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利尼索亮相国际骨髓瘤学会年会,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4-09-26 聊聊血液 网络 发表于上海

作为骨髓瘤领域备受尊崇的权威盛会,IMS年会是全球骨髓瘤研究者及临床医生交流创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治疗策略的关键平台。

第21届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年会于2024年9月25日——9月2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翰森制药血液肿瘤产品塞利尼索以两篇壁报形式亮相本届大会,其中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摘要荣获lMS青年研究者奖。

作为骨髓瘤领域备受尊崇的权威盛会,IMS年会是全球骨髓瘤研究者及临床医生交流创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治疗策略的关键平台。此次塞利尼索的亮相有助于进一步打造其产品创新力,并展示中国在骨髓瘤治疗前沿领域的探索及相关成果。

壁报1

塞利尼索联合VRD方案治疗伴髓外疾病(EMD)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多中心、2期研究

入选形式:Poster(荣获lMS青年研究者奖)

摘要号:P-341

作者:金媛媛/陈丽娟(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介绍:髓外病变(EMD)是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发病率低,与较差的预后和耐药相关。关于EMD治疗结局的数据主要来自回顾性研究,需要有明确EMD定义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准确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前瞻性2期研究(NCT05900882),评估塞利尼索联合VRd方案一线治疗EMD的NDMM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方法:研究招募75岁以下、可测量的髓外病变(定义为可测量的骨旁或髓外软组织相关的浆细胞瘤≥2cm)的NDMM患者。入组患者接受塞利尼索(每周60 mg)联合VRd(SVRd)方案作为诱导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28天)。诱导阶段后,患者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后,随后接受两个周期的VRd巩固治疗,而未接受ASCT的患者接受另外4个周期的SVRd巩固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4个月的硼替佐米加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诱导治疗期间的最佳反应率,次要终点包括完全反应(CR)率、反应持续时间(DOR)、安全性和生存结果。

研究结果:在2022年10月17日至2024年5月17日期间总计纳入了19例伴有EMD的NDMM患者,其中14例(73.7%)为ISS II/III期,除了4例无法检测的患者外,其余15例患者中有8例(53.3%)根据mSMART分层为高风险,5例患者(33.3%)为双打击。截至数据截止,中位治疗时间为12个月(范围0.3-19个月),13例患者完成了4个周期的SVRd诱导治疗,7名患者接受了ASCT,2名患者接受了CAR-T。在19例可评估最佳血清学反应的患者中,5例患者(26.3%)实现了血清学CR/sCR,7例患者(36.8%)实现了VGPR。随着治疗的持续,患者的缓解深度有所提高。15例持续髓外病变评估的患者,其中8例患者(53.3%)的髓外病变完全消失,6例患者(40%)部分缓解,1例患者(6.6%)病情稳定。

安全性方面,任意级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3.6%,5例患者出现了3~4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症(4/19),共有3例患者接受了塞利尼索的剂量调整,下调至40mg。

研究结论:塞利尼索联合VRd方案治疗伴髓外病变的NDMM患者,无论是血清学反应还是髓外反应,均表现出早期、深度、持久的缓解,且安全性可控。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望成为伴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选择,未来有待在更大样本的III期研究中进行验证。 

壁报2

塞利尼索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既往接受过大量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项单臂、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入选形式:Poster 

摘要号:P-394

作者:何静松/蔡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类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至今仍不可治愈,复发难治性MM的新疗法仍需努力探索。Selinexor是一种核输出蛋白1(XPO1)的选择性抑制剂,研究表明,Selinexor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复发MM(RRMM),总有效率为27%;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较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在对硼替佐米敏感的RRMM患者显著提升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 (13.93个月 vs 9.46个月)。本项目设计Selinexor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的方案(XVTd)用于治疗RRMM,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该方案获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ChiCTR2200055486)。

研究方法:本研究入组患者为≥18岁~75岁(含),既往接受过至少1种以新药为基础方案治疗,曾经治疗有效(疗效评估≥PR)且有可测量病灶的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体治疗方案如下:Selinexor 60mg qw,硼替佐米 1.3mg/m2,qw,沙利度胺 100mg qn,地塞米松 20mg 在使用硼替佐米的当天和第二天给药,每28天1疗程。设定12疗程后有效患者进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方案为Selinexor 60mg qw联合沙利度胺 100mg qn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或退出研究或本研究结束。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完成至少1疗程治疗患者的总缓解率(ORR),包括部分缓解(PR)+ 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完全缓解(CR)。次要终点有12个月的总生存(OS)和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治疗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2022年5月~2024年3月,总计入组患者22例,完成完整一个疗程患者19例(男性42.1%,平均年龄67岁),进入患者疗效、生存及不良反应分析。 按照Mayo骨髓瘤风险分层,ISS3期、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 髓外病灶(骨外浆细胞瘤)定义为一个高危因素。2例患者无高危因素,5例患者存在1个高危因素,12例患者存在≥2个及以上高危因素。

所有患者既往接受过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接受3线及更多种方案治疗患者15例,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3例,CarT治疗3例。对硼替佐米耐药患者17例,有硼替佐米和来拿度胺耐药16例,CD38耐药12例,三重耐药患者11例。随访至2024年4月30日,10例患者完成1疗程治疗,4例完成2疗程治疗,2例完成3疗程,其余3例各完成4疗程,6疗程和13疗程;2例仍在治疗中。19例患者完成2个更多疗程患者9例,疗效评估≥PR患者7例(36.8%),获得疾病稳定患者14例(73.7%)。其中完成≥3疗程的5例患者,≥PR 4例,疾病稳定1例。11例存在髓外浆细胞瘤的患者中,髓外疗效评估提示,PR及更优疗效4例,疾病稳定5例。其中3例carT治疗后患者均有多发髓外累及,其中1例为骨外髓外累及。髓外疗效评估为2例SD,1例PR。中位随访5.33个月,14例患者疾病进展,13例患者死亡,其中10例患者死于疾病进展,2例患者死于重症肺炎,1例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死亡。中位PFS为2.07m(95%CI:1.17m~2.97m),6个月PFS为23.9%;中位OS为7.90m(95%CI:3.58m~12.22m),6个月和12个月OS分别为60.2%和30.6%。未发生未报导过的不良反应,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乏力(31.6%),粒细胞减少(26.3%),血小板减少(52.6%),贫血(15.8%),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1.1%),乏力(10.5%),纳差等消化道反应(5.3%),低钠血症(5.3%),新冠病毒感染(10.5%),肺炎等(21.1%)。 

研究结论:XVTd方案对于既往接受过V或其他治疗方案耐药的RRMM患者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且降低了呕吐发生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7801, encodeId=927a222e8014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d8543116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发性骨髓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116, encryptionId=dd85431162e, topicName=多发性骨髓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Sep 26 14:51:28 CST 2024, time=2024-09-2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Nat Med】专家观点:感染是CAR-T治疗后非复发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强调了感染对NRM的影响,并呼吁对CAR-T细胞诱导的造血抑制进行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以及临床监测和管理策略,以减轻感染风险,改善CAR-T细胞治疗的发展前景。

【BJH】杜鹃教授团队发现二甲双胍可增强GPRC5D CAR-T疗效

因此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杜鹃教授团队研究了二甲双胍与GPRC5D CAR-T细胞的潜在协同免疫作用,结果近日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AJH】多发性骨髓瘤串联移植后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分析

为了评估SPM的发生率和特征及其对OS的后续影响,以及与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串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与SPM风险升高有关,学者对四项试验中接受治疗的1379例新诊断MM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柳叶刀血液学】复发性MM自体移植后伊沙佐米巩固+维持的3期研究中期分析

学者开展一项3期研究,以评估挽救性自体移植后,使用伊沙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ITD)进行巩固和伊沙佐米单药维持治疗是否优于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t(11;14)易位的病理特征、基因组学、预后影响及治疗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近日发表综述,阐述了该领域现有的研究证据。

【TCT】王福旭教授团队证实RRMM BCMA CAR-T序贯自体移植巩固可改善预后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福旭教授牵头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39例接受BCMA CAR-T治疗的RRMM患者,其中13例接受AHCT巩固,结果发现AHCT巩固可改善RRMM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