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撷萃】李婕教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评估进展
2024-11-08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上海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婕教授进行了有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评估进展”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其中的精彩内容。
编者按
2024年10月25日-2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市医学会承办的“202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召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婕教授进行了有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评估进展”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其中的精彩内容。
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病学及预后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上升,NAFLD(现已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即M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根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全球及亚洲的NAFLD总体流行率在2019年已接近30%,并仍在不断上升。NAFLD及其相关的肝硬化、肝癌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
已有研究指出,纤维化F3、F4是NAFLD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显著增加肝脏相关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而逆转纤维化可显著减少NAFLD相关肝脏事件的发生。因此,早期识别并防止肝纤维化进展对改善NAFL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02 MAFLD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方法及其比较
在MAFLD肝纤维化评估中,作为“金标准”的肝活检尽管精确,但因其侵入性和操作复杂,临床推广受限。目前常见的无创评估手段包括:
-
血清学标志物:常见的血清学指标如APRI、FIB-4、NFS,能够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估算纤维化程度,适合初步筛查。新型血清学标志物则包括Pro-C3、TIMP1等,其中Pro-C3是优秀的无创检测血清学指标,与NAFLD活动性评分(NAS)相关性较好,但目前在我国尚无可用的检测试剂盒。
-
影像学技术:包括磁共振弹性成像(MRE)、瞬时弹性成像(TE,FibroScan/FibroTouch)、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等。其中,MRE由于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准确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然而,MRE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成本较为昂贵,目前仅在少数大型中心开展。相比之下,FibroScan/FibroTouch因操作简便、结果快速且适用于基层医疗,已经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将TE与血清学指标联合,或可进一步提高无创检测手段对MAFLD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
-
新兴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的多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学、影像组学、转录组学等)与机器学习模型的结合。可以通过分析大样本数据,提高脂肪肝和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03 无创评估方法在慢乙肝合并MAFLD患者中的应用
在无创评估方法的应用中,不同场景和疾病状态对其效能会产生较大影响。许多无创评分模型最初基于单一肝病状态的数据开发,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和病毒性肝炎等复杂病理,这导致了一些评分在异质性较强的人群中表现出效能下降。
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MAFLD的合并存在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临床问题,为完善此类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李婕教授团队建立了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大规模CHB合并MAFLD患者队列,通过对3000多例肝活检样本的数据分析,发现传统的无创评分模型如FIB-4、APRI、NFS等在这类患者中的准确性存在不足,Agile 3+则表现良好。
为此,李婕教授团队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多项指标开发出用于诊断进展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随机森林模型,相较于传统诊断模型显著提升了诊断效能,提高了临床医生在处理复杂病例时的诊断准确性。
04 总结
本次讲座深入阐述了MAFLD的无创评估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在CHB合并MAFLD背景下的诊断效能。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开发适合中国特定人群的个性化评估模型,以应对复杂的代谢异常和CHB共存的临床挑战。无创诊断技术的改进不仅能帮助更早期地识别出高危患者,还能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肝纤维化#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