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化工学院邓怡/华西医院王春晖教授:外泌体修饰材料通过减少靶点热能及ROS传递距离提高抗菌和抗肿瘤效果

2024-10-28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四川大学团队设计外泌体修饰生物异质结材料,具抗菌抗肿瘤作用。外泌体增强材料抗肿瘤效应,机制为减少热及 ROS 传导距离,为解决细菌肿瘤耐药提供新思路。

21世纪以来,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同时传统抗微生物及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现象却日益突出,这一困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开发新型的兼具抗菌及抗肿瘤效应的新型生物材料迫在眉睫。生物异质结(bio-heterojunction, bio-HJ),通常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或金属组成,具有显著的光热和光动力效应,是抗菌和抗肿瘤治疗的新型理想材料。生物异质结在红外光照后可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活性氧(ROS),进而产生杀菌及杀肿瘤细胞的作用。然而,热能和ROS的作用范围有限,这使bio-HJ的作用范围及生物效能均受到限制。近期,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邓怡教授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春晖教授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外泌体修饰的生物异质结(E-bioHJ),具有高效的抗菌活性及抗肿瘤效应。作者提出了一种通过外泌体修饰减少生物材料至靶点的热能及ROS传递距离,从而增强其抗菌和抗肿瘤功效的新策略,有望推广于生物医学领域,为解决细菌、肿瘤耐药提供新的思路。该研究内容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Biomaterials 上,题为“Exosome-decorated Bio-heterojunctions Reduce Heat and ROS Transfer Distance for Boosted Antibacterial and Tumor Therapy”。

图片

【文章要点】

作者团队利用MXene和镓铟液态合金 (LM)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生物异质结材料(MLM bio-HJ),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及光动力性能。为了改善MLM bio-HJ的特性,作者将CT26 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MLM bio-HJ偶联,合成了MLM@Exo bio-HJ (文中也称为E-bioHJ),并且发现外泌体修饰可增强MLM bio-HJ的光热及光动力特征。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在光照条件下,MLM bio-HJ具有良好的杀菌效应,可促进感染性伤口的愈合。而外泌体修饰可增强的MLM bio-HJ的抗肿瘤作用,提高治疗效率。进一步探究机制,作者发现外泌体可减少bio-HJ至作用靶点的热及ROS传导距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应。

【图文导读】

图1展示了MLM@Exo bio-HJ的合成原理及元素组成,说明通过静电吸附和金属配位键作用,液态金属(LM)可与MXene形成稳定的bio-HJ。在多巴胺修饰后,外泌体可通过氢键、Michael 加成反应偶联于MLM bio-HJ上。图2展示了各个材料组中,MLM的光吸收和光电流性能的提升(2a-2b)。MLM@Exo bio-HJ 具有最优的光热效应(2c-2e)。此外,GSH消耗实验(2m)和O2生成实验(2n)证实:在光照后,MLM@Exo bioHJ可产生大量的ROS,消耗GSH。图3展示了各个材料组的体外抗菌效能,提示光照后MLM bioHJ 和MLM@Exo可诱导细菌的死亡(3a-3c),细菌ROS的产生(3d),以及细菌呼吸链功能障碍(3h,3i)。图4展示了MLM bio-HJ在感染性伤口模型中的作用,说明MLM bio-HJ可通过杀菌作用促进感染性伤口的愈合,并且图5展示了MLM bio-HJ具有一定的抗炎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图片

图1. MLM@Exo bio-HJ 的合成与表征

图片

图2. MLM@Exo bioHJ 的光热和光动力效应

图片

图3. 体外抗菌实验及机制

图片

图4. MLM bio-HJ 在感染性伤口中的作用

图片

图5. MLM bio-HJ 可增强伤口的胶原修复及组织抗炎作用

图6揭示了在外泌体修饰后,MLM@Exo bio-HJ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6c-6d)及增加细胞ROS产生(6e)的作用。作者团队为了证实MLM@Exo bio-HJ可缩短热和ROS传导距离,利用荧光染料Cy5标记MLM@Exo及MLM;在与细胞共孵育后,MLM零散分布于细胞周围空间,而MLM@Exo与细胞关系紧密(6h)。为了进一步明确MLM@Exo与细胞的关系,作者进行了生物投射电镜检测(6i),发现MLM@Exo组材料被运载进细胞内,而MLM组则零散分布于细胞周围。外泌体作为一种运输MLM的工具,可将MLM靶向运送到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实现缩短MLM至肿瘤细胞的热和ROS传导距离,增强其抗肿瘤效应。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理论,作者在动物实验中进一步进行了验证。图7表明,MLM 和MLM@Exo均可抑制CT26细胞来源的肿瘤的生长,抑制其增殖活性并增加细胞凋亡,但MLM@Exo具有更佳的抗肿瘤效应。

图片

图6. MLM@Exo bio-HJ 可缩短生物材料至肿瘤细胞的热及ROS传导距离。

图片

图7. MLM@Exo bio-HJ 可抑制CT26细胞来源的肿瘤生长,抑制其增殖活性并增加细胞凋亡。

【小结】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外泌体修饰的生物异质结(E-bioHJ),具有强大的抗菌和抗肿瘤作用。由于其光动力和光热特性,MLM和MLM@Exo bio-HJs都表现出显著而相当的抗菌效果;而外泌体的修饰增加了MLM bio-HJ的抗肿瘤作用,这是由于MLM被外泌体靶向递送到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减少了ROS和热的传递距离,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这种利用天然的载体传递生物活性材料的设计,为增强生物材料的抗菌和抗肿瘤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未来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4.1229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3726, encodeId=24bb2233e263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392556299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抗肿瘤#</a> <a href='/topic/show?id=e34f428e6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外泌体#</a> <a href='/topic/show?id=aab0120e17b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物异质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2876, encryptionId=e34f428e622, topicName=外泌体), TopicDto(id=55629, encryptionId=2392556299f, topicName=抗肿瘤), TopicDto(id=120717, encryptionId=aab0120e17bf, topicName=生物异质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Oct 28 17:58:37 CST 2024, time=2024-10-2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ell子刊:南京大学魏嘉/李劼:基于糖工程的抗PD-1-iRGD肽偶联物通过T细胞结合增强抗肿瘤功效

该研究表明基于糖工程的抗PD-1-iRGD肽偶联物通过T细胞结合增强抗肿瘤功效。

天津医科大学贺慧宁教授ACS Nano:脂质纳米颗粒共递送系统,通过铁死亡-凋亡与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下调协同增强抗肿瘤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贺慧宁教授等人将GSH生物合成抑制剂erastin与基于ROS的药物2′-脱氧-5-氟尿苷5′-一磷酸钠盐联合使用,以有效破坏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并逆转化疗耐药性。

澳门大学王瑞兵教授《AFM》:特洛伊酵母原位定植生长抗肿瘤

该研究开发出一种仿巨噬细胞酵母的新型生物治疗载体。这种新型酵母,宛如特洛伊木马般的传递系统,能够在体内减少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的可能性,增加了酵母在循环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提高肿瘤内的积累和定植效率。

Nat Commun:丁琛/贾友超揭示抗PD-1和抗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的抗肿瘤疗效和胆固醇代谢相关

研究者优化了血浆蛋白质组分析管道,并为DBT队列提供了蛋白质组数据集。通过整合临床和蛋白质组数据,挖掘了关键的候选生物标志物PA、LDH和APOC3。

徐文鸿/韩旻:细胞器靶向药物递送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孝深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文鸿医生、韩旻医生共同分享《细胞器靶向药物递送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西南大学明建教授/许志刚教授ACS Materials Letters:姜黄素与光热剂共递送的纳米平台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自组装策略,将光热治疗与天然小分子相结合,为增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Nature:从巨噬细胞到癌症治疗:ID3在肝脏抗肿瘤反应中的新发现

该研究揭示了ID3在调控肝脏特有巨噬细胞中的新机制,为肝脏及其他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苏州大学钟志远、王慎强教授《Adv. Mater》:基于仿生自噬小体的纳米疫苗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

苏州大学钟志远、王慎强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自噬小体纳米疫苗(BAPs),用于增强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

STTT:厦门大学夏宁邵/张天英/袁权通过溶瘤病毒与T细胞或mRNA疫苗联合治疗可增强抗肿瘤效果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不易诱导病毒中和抗体的溶瘤病毒(rVSV-LCMVG),并将其与过继转移的T细胞结合。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自然·通讯》:区域限制性PROTAC纳米平台,可实现时空可调的蛋白质降解和增强癌症治疗

设计了一种区域受限的PROTAC纳米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活性氧(ROS)可激活和乏氧响应性PROTAC前药,用于精确操纵溴结构域和末端外蛋白4的表达以及根除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