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色素性皮肤病
2025-02-18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此次病例报告提供了叙利亚首例PN病例的详细信息,强调了该疾病在地区内的发生情况,并突出在诊断过程中考虑此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患者同时表现出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皮肤症状的情况下。
《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杂志报告了一例叙利亚11岁男童患有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色素性皮肤病(Poikiloderma with neutropenia,PN)。该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出现色素性皮肤病和先天性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研究表明,C16orf57基因的突变,即编码USB1蛋白的基因,是导致PN的根本原因。
(图片源于文献 上肢伸肌表面分布有色素减退和色素沉着过度的区域)
(图片源于文献 皮肤异色症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典型皮肤病表现)
此例叙利亚男孩自出生以来就表现出一系列与PN相关的症状,包括皮肤异常、掌跖角化病、指甲增厚、反复感染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叙利亚首次记录的PN病例。临床检查、实验室测试、影像学检查以及遗传分析均对诊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遗传分析对于确诊尤为重要。
PN,即Clericuzio型色素性皮肤病(OMIM, #604,173),最初是在纳瓦霍族裔美国人中被Clericuzio所报道。截至文献撰写时,医学文献中约有100例患者报告。PN表现为皮肤变化(如毛细血管扩张病变、色素沉着不良和表皮萎缩)、持续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主要是反复感染、身材矮小、指甲异常和掌跖角化过度等。已知C16orf57基因的致病突变是PN的基础。诊断依赖于典型的皮肤表现、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C16orf57基因突变的识别。由于该疾病目前无法治愈,治疗的目标在于管理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此例叙利亚患者从婴儿期的低体重出生到后来经历的脑膜炎和呼吸道感染,再到手术史,以及因误诊而导致的高剂量全身类固醇治疗。入院时,患者表现出生长迟缓,皮肤病变经类固醇治疗后重新显现,包括色素过少或过多、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指甲增厚等症状。体检还发现肝脾肿大。通过腹部超声波和睾丸超声波进一步确认了这些体征。最终,基因分析揭示了USB1基因中的纯合无义变异突变(NM_024598.3: c.243G> A; p.[Trp81]),这一突变已被证实具有病理意义,从而确诊为PN。
PN作为极其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障碍,源于USB1基因的突变。此病几乎总是伴随着色素性皮肤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对比了其他四名PN患者的临床发现,并指出几乎所有病例都存在这两个特征。此外,作者还注意到他们的患者没有表现出光敏感的症状,但观察到了未降睾丸和短暂血小板减少等其他阳性发现。针对皮肤癌预防,建议应用防晒霜并尽量减少过度日晒。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建议每年进行皮肤癌评估和早期骨髓发育异常变化的检测。文献最后提到,尽管诊断较晚,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及缺乏基因检测工具,加上之前未曾考虑该综合征作为鉴别诊断之一,所以才延误了诊断。因此,当遇到慢性非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随皮肤表现的患者时,应考虑PN作为可能的诊断,以便尽早发现并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而言,此次病例报告提供了叙利亚首例PN病例的详细信息,强调了该疾病在地区内的发生情况,并突出在诊断过程中考虑此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患者同时表现出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皮肤症状的情况下。适当的支持性治疗、预防措施以及密切监测以早期发现并发症,特别是恶性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案例报告不仅有助于提高对罕见疾病的诊断技能,也支持了持续的医学教育,并为未来旨在推进医疗实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Chekr, J., Andraws, J., Elias, J. et al. Poikiloderma with neutropenia: a case report. J Med Case Reports 19, 16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色素性皮肤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