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NT: 我国学者揭示轴突损伤对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默认模式网络的影响
2025-01-0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弥漫性轴突损伤在 mTBI 中观察到的 DMN 异常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mTBI) 是一种普遍存在但经常被诊断不足的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并导致广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虽然大多数人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持续症状,统称为脑震荡后综合症 (PCS),这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新兴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强调了默认模式网络(DMN)——一种与自我参照思维和记忆功能相关的关键网络——在 mTBI 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一致表明,mTBI 会破坏 DMN 连接,这些破坏与认知障碍和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本研究采用多模式方法,结合功能连接 (FC) 分析、扩散张量成像 (DTI) 和基因表达谱来研究 mTBI 中的 DMN 破坏。主要关注点是中扣带皮层 (MCC),该区域始终被认为具有增强的连通性。我们探索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结构和分子变化。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来评估 DTI 衍生指标的诊断潜力,同时利用白质纤维束成像来探索 MCC 和背外侧前额皮质 (DLPFC) 之间的结构连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胡锦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DMN 连接的显着破坏,MCC 主要参与 mTBI 病理学。 DTI 分析发现 MCC 存在明显的轴突损伤,其特征是各向异性分数 (FA) 和轴向扩散率 (AD) 降低,同时各向同性 (ISO) 增加,表明白质完整性受损和弥漫性轴突损伤。基因表达谱揭示了与突触传递、离子通道调节和轴突损伤反应相关途径的上调。 ALE 荟萃分析包括所有 mTBI 患者,无论受伤后的时间如何,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DMN 连接发生了显着且复杂的变化。
分析确定了 DMN 内的几个关键区域,包括边缘叶和扣带回,mTBI 患者在这些区域表现出显着增强的连接性。这些区域是 DMN 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自我参照处理、记忆检索和维持大脑静息状态。观察到的这些区域连接性的增加可能代表了补偿性神经机制,其中大脑通过增强关键区域的功能连接性(FC)来适应损伤,以保持认知功能。ROC 分析表明,ISO 作为 mTBI 特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AUC = 0.871)。白质纤维束成像进一步证实了 MCC 和 DLPFC 之间强大的结构连通性,从而确定了神经调节的潜在治疗靶点。
这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弥漫性轴突损伤在 mTBI 中观察到的 DMN 异常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FC、DTI 和基因表达谱的整合为了解 mTBI 对大脑网络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强调 DLPFC 作为治疗干预的一个有希望的目标,旨在解决与 mTBI 相关的认知和情绪缺陷。
原始出处:
Ru D, Zhang J, Wei L, et al. Clinical Insights Into Default Mode Network Abnormalities in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Unraveling Axonal Injury Through Functional,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Analyses. CNS Neurosci Ther. 2024 Dec;30(12):e70188. doi: 10.1111/cns.70188.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创伤性脑损伤#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