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中性粒细胞或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途径,地中海饮食有效!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2024-12-13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发表于陕西省

CORDIOPREV 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或为动脉粥样硬化新靶点,地中海饮食可降其计数,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研究存在局限性,还有相关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相关指标与其他疾病关系。

目前,炎症已被广泛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主要驱动因素。近期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可能是ASCVD的一个因果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存在中性粒细胞。

从机制上来看,中性粒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且在斑块稳态失衡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主要是通过募集和激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其他免疫细胞来实现的,导致促炎介质释放,并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CORDIOPREV研究)进一步表明,中性粒细胞可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治疗靶点,而地中海饮食可以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从而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这提供了一种降中性粒细胞的新治疗概念。

CORDIOPREV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二级预防研究,于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2月28日共纳入100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入地中海饮食组或低脂饮食组,接受饮食干预7年,同时继续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低脂饮食是指:<30%的热量来自脂肪,15%来自蛋白质,至少55%来自碳水化合物。地中海饮食的热量分布则为:至少35%来自脂肪,15%来自蛋白质,最多50%来自碳水化合物。

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相关。中性粒细胞计数处于最高三分位数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数量最高。

线性、逻辑和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均一致证实,中性粒细胞计数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升高,均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0.9 mm)有关(OR分别为1.17、2.21、1.96)。

此外,基于5年和7年纵向分析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在这两个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数(每μl)每升高1个单位,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增加0.004 mm。

而地中海饮食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小显著相关。与低脂饮食组相比,地中海饮食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估计减小了0.029 mm。

干预时间对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也有显著影响,平均每年减少了0.004 mm,可能与饮食干预有关。

在随访7年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小的患者中,低脂饮食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保持稳定,而坚持地中海饮食的患者在随访5年和7年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基线相比均显著降低。

图片

作者指出,该研究首次在长期饮食干预的背景下,评估中性粒细胞对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展相关,在5~7年的随访中,随着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也增加,表明中性粒细胞可能是评估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比之下,7年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小的患者,在随访5年和7年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也明显降低,特别是那些遵循地中海饮食的患者。这说明,以中性粒细胞为靶点可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地中海式饮食对于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从而潜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尤其有效。

既往有几项研究也发现,坚持地中海饮食或高质量饮食与白细胞计数降低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地中海饮食可能调节人类的粒细胞生成。其潜在机制仍在研究中,可能包括多种联合作用,如调节高血糖和高胆固醇血症,减少细胞因子生成,以及调节中性粒细胞表型。

作者还提到,该研究同时使用了0.7 mm和0.9 mm的截断值来评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

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发现在0.7 mm这一截断值,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没有关联,这表明中性粒细胞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阶段没有明确的作用。

然而,在0.9 mm这一截断值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密切相关,这可能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在进一步验证后可能具有临床价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截断值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和健康状况的人群中存在差异,导致在识别高危个体方面不一致,限制了该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可作为识别缺血性脑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学者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提示,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随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增加,心功能越差,院内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越高。

来源:

[1]Mediterranean diet, neutrophil count,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the CORDIOPREV study. Eur Heart J, 11 December 2024

[2]宋洁, 张小雪, 常青清, 等.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 854-86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3.08.01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2703, encodeId=0fb82242e031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9c82219e4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性粒细胞#</a> <a href='/topic/show?id=76e7413322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地中海饮食#</a> <a href='/topic/show?id=3f2f33303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2197, encryptionId=29c82219e47, topicName=中性粒细胞), TopicDto(id=33303, encryptionId=3f2f3330326, topicName=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TopicDto(id=41332, encryptionId=76e7413322a, topicName=地中海饮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Dec 15 22:59:29 CST 2024, time=2024-12-15,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西南交通大学郭星/周绍兵教授《AFM》: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于抑制缺血性卒中内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西南交通大学郭星教授、周绍兵教授课题组利用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M2exo)包载DNase 1,用于递送药物及卒中治疗。

论文解读| Kangsheng Gu/Hua Wang教授团队揭示IL-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IL-8通过CXCR1/2诱导的NETs在胃癌进展中的潜在机制。

Science:中性粒细胞其实也需要精准分型

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中最常见的免疫细胞类型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对抗感染和组织损伤的“前线防御者”。然而伴随着对肿瘤微环境认识的深入,中性粒细胞的角色逐渐从单一的炎症细胞转变为肿瘤发

读书报告 | 干扰素刺激的中性粒细胞作为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

本研究确定了一种功能活跃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小鼠和人类。

Adv Sci:南京大学周敏等团队合作提出人工中性粒细胞对抗血管移植物感染新策略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微米尺寸,球形,生物相容性的AN。

血常规报告单,一文读懂

本文主要介绍了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的参考值,以及其增多或减少的常见原因。

Eur Heart J 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于波/张毛毛/吴健团队揭示VWF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在心衰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研究揭示了VWF-SLC44A2-NETs轴破坏线粒体功能稳态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并促进HF的作用及机制,以该轴为靶点可能为HF治疗提供新思路。

中山大学王海霞、陶玉和李明强团队Nano Today: 体内调控纳米蛋白冠,搭载中性粒细胞便车,治疗急性肝衰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团队设计 IgG 预包被脂质体纳米颗粒,增强纳米蛋白冠补体调理作用,搭载中性粒细胞靶向炎症部位,治疗急性肝衰竭,为纳米药物治疗提供新策略。

Cell子刊:武汉大学钟波等鉴定一群新型抗肿瘤中性粒细胞,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靶点与生物标志物!

武汉大学研究发现 IL-8 驱动的中性粒细胞亚群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免疫,为治疗提供新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UEGJ:血清中性粒细胞生物标志物预测克罗恩病进展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

在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中,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脂质运载蛋白2或乳铁蛋白浓度并不能作为治疗结果或疾病演变的预测指标。