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当癌症遇上“祖传代码”——你的基因如何预置肿瘤的生存法则?

2025-04-16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Cell》4 月 14 日研究表明,个体的基因谱为肿瘤发展埋下伏笔,通过生物信息学解析,发现常见变异、蛋白结构改变、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等影响癌症,为癌症预防带来新视角。

引言

你是否想过,为何同样面对致癌物,有人健康无恙,有人却难逃癌症魔咒?这背后可能藏在你与生俱来的“遗传密码”里——那些代代相传的基因变异,正如同预装在细胞中的神秘程序,默默地编写着癌症的演化剧本。

传统观点认为,癌症发展就像一场基因突变的“随机游戏”:体细胞突变的积累逐渐瓦解正常细胞的调控机制,最终触发恶变。这种认知让癌症预防长期聚焦于后天环境因素。但4月14日《Cell》最新研究“Precision proteogenomics reveals pan-cancer impact of germline variants”,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原来,每个人独特的基因谱(Germline variants)早已为肿瘤发展埋下伏笔,甚至提前“雕刻”好了癌细胞的蛋白质生存法则!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遗传指令的执行并非循序渐进,而是显现出“量子跃迁”般的爆发力——就像大脑突然理解复杂法则一般,某些变异组合能在短时间内触发级联反应,使得看似健康的细胞突然跨越癌变阈值。这种“暗藏杀机”的遗传预编程机制,解释了为何不同患者在相同治疗下疗效迥异,也为癌症预防带来了颠覆性视角:或许对抗肿瘤的最佳战场,不在化疗室,而在每个人出生时的基因组里。

图片

破译身体里的“遗传代码库”:生物信息学的三重解码术

当科学家打开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时,或许未曾料到,我们真正需要解读的是一本存在数百万个“修订版”的生命说明书。该研究团队通过整合1,064名患者的全外显子测序(WES)、全基因组测序(WGS)和超高精度质谱数据,成功将337,469个生殖系变异精确定位到其编码的蛋白质位点。

研究者突破性地开发了“精准肽组学频谱映射技术”,像分析音乐频谱一样解析质谱信号:

动态数据库构建:为每例患者个性化生成包含基因组变异的蛋白质序列库,使变异肽段检出率显著提高。

磷酸化位点追踪:在7,353个磷酸化位点中,检测直接受遗传变异调控的影响概率。

结构生物学革命:通过AlphaFold预测的19,966个人类蛋白模型,第一次系统性揭示三维空间中的变异-PTM互作规律。

例如,在乳腺癌队列中,研究人员发现ERBB2基因的P1170A变异(rs1058808)虽然只改变一个氨基酸,却能让相邻的T1166位点磷酸化水平骤降。这种行为就像是给油门踏板装上隐形刹车——原本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被强行压制,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何该变异携带者对HER2靶向药物响应更敏感。

基因组里的“分子开关”:那些改写癌症规则的常见变异

你以为只有罕见的BRCA突变才会影响癌症?其实,大部分的癌症相关基因携带具有功能效应的常见变异。这些变异像隐藏在社会中的匿名破坏者,以群体基因库为掩护,悄然改变着蛋白网络的运行法则。

典型病例——MAP2K2的“双面人生”:

P298L变异(rs200371894,MAF=0.092%):在肺癌正常组织中,该变异使得MAP2K2蛋白的S295位磷酸化水平上升

信号放大器效应:携带者的RAS/MAPK通路活性提升,化疗后复发风险增加

在胃腺癌队列中,一个看似无害的SDHA基因V657I变异(rs762247701)展现出惊人的破坏力:通过降低蛋白稳定性,导致线粒体复合物Ⅱ活性大量丢失。这种代谢重编程迫使癌细胞转向糖酵解,进而激活HIF-1α通路促进血管新生——这就是为何该变异携带者的肿瘤体积平均比非携带者更大。

蛋白质折叠的“舞蹈编排”:三维空间里的致命邂逅

如果说基因是生命的乐谱,那么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分子芭蕾——一次错位的旋转或滑步,都可能导致癌症的致命舞步。这项研究借助AlphaFold预测的百万级蛋白结构数据库,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遗传变异如何通过破坏蛋白质的“舞蹈动作”推动癌变。

典型案例——NQO1的“抓手失灵”:

基因变异:NQO1 P187S

结构灾难:该变异导致NAD(P)H结合域的α螺旋扭曲7.2Å,使化疗药物解毒酶失去活性位点

临床后果:

携带者的肺癌组织对依托泊苷(Etoposide)耐药性下降

但代价是氧化应激导致的DNA损伤增加

更令人震惊的是CTNNB1基因的R582W远端变异

该变异虽然不位于β-catenin的磷酸化位点,却通过改变其N端结构域的电荷分布,引发连锁反应:

磷酸酶PP2A的结合亲和力提升

GSK3β介导的降解速率下降

Wnt信号通路活性飙升,驱动结直肠癌肝转移风险提高

研究者特别指出,很大一部分的癌症驱动基因存在结构导向的“变异-PTM组合拳”——生殖系变异与翻译后修饰(PTM)的协同作用,可像多米诺骨牌般摧毁蛋白稳态。例如在肝癌患者中,ATM基因的D1853N变异(rs1800057)不仅破坏激酶结构域,还导致S1891位点的自磷酸化率下降,这解释了携带者对PARP抑制剂敏感性提高的现象。

mRNA翻译的“AB面”:当细胞开始区别对待基因副本

你的每个基因都有两个副本——来自父母的等位基因。但癌细胞的精明之处在于,它们会选择性“捧红”某个基因版本来服务自己的邪恶计划。这项研究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ASE)分析,揭示了一个暗黑法则:癌症驱动基因存在“影子操控”现象

触目惊心的双重标准——CHD4基因的“黑白天使”:

父源等位基因(G等位):正常表达,维持染色质重塑功能

母源等位基因(A等位,rs34733078):表达水平降低,导致组蛋白H3K9me3修饰丢失

后果:携带者的卵巢癌细胞通过该机制沉默抑癌基因CDH1,转移风险提升2.1倍

而在化疗反应分野中,TP53 P72R多态性(rs1042522)堪称典范:

P72等位:促进p53与线粒体的结合,增强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

R72等位:转向核内激活增殖相关基因,使紫杉醇治疗缓解率下降

最隐秘的杀手当属HLA基因的“静默造反”:在一部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某一HLA等位的选择性沉默导致抗原呈递系统瘫痪。

当我们提前看懂遗传密码的癌症剧本

这项研究如同一把解码器,揭开了癌症预编程的黑暗森林法则。它告诉我们,肿瘤的发生发展既不是完全的随机突变累积,也不仅是环境因素的被动承受——每个人的基因组都在出生时预埋了特定的“癌变逻辑电路”。而那些看似普通的遗传变异,就像暗藏密码的微小程序,在特定条件下会骤然启动,将正常细胞推入失控深渊。

但这绝非宿命论的号角。当我们能够通过整合蛋白质组与基因组数据,在肿瘤形成前十年甚至更早阶段识别高危变异;当我们研发出针对特定遗传背景的预防性疫苗或干预药物;当“癌症易感性报告”成为新生儿基因检测的常规项目——精准预防的闸门正在打开。或许未来某天,癌症将成为一场提前被拆解在分子层面的小型遭遇战,而非吞噬生命的洪水猛兽。

这场科学革命留下的终极启示是:对抗癌症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并重塑我们与生俱来的遗传密码赋予的生命算法。在那之前,每一个关于基因与蛋白互作的新发现,都是人类在这场生存竞争中向上攀登的台阶。

参考文献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344-7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767, encodeId=f79e2260e6725, content=很好,启发很大!👍,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4918613031, createdName=ms8000000385712412, createdTime=Wed Apr 16 22:26:57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吉林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641, encodeId=d35c22606415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8dbe13019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a> <a href='/topic/show?id=007d950692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遗传变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301, encryptionId=d8dbe130197, topicName=癌症), TopicDto(id=95069, encryptionId=007d9506920, topicName=遗传变异)],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00:21:41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5-04-16 ms8000000385712412 来自吉林省

    很好,启发很大!👍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767, encodeId=f79e2260e6725, content=很好,启发很大!👍,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4918613031, createdName=ms8000000385712412, createdTime=Wed Apr 16 22:26:57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吉林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641, encodeId=d35c22606415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8dbe13019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a> <a href='/topic/show?id=007d950692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遗传变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301, encryptionId=d8dbe130197, topicName=癌症), TopicDto(id=95069, encryptionId=007d9506920, topicName=遗传变异)],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00:21:41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ature:"分子剪刀"失控催生癌症"通用抗原"

《Nature》研究发现肿瘤细胞 RNA 剪接异常产生公共新抗原,可被免疫系统识别,能突破肿瘤异质性,为广谱癌症疫苗和 “现货型” T 细胞疗法提供可能,有望开启癌症治疗新纪元。

身体活动、疲劳、运动恐惧症与生活质量:前列腺癌幸存者与健康对照者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比较了前列腺癌患者与健康男性的身体活动、疲劳、运动恐惧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的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疲劳程度和运动恐惧症更严重,生活质量受损。运动恐惧症影响患者功能状态,需早期干预。

【新更】《2022年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报告》解读

本文将以《2022年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报告》为基础,结合既往癌症负担报告和全球癌症负担数据,对我国癌症负担的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

慢性炎症性疾病和癌症中的训练免疫

本文将从机制到应用,系统解析训练免疫在健康与疾病中的复杂角色,并探讨其临床转化潜力。

Nature Medicine:找到更多 ≠ 活得更好?ProfiLER-02研究深度剖析晚期肿瘤广泛基因检测的真实价值

ProfiLER-02 研究对比晚期实体瘤患者使用广泛与有限基因组合检测。广泛检测虽能发现更多治疗建议,使稍多患者用上靶向疗法,但未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揭示精准医疗实践的挑战与机遇。

癌症中的细胞因子

本文系统梳理细胞因子在癌症中的核心作用,为理解其治疗潜力提供全面视角。

应激背景下的肿瘤免疫变化:机制解析与临床启示

癌症不仅是细胞自主性疾病,应激压力可影响肿瘤演变等。应激诱导神经内分泌因子,调节免疫、重塑肿瘤免疫环境,致代谢重编程和微生物改变,其机制待研究,或为抗癌提供线索。

运动如何调节抗肿瘤免疫?

癌症负担重,约一半死亡可预防。规律体育活动与低癌症发病率等相关。运动刺激免疫系统,肌肉组织释放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急性及规律运动对免疫细胞有不同影响,运动或助力抗癌且无免疫治疗副作用。

癌症中的髓系效应细胞

近年来研究进一步揭示,髓系细胞的功能高度依赖于肿瘤发展阶段、局部细胞因子环境及其与T细胞的动态交互,这为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提供了关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