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曾文教授团队创制针对耐药型血栓的无创诊疗平台
2024-12-06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针对临床棘手难题,揭示了耐药型血栓的发生机理,明确了溶栓新靶点,创建了一种基于超声响应型的诊疗一体无创溶栓新方法,具有临床转化潜力。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血栓可导致如肺栓塞、心肌梗死和中风等诸多灾难性事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可通过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成为最常用的溶栓治疗方法。然而tPA在临床上的溶栓效率大约仅为36.55%,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tPA耐药。因此,亟需阐明耐药型血栓的发生机理,明确溶栓靶点,建立溶栓新策略。
2024年8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曾文教授研究团队与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周振华主任研究团队针对临床耐药型血栓的合作研究成果以“Ultrasound-responsive theranostic platform for the timely monitoring and efficient thrombolysis in thrombi of tPA resistance (超声响应型诊疗一体平台对tPA耐药型血栓的实时监测和有效溶解)”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研究团队通过基础与临床深入合作,建立临床脑卒中患者的tPA耐药型血栓样本库,通过对血栓进行多维解析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ε-(γ-谷氨酰)赖氨酸异肽键及纤维蛋白是导致血栓难溶的关键链条。团队设计开发出一种声动力协同物理爆破的超声响应型诊疗一体纳米平台,实现了超声成像实时监测下逐级破坏NETs-异肽键-纤维蛋白,有效溶解血栓,在大鼠血栓模型中实现94.3%的再通率。
为推动临床转化,研究团队进一步在具有临床挑战性的陈旧性血栓、深静脉血栓、以及长度大于 8 毫米的长条形血栓(猪颈总动脉血栓模型)等多个血栓模型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均具有良好的普适性。针对小口径血管植入后极易形成血栓却尚无无创维护手段的难题,研究团队发现该平台能够实现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植入后无创可视化溶栓,有利于心血管植入物长期监测与维护。
综上,该研究针对临床棘手难题,揭示了耐药型血栓的发生机理,明确了溶栓新靶点,创建了一种基于超声响应型的诊疗一体无创溶栓新方法,具有临床转化潜力。
新型超声响应型诊疗一体纳米溶栓平台示意图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741-y。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植入后无创可视化溶栓,有利于心血管植入物长期监测与维护。
9
#耐药型血栓# #无创诊疗平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