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subapp

产科麻醉中的缩宫素

2025-04-13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产后出血常见,宫缩乏力是主因,缩宫素是预防和治疗一线药。介绍其适应证、机制、给药方法、剂量,阐述孕妇、胎儿不良反应及麻醉注意事项,助麻醉科医师了解缩宫素。

剖宫产中,一旦出血量多,紧张的产科医师往往没完没了的要求加缩宫素。然而,缩宫素带来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极度的不舒适一直让麻醉医师很担心。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为5%。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有四种:宫缩乏力;胎盘等附属物残留;阴道、子宫颈或子宫损伤;凝血障碍。相关研究显示,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而准确而及时地使用子宫收缩药,可以显著地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该类药物的其他应用,包括发动和增强分娩,以及终止妊娠等。作为麻醉科经常“遭遇”的药物,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

缩宫素缩宫素是一种由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脉冲式分泌的激素。其人工合成化合物催产素是已知的最强效子宫收缩药。与缩宫素相比,催产素有较少的抗利尿激素(ADH)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水中毒)。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其适应证:

①发动和增强分娩:合成的缩宫素可以发动分娩并产生周期性子宫收缩。随着孕期的增长,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性也增高,主要是由于子宫肌层缩宫素结合位点的增多。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也会增加缩宫素受体的密度和结合能力并且加强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妊娠34周至分娩前,子宫肌层对缩宫素敏感性无明显改变,但自然分娩开始后,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迅速提高。

②宫缩乏力和促进第三产程:缩宫素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用药。一项数据库综述显示:相较于安慰剂,预防性使用缩宫素可以降低失血量> 500ml的风险;同时,减少治疗性子宫收缩药的需求。有研究证明,采用在胎盘娩出前预防性使用缩宫素等方法促进第三产程,可以减少产生出血发生率超过60%。

③子宫收缩应激试验:在妊娠晚期实施子宫收缩应激试验(CST),判断胎儿对宫缩的耐受情况。通过静脉给予缩宫素诱发子宫收缩。当10min内有3次宫缩时开始监测胎儿是否有任何宫内窘迫症状。子宫收缩应激试验阳性提示胎儿缺氧死亡风险高,是自然分娩的禁忌证。需要说明的是,子宫收缩应激试验现在已经很少应用。目前有很多其他方法来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如无应激反应和生理学测量方法等。

下面,我们阐述一下其作用机制:

缩宫素激活子宫G蛋白偶联缩宫素受体,增加细胞内钙离子(通过三磷酸肌醇)和前列腺素合成(通过二酰甘油),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见图4-2)。

图片

注:子宫收缩药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PGE1.前列腺素E1;PGE2.前列腺素E2;PGF2a.前列腺素F2。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缩宫素的给药方法和剂量:

①用于发动和增强分娩、子宫收缩应激试验,缩宫素一般静脉输注1 ~ 2U/min,最大可至32U/min。

②预防性给予缩宫素用于促进第三产程可减少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的发生。使用小负荷剂量的缩宫素即可提供充分的子宫收缩力。对于择期剖宫产孕妇缩宫素的ED9为0.35U、对于自然分娩孕妇缩宫素的ED90为2.99U。之后,将20~ 40U稀释于1L等张液中,持续静脉输注2~ 6h。治疗产后出血时,可静脉缓慢单次注射缩宫素5U。缩宫素多通过持续静脉输注途径给药以减少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临床要点:对于行择期、多次剖宫产术后的孕妇,小剂量缩宫素可提供充分的子宫收缩力;对于自然分娩的孕妇所需要的缩宫素剂量则明显较大。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缩宫素有哪些毒性作用或不良反应?

①孕妇不良反应:显著的低血压、心动过速、水中毒、低钠血症(如输注剂量过大或合并输注低渗性液体)、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肌缺血症状等。

②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常见于快速单次注射缩宫素,如低血压常见于单次静脉注射5~ 10U缩宫素。

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有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应谨慎使用缩宫素。

③有报道指出,使用缩宫素后,胎儿会出现缺氧、高胆红素血症和肾出血等不良反应。

最后,我们说一下麻醉注意事项:

①使用缩宫素发动和增强分娩会引起子宫强直收缩,对胎儿心率可以产生不利影响。

②对使用缩宫素孕妇实施椎管内麻醉后,常会发生子宫收缩张力过高和胎儿心动过缓。子宫强直收缩时应停止输注缩宫素,可以静脉使用特布他林或硝酸甘油来松弛子宫。

③缩宫素的血管舒张效应可以产生显著的低血压,尤其是低血容量患者单次给药后。

你可能还想了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334, encodeId=dc5b22603347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b552444e8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产后出血#</a> <a href='/topic/show?id=1f9e1260134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缩宫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447, encryptionId=4b552444e8c, topicName=产后出血), TopicDto(id=126013, encryptionId=1f9e1260134e, topicName=缩宫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13 23:57:20 CST 2025, time=2025-04-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MDT管理专家共识

随着心血管内、外科技术的发展,使更多心脏病女性患者生命延长,生存至生育年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5%~3%,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死因之一。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患者因其特殊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发产后出血者也较为常见,救治也更为棘手复杂,产科、心血管内外科、麻醉科、输血科、血液科及ICU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联合管理更为重要。

2019 NATA共识声明:产科患者血液管理——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2019年2月,患者血液管理、止血和血栓进展网络(NATA)联合多个学会共同制定了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共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作为患者血液管理的一部分提供指导建议。

子宫黏膜下肌瘤导致产后出血3 例病例报道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肿瘤,可见于 20% ~ 40%育龄期妇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发生早产、 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风险增高,肌瘤的存在降低了 子宫收缩的强度和协调性,胎盘后方的肌瘤还会引 起胎盘滞留和粘连,使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2 倍以 上[1],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达4.9%[2]。子宫肌瘤引 起严重产后出血的相关报道较少,处理棘手,常引起 休克、大量输血等严重并发症,如何安全地进行临床 处理,选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准妈妈或宝宝太胖,大大升高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风险!

本研究表明辅助阴道分娩的主要并发症为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包括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大于胎龄儿和孕妇体重增加。宫颈和阴唇损伤与新生儿的胎龄较大有关。

J Thromb Haemost:血小板计数可作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与SPPH的发生独立相关。尽管血小板参数与SPPH有关,除了血小板计数外,血小板压积和PDW≥23%的附加价值有限。

血管内介入技术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

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原有草案的基础上形成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5年美国公布了《产后出血孕产妇安全管理共识》;2017 年英国、2016 年法国分别更新了产后出血指南;2017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产后出血指南》。上述指南及共识均推荐将血管内介入技术(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VIT)应用于多种原因产后出

Nature Genetics:孕酮信号失调与产后出血的遗传关联:基因组大数据揭示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识别与PPH相关的遗传位点,提供了对PPH遗传机制的深入理解,并为临床前预测PPH风险以及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剖宫产术后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致晚期产后出血1 例

患者,女, 27 岁,因“剖宫产术后 24 天,间断性阴道出血 8 天”于2018 年9 月5 日入院。2018 年 8 月 12 日患者于外 院因“孕29+1周,臀位,早产临产”行剖宫产分娩一男婴,手术 过程顺利,产后恢复良好。2018 年 8 月 29 日剖宫产术后 17 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阴道出血,色鲜红,约100ml,患者未 就诊。2018 年9 月5 日21:30 患者再次出现阴道出

备孕人士必看!何时开始控制体重?这个阶段竟可能比怀孕期间更关键......

Arch Public Health:在肥胖女性中,孕前体重指数对新生儿体重和围产期结局的影响大于孕期体重控制

NEJM:产后出血早期检测和干预的价值(E-MOTIVE研究)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失血量至少为500毫升,占全球孕产妇死亡率的27%。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发布并更新了几项关于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循证建议。尽管努力普及和采纳这些建议,但产后出血仍然是全球孕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