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也能睡着?年轻人突发“无法抗拒”的困倦,竟是罕见病作祟

20小时前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30 岁程序员李先生因白天突发沉睡就医,确诊发作性睡病。介绍该病概念、全球及国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 1 型、2 型)、治疗目标(包括非药物与药物治疗等),为了解发作性睡病提供全面信息。

李先生是一位30岁的年轻程序员,工作上专注且忙碌。几个月前,他突然开始经历白天无法抗拒的困倦感,尤其是在开会或者与人交谈时,常常感觉眼皮越来越重,难以控制地闭上眼睛,甚至直接昏睡过去。最初,他以为是熬夜导致的疲劳,于是增加了睡眠时间,但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在他开车时也会突发沉睡,险些发生交通事故。在经历了多次突然的“入睡”后,李先生决定到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和多学科会诊,医生最终诊断他患上了:发作性睡病。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的概念由法国医在1880年首次提出,临床上以日间过度思睡(EDS)、猝倒(cataplexy)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特征。发作性睡病可发生在幼儿阶段,从发病到确诊平均延迟8~22年。

发作性睡病是全球公认的罕见病,不同国家报道其患病率有较大差异。已公开的流行病学 资料显示,全球各地区患病率从 0.000 23% 到0.05% 不等。中国大陆目前尚缺乏系统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

临床表现

发作性睡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EDS、猝倒、入睡前幻觉、睡眠瘫痪、夜间睡眠紊乱。EDS、猝倒、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合称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其中,猝倒、入睡前幻觉、睡眠瘫痪可能与REM睡眠相关。

此外,发作性睡病还可伴有肥胖、性早熟、 精神障碍、认知功能损害、偏头痛等症状。发作性睡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部分患者的猝倒发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甚至消失,但 EDS会持续存在,且病情可能出现波动。

诊断

一、发作性睡病1型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2条标准:

1. 每日出现日间难以克制的困倦欲睡或非预期的日间入睡,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2. 满足以下1项或2项条件:

(1)有猝倒发作(符合定义的基本特征),和经过标准的 MSLT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8 min,且出现≥2 次睡眠始发 REM 睡眠现象,即 SOREMP。MSLT 检查前进行 nPSG 检查,出现SOREMP(睡眠起始15 min内出现的REM 期)可以替代 1 次日间 MSLT 中的 SOREMP。

(2)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中 Hcrt⁃1 水平≤110 pg/ml 或<以同一标准检验正常者平均值的 1/3。

二、发作性睡病2型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5条标准:

1. 每日出现日间难以克制的困倦欲睡或非预期的日间入睡,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2. 标准 MSLT 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8 min,且出现≥2次SOREMP。MSLT检查前进行 nPSG检查(保证6h以上睡眠),出现SOREMP(睡眠起始15 min内出现的 REM期)可以替代1次日间 MSLT中的 SOREMP。

3. 无猝倒发作。

4. 放射免疫反应法检测脑脊液中 Hcrt⁃1 水平> 110 pg/ml,或>以同一标准检验正常者平均值的1/3。

5.思睡症状和(或)MSLT结果无法用其他原因 ,如睡眠不足、OSA 、睡眠时相延迟障碍、药物的使用或撤药所解释。如果患者随后出现猝倒发作,应重新诊断为发作性睡病1型;如果诊断做出后,经检测脑脊液 Hcrt⁃1 浓度≤110 pg/ml 或<经同一标准检验的正常者平均值的 1/3,应重新修正诊断为发作性睡病1型

治疗

一、治疗目标

发作性睡病的总体治疗目标为:

1. 通过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减少EDS、控制猝倒、改善夜间睡眠。

2. 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3. 尽可能减轻共病的症状。

4. 减少和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不良反应。

二、非药物治疗

控制发作性睡病症状首先需考虑非药物治疗,这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基础。同时,某些不宜进行药物治疗的特殊患者(如怀孕和儿童早期),非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方法。非药物治疗可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发作性睡病症状,减少共病发生。

三、药物治疗

发作性睡病目前尚无确切的病因治疗,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免疫治疗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治疗手段,应给予适当关注。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05):406-420. DOI:10.3760/cma.j.cn113694-20211228-00934

2. 刘珈仪,朱一飞,王颖,等. 发作性睡病1型1例.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4,06(01):E0356-E0356. DOI:10.3760/cma.j.cmcr20230930-030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7359, encodeId=7a0e223e3590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54691625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诊断标准#</a> <a href='/topic/show?id=5ed23e7973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发作性睡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7797, encryptionId=5ed23e79738, topicName=发作性睡病), TopicDto(id=91625, encryptionId=354691625f1, topicName=诊断标准)],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Nov 17 10:11:31 CST 2024, time=4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指南与共识】烟雾病诊断标准——2021修订版

该修订版覆盖了烟雾病的方方面面,包括烟雾病的概念、影像学诊断标准、类烟雾病(烟雾综合征)的概念等。

什么是心源性休克?迫切需要新的临床诊断标准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复杂病理生理学变化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迫切需要重新定义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以负荷其基本定义和目前的诊断方法。

没想到 ,小小的口腔溃疡,让他暴瘦62斤,原来……

许先生患怪病暴瘦,辗转多家医院未确诊,后在三甲医院被诊断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该病累及多器官,有典型三联征,诊断综合多方面,治疗分阶段和类型。

夺命的发热!产检正常,出生仅2个月,却发热不退,医生:几乎100%死亡

2个月大的小麟持续高热,经检查有噬血细胞现象,基因检测确诊为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3型,介绍了该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站不稳、说不清、夜间梦呓大喊……57岁的他竟被罕见病一步步“掏空”

57 岁张先生从头晕发展到多种症状,确诊多系统萎缩。介绍了 MSA 的特点,如发病表现、分型、预后等,其诊断依据相关标准分类,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疾病修饰治疗正开展。

权威解读!2024年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更新,3大核心问题值得关注

新标准委员会重要成员之一,来自妙佑医疗国际的Clifford R. Jack Jr教授团队对新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解读内容以评论形式发表于《自然-医学》。

漂亮的“锥子脸”,不一定是美女的特征,也许是罕见病线索

18 岁小娟肝功异常,经检查确诊为 Alagille 综合征。介绍该病由 Notch 信号异常引起,症状涉及多脏器,诊断标准和治疗方式,包括支持性和靶向治疗。

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的识别与管理

本文围绕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阐述其概念、危害,提出判定标准等,形成专家共识,包括诊断、预警征、治疗及随访等,为临床提供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与分期新标准 | NIA-AA&2024指南解读

NIA-AA 发布阿尔茨海默病修订标准,强调生物标志物重要性,将综合征与生物学概念分开,采用新分期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治疗和研究提供新框架,引发对临床实践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