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at Disord: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新型疗法对青少年暴食症和失控进食的疗效

2025-03-31 liangying MedSci原创

青少年BED和LOC干预证据匮乏,现有疗法虽显示短期效果但存在样本量小、随访不足等局限。

暴食症(BED)是青少年中最常见的进食障碍之一,其患病率约为1%-4%,且常伴随肥胖、焦虑及抑郁等共病。失控进食(LOC)作为BED的核心症状,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尽管国际诊断标准(DSM-5)已明确BED的独立分类,但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干预研究仍存在显著空白。现有干预多借鉴成人治疗模式,而青少年群体因心理发展特殊性需针对性探索。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心理治疗IPT)、药物治疗(如兴奋剂)及新型疗法(如家庭互动治疗FB-IPT)对青少年BED和LOC的疗效,以填补临床证据缺口,指导早期干预策略优化。

本研究采用系统性范围综述方法,依据PRISMA扩展指南检索PubMed、PsycInfo、Embase等五大学术数据库(截至2024年8月),纳入以8-20岁青少年为对象、探讨BED或LOC干预效果的定量研究。筛选标准包括:仅纳入英文文献、排除病例报告及质性研究、限定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病例系列设计。数据提取涵盖研究设计、样本特征(年龄、性别、族裔)、干预类型(如个体/团体CBT、IPT、DBT、药物)及心理结局指标(暴食频率、抑郁、焦虑)。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偏倚风险,但鉴于范围综述特性未进行正式统计检验。共纳入10项研究(8项RCT、2项病例系列),涉及2400名青少年,其中70%样本量不足100人,70%研究在美国开展,80%发表于近十年。

研究结果
干预措施多样,60%为团体治疗,30%为个体治疗,10%涉及家庭参与。关键发现如下:

1. ​CBT疗效显著:个体CBT组暴食发作减少3.6次/月(RR=0.76, 95% CI 0.26-2.2),抑郁评分改善12.9分(SD=7.0→28.1),但体重指数(BMI)无显著变化。

2. ​IPT与FB-IPT效果不一:IPT组暴食频率降低4.7次/月(p<0.05),但仅家庭互动型FB-IPT在1年随访中维持抑郁症状改善(Δ=-4.42, p<0.01)。

3. ​DBT与药物初步有效:DBT组情绪调节能力提升(自我概念评分改善0.48-0.50 SD),而药物利他林(lisdexamfetamine)使暴食频率减少50%(6/15例完全缓解)。

4. ​其他疗法局限:网络CBT(StudentBodies2-BED)虽减少暴食发作(OBEs从18.37→7.44次/月),但脱落率高达44%,且体重担忧无改善。

5. ​异质性与局限性:研究间干预时长(8-16周)、对照组设计(等待列表/健康教育)差异大,仅2项研究明确诊断BED,多数纳入LOC或亚临床群体,导致结论普适性受限。

纳入研究中针对儿童及青少年暴食症与失控进食的心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汇总(部分)

本研究揭示青少年BED和LOC干预证据匮乏,现有疗法虽显示短期效果但存在样本量小、随访不足等局限。CBT、IPT及药物初步有效,但需更大规模研究验证长期效益。未来应聚焦家庭参与机制、药物安全性评估,并制定针对青少年心理特征的个性化方案。此外,区分BED与LOC的独立病理机制、推动Health at Every Size理念以减少体重污名化,成为优化治疗的重要方向。

原始出处:

Brothwood PL, Baudinet J.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binge eating disorder (BED) and loss of control (LOC) eat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systematic scoping review. J Eat Disord. 2025 Mar 10;13(1):44. doi: 10.1186/s40337-025-01206-0. PMID: 40065408; PMCID: PMC1189536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577, encodeId=91d622585e7d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a560208c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暴食症#</a> <a href='/topic/show?id=831f125651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失控进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651, encryptionId=831f12565172, topicName=失控进食), TopicDto(id=60208, encryptionId=3ca560208cc, topicName=暴食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31 20:44:22 CST 2025, time=2025-03-3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INT J EAT DISORDER:暴食症危害多,尽早筛查才是王道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暴食症(BED)与很多疾病有关,与相关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关联性最强。BED人群内分泌失调的风险增加了2.5倍,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了1.9倍。在BED并且肥胖的人群中,与不肥胖的人群相比,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增加了1.5倍,胃肠道疾病风险增加了2.6倍。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改善BED的检测,并改善受影响人群的健康。“我们鼓励临床医生去和患者“探讨”关于BED的情况。准确的筛查和

Science:研究发现暴食症的开关

研究人员在小鼠脑中发现了一个神经元亚组,后者在被激活时会立即触发暴食样进食行为。此外,长时间反复刺激这些神经元会令小鼠体重增加。未定带(ZI)是脑中的一个研究相对不足的部位。有趣的是,为治疗运动障碍而接受丘脑底部(这里包括 ZI)深度刺激的病人会表现出暴食特征。为了更加详尽地探索这一现象,Xiaobing Zhang 和 Anthony N. van den Pol 用光基因法来标记小鼠 ZIs

J Abnormal Psychol:暴食症患者用食物来逃避压力

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期刊的一项研究显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扫描结果显示,与正常女性相比,患有暴食症的女性在压力下,大脑对食物的反应不同。

FDA批准赖氨酸安非他命用于暴食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赖氨酸安非他命(Vyvanse,shire)用于治疗成年人的暴食症。 该药物是FDA第一个批准用来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暴饮暴食会引起与工作,家庭,社会生活相关的严重健康问题,” 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精神病学药物部门主任医学博士米切尔马修斯说。“Vyvanse的批准为医师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助于控制暴食发作的有效选择。” Vyvanse经过了FDA的优先审查

Psychological Medicine:暴食症成功治疗后的利斯德安非他明维持治疗: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利斯德安非他明作为暴食症的维持治疗,对缓解暴食频率无显著效果,但能显著改善饮食障碍心理病理学,并且有助于体重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