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NT: 我国学者揭示轴突损伤对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默认模式网络的影响

2025-01-0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弥漫性轴突损伤在 mTBI 中观察到的 DMN 异常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mTBI) 是一种普遍存在但经常被诊断不足的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并导致广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虽然大多数人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持续症状,统称为脑震荡后综合症 (PCS),这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新兴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强调了默认模式网络(DMN)——一种与自我参照思维和记忆功能相关的关键网络——在 mTBI 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一致表明,mTBI 会破坏 DMN 连接,这些破坏与认知障碍和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本研究采用多模式方法,结合功能连接 (FC) 分析、扩散张量成像 (DTI) 和基因表达谱来研究 mTBI 中的 DMN 破坏。主要关注点是中扣带皮层 (MCC),该区域始终被认为具有增强的连通性。我们探索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结构和分子变化。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来评估 DTI 衍生指标的诊断潜力,同时利用白质纤维束成像来探索 MCC 和背外侧前额皮质 (DLPFC) 之间的结构连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胡锦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DMN 连接的显着破坏,MCC 主要参与 mTBI 病理学。 DTI 分析发现 MCC 存在明显的轴突损伤,其特征是各向异性分数 (FA) 和轴向扩散率 (AD) 降低,同时各向同性 (ISO) 增加,表明白质完整性受损和弥漫性轴突损伤。基因表达谱揭示了与突触传递、离子通道调节和轴突损伤反应相关途径的上调。 ALE 荟萃分析包括所有 mTBI 患者,无论受伤后的时间如何,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DMN 连接发生了显着且复杂的变化。

分析确定了 DMN 内的几个关键区域,包括边缘叶和扣带回,mTBI 患者在这些区域表现出显着增强的连接性。这些区域是 DMN 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自我参照处理、记忆检索和维持大脑静息状态。观察到的这些区域连接性的增加可能代表了补偿性神经机制,其中大脑通过增强关键区域的功能连接性(FC)来适应损伤,以保持认知功能。ROC 分析表明,ISO 作为 mTBI 特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AUC = 0.871)。白质纤维束成像进一步证实了 MCC 和 DLPFC 之间强大的结构连通性,从而确定了神经调节的潜在治疗靶点。

这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弥漫性轴突损伤在 mTBI 中观察到的 DMN 异常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FC、DTI 和基因表达谱的整合为了解 mTBI 对大脑网络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强调 DLPFC 作为治疗干预的一个有希望的目标,旨在解决与 mTBI 相关的认知和情绪缺陷。

原始出处:

Ru D, Zhang J, Wei L, et al. Clinical Insights Into Default Mode Network Abnormalities in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Unraveling Axonal Injury Through Functional,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Analyses. CNS Neurosci Ther. 2024 Dec;30(12):e70188. doi: 10.1111/cns.70188.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 - 2024 - Ru - Clinical Insights Into Default Mode Network Abnormalities in Mild Traumatic.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54a685e8036b,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CNSNT: 我国学者揭示轴突损伤对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默认模式网络的影响,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7367,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弥漫性轴突损伤在 mTBI 中观察到的 DMN 异常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711/1720676153016_92910.pn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3573b9;"><strong>轻度<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e7cc32022c7">创伤</a>性脑损伤 (mTBI) 是一种普遍存在但经常被<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不足的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并导致广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strong></span>虽然大多数人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持续症状,统称为脑震荡后综合症 (PCS),这会严重降低<a href="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4c862426ef">生活质量</a>。新兴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强调了默认模式网络(DMN)&mdash;&mdash;一种与自我参照思维和记忆功能相关的关键网络&mdash;&mdash;在 mTBI 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一致表明,mTBI 会破坏 DMN 连接,这些破坏与认知障碍和症状严重程度相关。</p> <p><img class="wscnph"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101/1735723971206_2299762.png" /></p> <p>本研究采用多模式方法,结合功能连接 (FC) 分析、扩散张量成像 (DTI) 和基因表达谱来研究 mTBI 中的 DMN 破坏。主要关注点是中扣带皮层 (MCC),该区域始终被认为具有增强的连通性。我们探索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结构和分子变化。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来评估 DTI 衍生指标的诊断潜力,同时利用白质纤维束成像来探索 MCC 和背外侧前额皮质 (DLPFC) 之间的结构连接。</p> <p>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胡锦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DMN 连接的显着破坏,MCC 主要参与 mTBI 病理学。 <strong><span style="color: #3573b9;">DTI 分析发现 MCC 存在明显的轴突损伤,其特征是各向异性分数 (FA) 和轴向扩散率 (AD) 降低,同时各向同性 (ISO) 增加,表明白质完整性受损和弥漫性轴突损伤。基因表达谱揭示了与突触传递、离子通道调节和轴突损伤反应相关途径的上调。</span></strong> ALE 荟萃分析包括所有 mTBI 患者,无论受伤后的时间如何,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DMN 连接发生了显着且复杂的变化。</p> <p><img class="wscnph"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101/1735724008594_2299762.png" /></p> <p>分析确定了 DMN 内的几个关键区域,包括边缘叶和扣带回,mTBI 患者在这些区域表现出显着增强的连接性。这些区域是 DMN 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自我参照处理、记忆检索和维持大脑静息状态。观察到的这些区域连接性的增加可能代表了补偿性神经机制,其中大脑通过增强关键区域的功能连接性(FC)来适应损伤,以保持认知功能。R<strong><span style="color: #3573b9;">OC 分析表明,ISO 作为 mTBI 特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AUC = 0.871)。白质纤维束成像进一步证实了 MCC 和 DLPFC 之间强大的结构连通性,从而确定了神经调节的潜在治疗靶点。</span></strong></p> <p>这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strong><span style="color: #3573b9;">表明弥漫性轴突损伤在 mTBI 中观察到的 DMN 异常中发挥着关键作用。</span> </strong>FC、DTI 和基因表达谱的整合为了解 mTBI 对大脑网络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强调 DLPFC 作为治疗干预的一个有希望的目标,旨在解决与 mTBI 相关的认知和情绪缺陷。</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Ru D, Zhang J, Wei L, et al. <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cns.70188"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Clinical Insights Into Default Mode Network Abnormalities in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Unraveling Axonal Injury Through Functional,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Analyses.</a> CNS Neurosci Ther. 2024 Dec;30(12):e70188. doi: 10.1111/cns.70188.</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480, tagName=创伤性脑损伤)],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7, categoryName=神经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111390, articleKeyword=默认网络,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613, appHits=7, showAppHits=0, pcHits=44, showPcHits=606,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hu Jan 02 18:56: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1-02,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30007, editor=神经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4, createdBy=a8fb2299762, createdName=Dr. Apathy, createdTime=Wed Jan 01 17:36:35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Thu Jan 02 18:57:06 CST 2025, ipAttribution=,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 - 2024 - Ru - Clinical Insights Into Default Mode Network Abnormalities in Mild Traumatic.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null)
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 - 2024 - Ru - Clinical Insights Into Default Mode Network Abnormalities in Mild Traumatic.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6241, encodeId=daf422462414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c02320588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创伤性脑损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058, encryptionId=bc023205888, topicName=创伤性脑损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an 02 18:57:06 CST 2025, time=2025-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山大仇吉川、刘宏、周文娟/港中文毛传斌《自然·通讯》:无线电刺激细胞贴片促进创伤性脑损伤修复

使用石墨烯纳米片作为无线电刺激贴片包裹神经干细胞,在变化的磁场驱动下,贴片原位产生电信号来刺激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实现创伤性脑损伤的有效治疗。

【论肿道麻】创伤患者床旁目标导向的出血管理策略

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创伤患者出血管理中POC测试应用的重要见解,特别是VETs在快速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优势。同时,也提醒了医疗专业人员在使用POC血小板功能测试时需要谨慎,考虑到其当前证据基础的局

【今日分享】小儿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

本文主要为儿童创伤性脑损伤 (TBI) 治疗提供最佳证据水平建议。

Radiology:低水平光疗法对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静息状态连接的影响

据报道,在中度或重度TBI后3个月和6个月,甚至在损伤后数年,功能连通性都有所增加。这种增加的连通性主要是在默认模式网络内的后扣带皮层和内侧额叶皮层观察到的。

ANESTHESIA & ANALGESIA:综述:低体温及其在神经保护中的作用,以及预防性低体温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专家述评

低温疗法向临床成功转化存在诸多障碍,首当其冲的是 TBI 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读书报告|肺复张操作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纠正肺不张的疗效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肺复张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需要个体化实施,不同的患者可能对肺复张的反应程度不一样,评估每个患者的肺复张性可以优化机械通气,减少应用PEEP诱发的肺损伤。

Alzheimer's & Dementia:创伤性脑损伤与社区老年人30年认知变化

经历两次或以上TBI的老年人每十年的认知下降速度是没有TBI个体的两倍以上,而一次TBI个体的认知下降速度与没有TBI个体相似。TBI特别是多次TBI事件会显著加速认知功能的衰退。

青岛科技大学罗细亮/焦明霞/张沛森和中科院化学所荆莉红ACS Nano:水相直接合成强近红外发射量子点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可视化评估

针对中度或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手术决策等存在争议且缺乏全面可视化策略,研究团队提出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成像的综合模式,能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神麻人智】成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测:挑战与创新

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的重心仍然是有创颅内压监测。过去5年发表的数据显示,颅内压监测可以为患者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拓展阅读

Brain and Behavior: ESRD患者的默认网络损伤至关重要

DMN在ESRD患者中有重要作用,这可能是他们认知缺陷的潜在神经基础。此外,一些血清学指标可以用作脑功能进行性损伤的预测标志物。

Mol Psychiatry:默认网络皮层与创造性思维有关

这是第一个将DN与创造性思维因果联系起来的研究。

前默认网络和听觉网络间连接可预测特发性耳鸣患者预后

aDMN和AUN中的FC可用于预测特发性耳鸣患者的预后,并可用于声音治疗前的筛查,未来的声音治疗或相关干预应针对这些区域。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主观认识功能下降患者默认网络和显著网络功能连接异常预测痴呆

在没有认知变化的情况下,大脑功能的变化表明,可能在认知评估足够敏感以检测客观缺陷之前就出现了预示衰退经历的大脑变化,并可能反映出早期痴呆的进展。

Schizophr Bull:精神分裂症患者儿时受创伤影响默认网络

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患者在包括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 DMN)在内的几个大规模功能网络上表现出异常的静息状态功能连接(即不同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