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 Psychiatry:从家族史到脑电波:解析影响氯胺酮和依氯胺酮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2024-12-02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结合临床和生物标志物的多变量预测模型显示出较大的潜力,但仍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来验证这些模型的有效性。
耐药性抑郁症(TRD)是重度抑郁症(MDD)所带来的负担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氯胺酮((R,S)-ketamine)和依氯胺酮((S)-ketamine)作为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药物,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治疗TRD。然而,这两种药物在治疗中存在反应的个体差异,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TRD的成功率。虽然氯胺酮的精确治疗已积累了大量研究,但依氯胺酮的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因此,识别能够可靠预测氯胺酮/依氯胺酮反应的临床和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索个性化使用氯胺酮与依氯胺酮治疗TRD的潜在标志物,旨在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回顾和整合,分析了氯胺酮和依氯胺酮治疗TRD的不同标志物。文章探讨了两类主要标志物:临床变量和生物标志物,重点讨论了它们如何影响氯胺酮和依氯胺酮的治疗反应。临床变量包括家庭历史、焦虑症状、儿童期创伤等,而生物标志物则主要包括血液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电图(EEG)中的脑波活动等。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变量预测模型来结合临床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优化个性化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一些临床变量在预测氯胺酮的治疗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例如,第一度亲属中有酒精使用障碍(AUD)家族史的患者,其对氯胺酮的反应明显更好。Phelps等人(2009年)的研究首次发现,患有AUD家族史的患者在单次氯胺酮静脉注射后,反应明显优于无此家族史的患者。此外,预处理阶段的焦虑症状和儿童期创伤也被认为是影响氯胺酮治疗效果的因素。在生物标志物方面,虽然血液中BDNF的变化是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但其在预测氯胺酮反应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与血液标志物相比,脑电图(EEG)等脑电生理学手段显示出更好的预测能力。尤其是在治疗后,前额-顶叶脑区的伽马波的增加,已被证明是预测氯胺酮反应的一个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
另外,尽管某些血液生物标志物,如BDNF,表面上显示出与治疗反应的某些关联,但其效果较小,且在不同研究中结果不一致。针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建议未来的研究应统一数据采集方式,减少不同实验设计和样本量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治疗后出现的解离症状(如人格解体、现实感障碍等)与治疗反应的关系仍不明确,虽然有研究表明这些症状与治疗的效果没有显著关联,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是常见的副作用。
目前,约有一半的耐药性抑郁症患者对氯胺酮和依氯胺酮有积极反应,但对于如何更好地识别这些患者,尚需进一步研究。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关于临床变量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但仍然缺乏针对依氯胺酮的充分数据。家庭史为酒精使用障碍的第一度亲属,是目前最一致的氯胺酮反应的临床标志物,需要在氯胺酮和依氯胺酮治疗的患者中进一步验证。此外,脑电图等脑电生理学标志物,尤其是在治疗后观察到的脑波活动变化,比血液标志物更能准确预测治疗反应。结合临床和生物标志物的多变量预测模型显示出较大的潜力,但仍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来验证这些模型的有效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个性化治疗# #氯胺酮# #脑电图# #耐药性抑郁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