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中文期刊
基金
医学计算
指南
公开课
疾病编码
直播
精品课
梅斯快讯

2025 CSCO 指南 | 陈静教授分享精准诊疗时代,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的革新之路

57分钟前 肿瘤新前沿

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静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解读最新版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并分享如何依据病理亚型精准调整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骨与软组织肿瘤 CSCO 2025

NEJM:肺癌靶向治疗新突破!71%患者客观缓解,持续缓解超14个月

1小时前 肿瘤新前沿 NEW ENGL J MED/NEJM

约 2%-4% 肺癌患者存在 HER2 突变。1b 期研究显示,120mg 宗格替尼治疗 HER2 突变晚期 NSCLC 临床获益良好,安全性可控。

肺癌 宗格替尼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我国研究学者揭示苍白球成青少年行为激活特质关键脑区

2小时前 精神心理新前沿 EUR CHILD ADOLES PSY

双侧苍白球灰质体积及扣带-岛盖网络功能连接是预测行为激活特质的关键特征,LME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关联(P<0.05),提示苍白球在青少年动机行为中的核心作用。

机器学习 行为激活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衡道丨病例】放射性膀胱炎(Radiation Cystitis)如何诊断?

3小时前 泌尿新前沿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田园老师为大家分享放射性膀胱炎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放射性膀胱炎

主动脉夹层还是造影导管致右冠脉开口夹层?放支架对吗?

3小时前 心血管新前沿

患者因急性胸痛入院,心电图示下壁导联 ST 段抬高,行急诊 CAG+PCI。专家王海昌指出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有导管舞蹈征等 5 类特征。

主动脉夹层 急性胸痛

JTO:60 Gy/40次每日两次放疗提升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总生存率

3小时前 肿瘤新前沿 J THORAC ONCOL

每日两次、每次2Gy、共40次、总剂量60Gy的加速超分割胸部放疗方案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相比标准的每日两次、每次1.5Gy、共30次、总剂量45Gy的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小细胞肺癌 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时间就是疗效!研究证实 Baricitinib 夜间给药可增强类风湿关节炎控制

3小时前 风湿新前沿 ARTHRITIS RES THER

Baricitinib夜间给药可显著提升RA治疗效果,尤其在4mg剂量下,ACR20/50/70应答率和CDAI缓解率较早晨给药提高1.5-2倍。

类风湿关节炎 baricitinib

【Blood】贝林妥欧单抗一线联合化疗可改善成人Ph- B-ALL预后

4小时前 血液新前沿 BLOOD

学者进一步开展2期研究,评估了贝林妥欧单抗一线联合化疗对Ph- B-ALL MRD清除和临床结局的影响,发现该联合治疗方案显著提高MRD阴性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贝林妥欧单抗

Lupus Sci Med: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复发风险显著升高

5小时前 风湿新前沿 LUPUS SCI MED

AD-NMOSD患者以年轻女性为主,合并SLE者复发风险最高,发病年龄<50岁及SLE病程延长是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

术中知晓:麻醉背后的意识困境

5小时前 麻醉MedicalGroup

探讨术中知晓相关问题,包括定义、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风险因素,介绍预防与监测、术后处理、法律伦理及研究进展等内容,强调保障麻醉安全的重要性。

术中知晓 麻醉深度

健康成年人中乳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5小时前 急重症新前沿

研究对比半摩尔乳酸钠与高渗盐水对 8 名健康男性的复苏效果,发现 LAC 可提升心输出量等心功能指标、降低后负荷,安全性良好但存在样本局限。评论与回复探讨乳酸盐对映体影响及临床应用前景。

高渗盐水 乳酸钠

【Blood】CD38单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R/R ENKTL的首次报道

5小时前 血液新前沿 BLOOD

该研究首次报告PD-1抑制剂和抗CD38抗体联合治疗R/R ENKTL的疗效,表明这种联合疗法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PD-1抑制剂 NK/T细胞淋巴瘤

“肱”不可没——左侧肱动脉入路处理肾动脉狭窄病例分享

5小时前 心血管新前沿

本文介绍两例分别为右、左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手术过程,指出经肱入路可作为肾动脉介入治疗选择,有增加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并发症等优势,应依患者情况选择。

肾动脉狭窄 经肱入路

Phytomedicine:千年古方新突破!抵当汤双重调节肠道与大脑,助力 2 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治疗

5小时前 中医科新前沿 PHYTOMEDICINE

通过三个主要目标阐明DDD的化学组成和作用机制:(1)确定DDD的主要活性成分;(2)验证DDD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TDACD的假设;(3)研究DDD对海马脂质代谢和自噬途径的调节作用。

认知功能障碍 抵当汤 肠道微生物群;蛋白质组学;2型糖尿病

共500条页码: 1/34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