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伏沙明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氟伏沙明作为临床常用抗抑郁药,具有独特的药理机制和良好的疗效,被广泛用于抑郁障碍、强迫障碍、焦虑障碍等的治疗。为指导医生更科学、更规范地使用氟伏沙明服务广大患者,精神科专家组结合循证医学数据与临床应用经验,撰写了《氟伏沙明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中国精神科相关专家小组

氟伏沙明 临床应用

2019 AAP临床实践指南:儿童和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

2019年9月,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指南。AAP于2000年首次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注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评估和诊断建议,随后于2001年发布了治疗建议。本文是基于2011年修订版指南进行的更新,主要内容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注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

美国儿科学会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2019 AIMS指南: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治疗

2019年意大利睡眠医学协会(AIMS)发布了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治疗声明指南,失眠,血管舒缩症状以及抑郁经常发生在绝经后出现,本文主要针对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指导建议。

意大利睡眠医学协会(AIMS)

绝经期睡眠障碍

2019 ISNPR实践指南:应用Omega-3脂肪酸治疗抑郁症

2019年9月,国际营养精神病学研究学会(ISNPR)发布了应用Omega-3脂肪酸治疗抑郁症的实践指南,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治疗需求尚未得到满足。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抑郁作用已被广泛报道,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应用Omega-3脂肪酸治疗抑郁症提供实践指导。

国外精神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Omega-3脂肪酸 抑郁症

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19年)

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对其自身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孕产妇心理保健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鉴于此,制定该共识以指导孕产期保健卫生专业人员为孕产妇提供心理卫生服务。

中华预防医学会

孕产妇 心理健康管理

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2019版)

2019 年5 月25 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以下简称ICD-11)。其中,将“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专家对游戏障碍的定义、临床特征、评估、诊断、治疗、康复等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本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游戏障碍

2019 BAP共识声明:失眠,异态睡眠以及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治疗(更新版)

2019年7月,英国精神药理协会(BAP)发布了失眠,异态睡眠以及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治疗共识,前一版共识于2010年发布,新版共识主要包括了更新的信息和建议,主要目的史为失眠,异态睡眠以及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指导建议。

英国精神药理协会

失眠 异态睡眠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坦度螺酮在综合医院治疗患者焦虑状态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

坦度螺酮是5-羟色胺1A部分激动剂,2003年在中国上市,一系列上市前后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基于我国人群的临床研究,为坦度螺酮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循证证据。为进一步优化坦度螺酮在综合医院焦虑状态治疗的应用,在综合今年循证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撰写本文,以期对坦度螺酮的规范化用药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

坦度螺酮 综合医院 焦虑状态 临床应用

远程心理服务管理规范和伦理指导原则专家共识

远程服务方式并不适用所有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且涉及人员认证、资质和知情同意等法律和伦理挑战,需要进行管理和规范。为保证服务质量、保障数据安全和避免来访者隐私泄露等问题,要求提供远程咨询的人员具有心理服务的专业能力之外,要了解交流工具特点和相关的法律、伦理知识; 对提供远程服务的机构或中介平台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此外,规范性服务能够降低服务费用。为促进我国远程心理服务的健康发展,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协助

《远程心理服务管理规范和伦理指导原则专家共识》拟定专家组

管理规范 远程心理服务 伦理指导

2019 RANZCP指南:电休克治疗管理

2019年4月,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皇家精神科医师学会(RANZCP)发布了电休克治疗管理指南,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优化电休克治疗管理尤其是维持电休克治疗的高疗效并将认知副作用最小化。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皇家精神科医师学会

电休克治疗

2018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国际双相障碍学会指南:双相障碍的管理

2018版CANMAT/ISBD双相障碍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反映了自2005年首版指南发表以来本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疾病诊断与疾病管理的更新以及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近期研究进展。这些前沿进展中综合考虑了循证证据的级别,并基于治疗疗效、临床实践经验、安全性、耐受性和药物导致的转相风险等,对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方案进行了简明而清晰的推荐。本指南中新增内容涵盖了双相I型障碍(BD—I)的躁狂发作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 52

双相障碍

2019 WFSBP共识:精神病学中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标准化收集指南

2019年3月,世界生物精神病学会联合会(WFSB)生物标志物工作组发布了精神病学中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标准化收集指南共识。近年来,通过探索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与精神和神经疾病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使精神病学领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文主要提供了一套可以改进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指导。

世界生物精神病学会联合会

精神病学 生物标志物

2019 CPIC指南:CYP2D6基因型和阿托西汀治疗

2019年2月,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了CYP2D6基因型和阿托西汀治疗指南,阿托西汀是一种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刺激性药物,CYP2D6的多态性影响阿托西汀的代谢,从而影响了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本文总结了相关证据并对阿托西汀治疗的临床应用提出指导建议。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

CYP2D6基因型 阿托西汀治疗

2019 IPS临床实践指南: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的管理

2019年1月,印度精神病学学会(IPS)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的管理指南,指南主要提供了精神分裂患者的评估和管理框架。

国外精神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精神分裂

2019 专家共识声明:强迫症早期干预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在生命早期即可出现的慢性损害性疾病过程。本文主要汇集了强迫症的流行病学,临床,健康,经济以及脑成像研究的证据以及支持强迫症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国外精神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强迫症 早期干预

共500条页码: 33/34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