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Pediatr: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导管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及其潜在危险因素

2025-01-21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心脏导管术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2%,且大多数病例为暂时性。

甲状腺激素对婴儿的脑部发育至关重要,任何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神经认知缺陷。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由于常接受过量碘暴露和放射线照射,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导管术(CC)作为一种常用于CHD治疗的技术,涉及碘化对比剂(iCM)和放射线的使用,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已有研究表明,过量的碘和放射线照射可能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这些研究多为回顾性,且缺乏长期随访数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导管术后,CHD婴儿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临床进程及其潜在危险因素,特别是碘化对比剂的剂量和放射线照射的时间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115名年龄小于3岁的CHD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心脏导管术。研究对象均来自埃及曼苏拉大学儿童医院,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排除了已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基因性疾病、面部中线缺陷或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对照组为100名健康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婴儿。所有研究对象在导管术前后分别进行了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测定。心脏导管术后4周,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2周后复查并开始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了不同因素(如aortic stenosis、碘化对比剂使用量和放射线照射时间)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共纳入115名CHD患儿,其中47名为男性,68名为女性,年龄中位数为13.8个月。心脏导管术后4周,12%的患儿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单变量分析发现,以下因素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显著关联:主动脉狭窄(RR=10.0,P=0.018)、心脏导管术期间使用的碘化对比剂总量(RR=2.5,P=0.019)和放射线照射时间(RR=2.12,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碘化对比剂总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唯一显著预测因素(RR=2.10,P=0.04)。ROC曲线分析显示,碘化对比剂剂量8.7克/千克和放射线照射时间24分钟为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截断点,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65%。心脏导管术后6个月,4%的患儿持续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12名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儿中,7名(58%)在6个月后停止使用左甲状腺素,5名(42%)继续使用左甲状腺素,治疗持续时间为6-36个月。

研究队列中心导管术后不同时间段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心脏导管术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2%,且大多数病例为暂时性。碘化对比剂的剂量和放射线照射时间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建议,对于接受过量碘化对比剂(超过8.7克/千克)或暴露于超过24分钟的放射线照射的患儿,术后4周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此研究为心脏导管术后甲状腺功能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原始出处:

The effect of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on thyroid functions in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 J Pediatr 184, 137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431-024-05934-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8919, encodeId=55512248919e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21928624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先天性心脏病#</a> <a href='/topic/show?id=ead5698601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甲状腺功能减退#</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8624, encryptionId=12192862494, topicName=先天性心脏病), TopicDto(id=69860, encryptionId=ead5698601e, topicName=甲状腺功能减退)],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an 20 16:24:14 CST 2025, time=2025-01-20,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JAMA 子刊:母体血清叶酸水平与后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的关系

母体血清叶酸水平与后代CHD风险之间的U型关联,即叶酸水平过低或过高均可能增加CHD风险。

JAMA Pediatrics:北京安贞医院探索父亲孕前HBV感染与子代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的关系

这项队列研究发现既往父亲感染HBV与子代CHD风险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应为夫妻双方提供针对乙型肝炎筛查和避免感染的个性化指导,可能有助于降低先天性畸形风险和改善新生儿结局。

功能性单心房单心室患者的麻醉一例

14 岁先天性右心发育障碍患儿因脑脓肿需全麻开颅手术,麻醉科制定方案并精细管理,手术成功后顺利苏醒。

Eur Heart J:基于心电图的深度学习预测儿童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率

这个初步经过验证的模型有望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CHD患者进行低成本的风险分层,这可能会为成像/干预的时机提供信息,并促进改善获得护理的机会。

J Clin Invest 复旦大学王红艳/上海交通大学沈键锋教授团队合作揭示microRNA调控心脏内皮细胞发育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心脏内皮细胞专一性高表达的miR-187在诱导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中的关键调控作用。

赵健元/陶辉/桂永浩/王凤合作《自然·通讯》:揭示NOTCH1线粒体定位在心脏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团队探究NOTCH1蛋白对线粒体代谢调控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发现其可激活线粒体代谢,PDH 活性对 EndMT 重要,DCA 干预可降小鼠子代心脏畸形率,为预防提供策略。

心血管专科门诊首次就诊,就应考虑心脏康复干预!儿童及青少年先心病康复中国共识

本文介绍《儿童及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涵盖康复原则、内容,Ⅰ 期(病房 / 围术期)、Ⅱ 期(门诊)康复要点,还有免疫接种等方面,助力患儿康复。

JAHA: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住院的时间趋势

与前几十年相比,CHD患者的住院率上升,与一般人群相似,但住院时间缩短。住院率的增加是由非心血管住院率上升所致,而轻度CHD患者是住院率增加的关键因素。

Nat Commun 赵健元/陶辉/桂永浩/王凤合作团队揭示NOTCH1线粒体定位在心脏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发现NOTCH1可以活化丙酮酸脱氢酶(PDH)并激活线粒体代谢,从而参与调控心脏发育的关键过程内皮-间质转化(EndMT),为特定遗传背景的先心病提供了潜在预防策略。

JACC: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的结局

与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相比,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时更有可能出现极端情况,并经历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更差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