长(CRL):18mm,可见心管搏动。
之后,患者定期复诊,孕中晚期一切顺利,成功分娩。
早孕期,如何监测hCG水平?
hCG是由妊娠后胚胎绒毛滋养细胞产生的一种性腺激素,是胚胎早期需要的三种重要激素之一,与雌激素、孕激素共同调节着胚胎着床和发育。
hCG的绝对值范围很广,即便孕周相同,不同个体之间的数值差异也很大,可相差数十倍。
以下为不同孕周hCG值参考范围(两条曲线之间是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孕早期hCG在不到两天(1.5~1.6天左右)的时间里就会翻一倍。
如果2~3天都没有翻倍的话,说明hCG上升情况不良。但此时,并不意味着这个胚胎就不行。
如果3天都没翻倍,可以确定hCG上升情况不好。此时,胚胎的流产率会明显升高。
通常情况下,孕6~8周是hCG增长最迅猛的时间段,峰值可达到10万以上。
hCG翻倍差,还能保胎吗?
孕早期hCG翻倍不佳或突然变差,或者B超监测胎心变弱,这种情况是给我们一个信号:这个胚胎发育没那么正常了。
HCG翻倍差,胎儿能不能保住,主要看两方面因素:
一是胚胎本身的因素,即胚胎染色体异常,属于自然淘汰,再保胎就没有意义了。但目前还在妊娠状态中,并不能确定是不是胚胎出了问题,目前没有办法即时检查;
二是母体因素,母体可能存在各种限制胚胎发育的因素,会导致胚胎突然发育不好、hCG翻倍变差。这个时候,我们及时地给予恰当治疗和用药,解除不利因素的影响,胎儿就可以保下来。
所以,我们不要过早放弃,尽早积极地去筛查有没有母体不利因素存在,有的话,赶紧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或用药调整。同时,可以使用可刺激滋养细胞增生的药物如粒细胞刺激因子等进行积极补救,排除不利因素后,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胚胎是能够正常发育下去,获得活产的。
另外,要同时监测早孕B超,结合胎心、胎芽的情况综合判断,而且要核实月经周期和孕周,进行个体化判断。有的患者月经延迟,相应的胚胎种植时间也会延迟,B超见胎心的时间也就晚一些。
临床思考
个人认为:(尤其)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怀孕不易,早孕期hCG水平不佳、胎心弱或者测不到胎心时,还未确诊胚胎停育,不要急于宣判和清宫,结合临床评估,给予积极挽救,尽可能解决影响胚胎发育的母体因素,甚至给予一些试探性的治疗,增加保胎成功机率,临床上还是有较多这类保胎成功的案例。
当然,关键还是做到:孕前排查流产原因和对症治疗,孕后及时保胎,定期复诊,不要等到怀上出现不好的情况时,才急急忙忙看诊。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