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肠化→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看这篇就够了!

13小时前 衡道病理 衡道病理 发表于陕西省

今天,由白城中心医院病理科秦喜艳老师从两方面来为大家详解胃黏膜:肠化→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知识。

今天,由白城中心医院病理科秦喜艳老师从两方面来为大家详解胃黏膜:肠化→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知识:

①胃黏膜剥脱(ESD标本)的取材规范;

②镜下如何去辨别:肠化→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这一连续的肠道疾病的病理变化。

 一、胃黏膜剥脱(ESD标本)的取材规范

这个标本取材虽然没有多复杂,但是想要取好,也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和心思的。

①核对信息:患者送的标本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送检科室等,如果有不符合内容,一定不要进行取材,与相关送检医生联系,并说明情况。

②测量:基本信息核对完毕后,从标本袋中取出标本,首先测量:包括剥脱组织大小以及肿物的大小,且要描述与肿物最近的距离,以及观察肿物是否有无隆起、凹陷、糜烂、溃疡等改变。

③涂墨:剥脱组织基底及侧缘应全部涂墨,原因是:整个剥脱组织四周都是切缘。

④取材:黏膜剥脱的扁平病变有2种方式:

A:首先确定距标本切缘最近的病灶边缘,以此处边缘的切线为基准,垂直于切线方向进行切割,从距病灶最近的切缘的旁侧1mm开始下刀,按2~3mm的距离下刀平行地切割组织,将所有组织取材检查。


如下图:

图片

将取材后的组织依次编号,进行脱水,包埋时应注意180°翻转标本的黏膜面,然后制片进行HE染色。

B:若病变离四周切缘都有一定距离时,不需要寻找切线,直接间隔2-3mm按序全部取材。

如下图:

图片

 二、经典案例分析

患者,男,47岁。送检:胃窦黏膜剥脱组织一块。肉眼观:不规则剥脱组织一块,可见一隆起物,表面凹凸不平。

下面展示一下镜下图片及病例分析思路:

图片

图片解析:(上图)从技术姐姐送来的切片可以大概看出2点情况

①肿物周围的切缘还是很净的;

②肿物为一黏膜隆起肿物。

图片

图片解析:(上图)在中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胃黏膜上皮内瘤变,至于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要全部看完才能明确诊断。其次(虚线)处的特意标记:这是正常黏膜肌层厚度,让大家提前感受下,记住它的正常结构。

图片

图片解析:(上图)在中倍镜下,可以看出黏膜层:部分腺体扩张,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并且在局部腺体萎缩。虚线处:正常黏膜肌层为薄薄的一层。

图片

图片解析:(上图)在高倍镜下观察胃黏膜层:可见胃小凹延长增生及腺体扩张。腺体由增大的柱状细胞构成,部分腺体可见黏液。细胞质蓝染,细胞核瘦长、呈雪茄样,假复层排列,有极向,位于基底部。故支持本病例考虑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解析:(上图1-图5)在中倍镜下。

图1:可见黏膜层腺体萎缩性改变(虚线处),胃小凹延长增生。

图2:在中-高倍镜下:可见胃黏膜肌层增厚,是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信号;

图3:在高倍镜下,可见腺体肠化。很清晰、很典型。

图4-图5:在中倍镜下:可见黏膜层下一淋巴组织增生,腺体萎缩部分肠化,间质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处于活动期时可有不等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故支持本病例考虑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综上所述:

本病例考虑为:

①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周围胃黏膜出血、糜烂;

②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化。

(特殊强调:在平时工作中,切缘无论有无病变,都是报告的!本例我只是科普了疾病,切勿模仿。)

 学习要点-1: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图片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镜下主要特点:

①黏膜组织结构的轻度异常,胃小凹延长增生。

②腺体由增大的柱状细胞构成,无或极少有黏液分泌。

③细胞质蓝染,细胞核瘦长、呈雪茄样假复层排列,有极向,位于基底部。

 学习要点-2: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定义:

是以胃黏膜内固有腺体萎缩减少为主要病变的一种慢性炎胃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幽门胃小弯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3种常见的类型:

图片

①A型萎缩性胃炎:

较少见。病变主要位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血清抗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明显减小或缺少,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常伴有恶性贫血,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

②B型萎缩性胃炎:

较多见。病变主要位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血清抗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中度减低,无恶性贫血。

③C型萎缩性胃炎:

较多见。与胆汁反流和化学物质(乙醇、阿司匹林等非固醇类抗炎药)损伤有关。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要点:

①肉眼观:

早期黏膜红白相间或以白色为主,皱襞变细或平坦。严重者有散在白色斑块或呈颗粒状,黏膜变薄,黏膜下血管清可见,易出血,可伴有糜烂。

②镜下特点:

  • 黏膜固有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消失,表现为腺体变小,囊性扩张、减少甚至消失。

  • 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浸润固有膜,可伴有淋巴滤泡形成,处于活动期时可有不等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 出现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多见于胃窦部,固有腺体被肠腺上皮取代,出现吸收上皮、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假幽门腺化生多见于胃体和胃底,固有膜内腺体被幽门腺样的黏液分泌细胞取代。

  • 黏膜肌增厚,平滑肌纤维组织增生伸人到固有膜浅层内。

好啦,这期就科普到这里啦,欢迎各位病理同仁留言指正,共同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刘彤华.《刘彤华诊断病理学》,2018年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杰、步宏.《临床病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0688, encodeId=4d8e2240688e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50183421d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胃黏膜#</a> <a href='/topic/show?id=fa13e1019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病理变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019, encryptionId=fa13e101966, topicName=病理变化), TopicDto(id=83421, encryptionId=250183421dc, topicName=胃黏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Dec 03 23:23:34 CST 2024, time=2024-12-0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4-12-0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时永全:胃黏膜肠化生临床研究进展

胃黏膜肠化生(IM)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状态。按照肠化生细胞表达小肠酶的差异,IM可以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按照肠化生细胞的病理形态可以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按照肠化生细胞在胃腺体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分为轻、中、重度。由于肠化生是常见的胃黏膜癌前病变,其防治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接受胃镜检查者中,10%以上的患者存在IM。2014年,我国

慢性咽炎?原来是食管胃黏膜异位症在作怪!

患者王某,男性,43岁。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疼痛多年,伴有口水多,有时咳嗽。加重1个月来诊。既往曾在耳鼻喉科和呼吸科多次就诊,诊断为慢性咽炎、气管炎、扁桃腺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鼻窦炎等。经过相应治疗,效果欠佳,症状反反复复,患者非常苦恼。

J Int Med Res:聚普瑞锌可以改善化疗所致胃黏膜损伤和呕吐

铂类和烷化剂类等化疗药物常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予控制,会引起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和脱水等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化疗止吐药物已成为抗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呕吐相关神经递质5-HT3受体的拮抗剂已被用于临床化疗药物所致呕吐的止吐治疗。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内镜切除术后病理与术前活检病理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公认的癌前病变,2000版及2010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指出上皮内瘤变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浸润性病变,可适用于所有浸润性癌的前驱病变,具有潜在的分子学异常。内镜下活检是获取胃黏膜病变病理组织学诊断最常用的技术。以往认为胃镜活检及病理检查是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有学者发现,部分病例内镜切除术后病理与术前活检病理比较有较大的差异,术后升级率较高,意味着术前活检

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的改良Lanza评分(MLS)

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的改良Lanza评分(MLS)

胃癌筛查关键标志物——胃泌素17

胃癌胃内壁的黏膜组织内长着厚厚的一层细胞,叫胃黏膜,这些细胞分泌胃液胃酸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衡道丨干货】病理基础——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该文章介绍上皮内瘤变概念,包括其大体特征、与异型增生关系,重点阐述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镜下特征,如细胞异型性等,强调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夜宵的诱惑藏隐患

快节奏的生活、频繁的加班,让很多人养成了深夜进食的习惯。睡前来点能量补充,似乎让睡眠也变得甜美了。而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食用夜宵甚至成为了一种习惯。 不过,一项研究认为,夜宵会给人的大脑带来危机。这项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研究指出,吃夜宵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遵循正常进食和睡眠时间表,而另一组则在通常要睡觉的时间进食并使之习惯这种作息。实验

吃夜宵导致胃癌?没有证据支持

流言:总是太晚进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吃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再生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经常在夜间进餐会使胃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甚至破坏胃黏膜。真相:夜晚太晚进食往往被认为会“伤胃”、“使胃得不到休息”,甚至还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罪魁祸首。在新闻报道中,“年轻白领常年加班吃夜宵患胃癌”这样的标题也不时出现。然而,即使在一些个例中

Nat Commun:鉴定出人胃黏膜的蛋白质组

胃粘膜是胃壁最活跃的一层,参与食物的消化、代谢过程和胃癌的发生。从解剖学上讲,人的胃分为七个区域,但基于胞内特异性的蛋白质尚不清楚。2019年1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徐建明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region-resolved mucosa proteome ofthe human stomach”的文章,该文章以人胃黏膜样本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