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烧伤患者住院收治标准(2018版)

为保证每一例烧伤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救治,同时保证医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防止有限的医疗资源闲置或滥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发达国家[1,2,3,4,5,6,7]在多年前就分别制订了适合所在国家的烧伤患者住院收治标准(burn referral criteria),并均经过多次反复修订[1,2,3,4]。但直到目前,我国仍无明确的可供参考的烧伤患者收治标准。正是由于我国没有统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烧伤

吸入性损伤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吸入性损伤是由于热力、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吸入引起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目前临床对其认识仍较局限,缺乏有效的诊治规范。本文根据国内已形成的吸入性损伤诊治经验,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报道,从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诊断和评估以及临床治疗等3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吸入性损伤规范化的临床处理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吸入性损伤

胶原类创面材料临床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胶原是人体主要的结构蛋白,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胶原为原料的材料因其天然的止血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及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性能,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胶原类创面材料的特点、作为支架材料和创面覆盖物应用的机制,并就其临床适应证、推荐使用方法、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形成较为规范、统一的专家共识,以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胶原类创面材料。

中华烧伤杂志, 2018,34

创面 胶原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大面积烧伤、头面颈部深度烧伤、吸人性损伤等易出现气道水肿、狭窄、梗阻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及时行气管切开置管是重要的救治措施,而部分医院存在认识不足与处理不当,导致患者气道梗阻发生.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置管技术为危重症烧伤急救与成批烧伤的救治提供了便利,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就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置管的指征、时机、方法、拔管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撰写了《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全国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

烧伤患者 气管切开置管

2018 ISBI实践指南:烧伤的护理(第2部分)

烧伤护理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过程,本版实践指南是2016年发布的指南的延展,对持续烧伤护理的不同因素以及不同类型烧伤的护理提供指导建议。

国际烧伤学会

烧伤的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外科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7版)

尽管负压治疗技术在烧伤外科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在临床上存在认识不统一、方法各异的现象。基于这样的背景,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烧伤学术界专家讨论和编写本共识,目的在于汇集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及专家同行经验,就VSD技术的适应证、应用材料、负压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较为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供临床使用时参考。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成批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 2016 版) 》解读

本袖珍指南是基于《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7版)》编写的,这份指南旨在对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诊断和治疗COPD患者现有证据加以无偏倚的审阅。有关COPD及COPD管理的讨论、证据等级和科学文献的详细资料来源均包含在原始文件中。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7,5

烧伤 伤员 转运 方案

2016 成批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

成批烧伤是指一次事故中伤员人数大于或等于3人,近年来该类事故时有发生,其特点是伤员多、伤情重、救治任务繁重。如何尽快将严重烧伤伤员(烧伤总面积大于30%TBSA)进行分流和转运,是成批烧伤救治的重要环节。转运的目的是使烧伤伤员能快速、安全地到达指定的医疗单位,接受正规的专科治疗,这对于提高成批危重烧伤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然而,转运需综合考虑伤员伤情、医疗力量和转运工具等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

严重烧伤

2016 ISBI实践指南:烧伤的护理

2016年8月,国际烧伤学会(ISBI)发布了烧伤的护理指南,目的是为改善烧伤患者的护理以及减少医疗支出提供临床指导。指南涉及的内容包括烟雾吸入伤的诊断和治疗,烧伤休克复苏,焦痂切开术以及烧伤护理,伤口护理,烧伤手术管理,烧伤疤痕非手术管理等。

国际烧伤学会

烧伤

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2012版)

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2012版)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

感染

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防治指南(2012版)

烧伤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屏障破坏、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广谱高效抗生素和肠外静脉营养的长期应用、有创监测措施的强化、医院感染等原因,烧伤后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视以及微生物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明确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念、诊断标准、预防与治疗措施,由《中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感染

共71条页码: 5/5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